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件(共36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件(共36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06 15:1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四单元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历 史
内容索引
课 时 导 学
知 识 梳 理
重 点 研 习
课 时 导 学
目 标 素 养
1.通过对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学习,认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原理,通过对英、美、法、德等国政体的学习和比较,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培养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近代西方国家政体确立有关文献资料的学习,培养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相关概念的学习,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
知 识 概 览
知 识 梳 理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16—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 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2)时间: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
(3)过程
①经过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
②随后,英国经历了 共和国 、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
③1688年,发生“  光荣革命  ”,革命成果获得巩固。
(4)结果: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  权利法案  》,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5)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
2.美国独立战争
3.法国大革命
(1)原因
经济方面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方面 18世纪,法国 专制制度 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方面 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 专制统治 和等级制度的束缚
思想方面 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2)过程(请连线)
(3)影响: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
 雇佣劳动 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逐渐确立。
2.政治制度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代表,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 立法机关 和权力机关
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 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掌握 司法权 ,彼此制衡
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联邦政府 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承认 奴隶制 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
法国 共和制 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后确立了 共和制度 
3.政党政治: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 两党制 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1.俄国农奴制改革
2.美国南北战争
背景 美国独立后,经济获得发展。但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 奴隶制 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
概况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先后颁布《 宅地法 》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最终击败了南方分裂势力。1865年,内战结束
影响 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 国家统一 ,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
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但黑人仍备受 歧视 
3.意大利的统一
(1)政体建立:意大利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于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2)实现统一:以后意大利又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1870年实现了国家统一。
4.德国统一
(1)过程: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
(2)政体: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5.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 半殖民地 的民族危机。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改革
内容 明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 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影响 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 军国主义 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6.评价
(1)积极性:与封建制度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
(2)局限性: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
  殖民扩张政策  ,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重 点 研 习
一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 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指路明灯”。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只需要这个“指路明灯”就足够了,时任驻法公使杰斐逊说:“法兰西被我们的革命唤醒了,他们现在目标明确,力量充沛。”……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很明显,两个国家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
——摘编自[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
【思考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独立宣言》是怎样对“神圣权利”
进行“绝妙阐述”的。分析这一“神圣权利”在美、法两国革命时期的相互影响。
提示:说明: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主权。分析:法国启蒙思想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鼓舞了法国人民的革命斗志;法国大革命爆发并进而颁布了《人权宣言》;《人权宣言》的发表影响了美国人民。
[重难归纳]
比较《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的异同
1.不同点
(1)《独立宣言》:发表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独立宣言》的发表表明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其发表的目的是为美国独立提供合法的理论依据,故其侧重于谴责英国殖民者残害人民的天赋人权,以及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维护美利坚民族的基本人权。
(2)《人权宣言》:发表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故其侧重于否定封建等级制度、摧毁君主专制,注重宣扬平等、法治等民主原则,用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准的封建特权。
2.相同点
(1)背景、条件
①都是对罗马法的继承和发展(受到罗马法的影响,包括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②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都以启蒙思想为理论依据。
(2)内容:都宣扬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思想。
(3)影响:都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及近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跟踪训练]
1.哈里·狄金森认为,16世纪前英国议会商议的次数很少且不定期。但16世纪后,随着议会召开的次数日益增多,议员们的政治认同感也增强。至17世纪,王权和议会权力的冲突一直时断时续,直至1688年“光荣革命”爆发后,王权和议会才达成稳定妥协。从世界近代化的视角看,英国王权与议会的关系演变过程揭示了(  )
A.英国历史发展的独特过程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
C.专制走向民主的艰难历程 D.英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国王与议会之间围绕权力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最终确立了议会限制王权的稳定局面,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因此,从世界近代化的视角看,其反映了专制走向民主的艰难历程,即世界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故C项正确;A、D两项只是说明英国方面的特点,不能反映世界近代化的视角,故排除;材料主要揭示了资本主义政体确立的趋势,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故排除B项。
二 近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
【材料一】 西方国家选举的发源地在古希腊,再往后,国王选举与教皇选举均留下选举方面的宝贵遗产。近代西方选举制度是伴随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在同封建势力反复斗争的过程中,在继承和借鉴古代社会选举制度的基础上,为适应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而逐步产生的,它被公认诞生于17世纪的英国。
——摘编自[日]森日繁治《选举制度论》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思考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近代西方选举制度产生的因素及“它被公认诞生于17世纪的英国”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提示:(1)因素:借鉴古希腊等以往的选举制度;民主政治的需要;启蒙思想的影响。理由:近代西方选举制度与近代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密切相连,《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首先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它规定议员由自由选举产生,这在选举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2)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建立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原则。
[重难归纳]
比较资产阶级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不同点
(1)议会制共和制以议会作为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则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其权力由宪法规定,受到一定的限制。
(2)产生的条件不同。资产阶级共和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结果,而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
(3)资产阶级共和制不设君主,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有一定的任期。君主立宪制设有君主,并且君主是世袭的,没有任期。
2.相同点
(1)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2)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
(3)都设有议会,议会拥有立法权。
(4)实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5)都是由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并反映这一性质,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跟踪训练]
2.依照英国政治学家的权威表述,英王有被咨询权、鼓励权和警告权。当政治斗争发展到引起政府危机时,英王能够充当仲裁人,起到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这意味着英国国王(  )
A.在议会与首相之间起协调作用 B.“统而不治”局面已被打破
C.成为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人物 D.对维系政局稳定有一定作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起到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是国家的元首,是国家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故D项正确。
本课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