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八单元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历 史
内容索引
课 时 导 学
知 识 梳 理
重 点 研 习
课 时 导 学
目 标 素 养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
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全面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掌握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的背景,分析其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新变化的关系
知 识 概 览
知 识 梳 理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家干预的强化
原因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 自由放任 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以及 社会主义 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把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视为头等大事
措施 加大 政府 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制定经济发展 计划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 宏观调控
效果 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 较快
调整 原因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 滞胀 ”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措施 适当 减少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
(1)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
协调。
(2)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 协商 ,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原因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 生产力 的提高
表现 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 服务业 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中间阶层”的人数 增加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1)含义:所谓“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 社会保障 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2)
(3)调整
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 减少福利 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
②20世纪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 减少 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2.社会运动
(1)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2)表现
重 点 研 习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摘编自余伟民《世界当代史》
【思考探究】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美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的策略。
提示:策略: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拓展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
【素养解读】
提取关键信息是解读材料的关键。材料“美国政府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说明美国利用政府的力量扩大国内外市场。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重难归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需要巨额的资金,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应对战争,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4)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5)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吸收借鉴。
[跟踪训练]
1.1947年8月,艾德礼工党政府通过了国内运输法,收归国有的有铁路、公路、内河和航空运输业,包括车站、码头、机场、港口、内河、铁路附属旅馆和大汽车站。1948年8月,又通过了煤气法,煤气厂和煤气管道企业全部收归国有。这说明当时英国( )
A.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B.致力于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运用社会保障政策以促进“福利国家”的建立
D.探索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收归国有的有铁路、公路、内河和航空运输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是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体现,A项正确;英国没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福利制度,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混合经济”,排除D项。
二 全面认识福利制度
【材料一】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
(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四口之家)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05 30.1 0
纳税 0 -7.88 -43.83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55 108.02 151.17
——摘编自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二】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摘编自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思考探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提示:(1)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2)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福利开支大,加重政府财政负担;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口增加;社会不满。
【素养解读】
材料一说明不同收入的家庭的实际收入差别不大,这说明福利政策救济了低收入者,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材料一中“儿童津贴”的数据说明儿童所享有的津贴是完全一致的,这说明福利政策较好地保障了儿童的利益。材料二说明西欧各国福利制度造成政府财政开支过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社会的不满。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等素养。
[重难归纳]
多角度认识“福利国家”
1.概念:“福利国家”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2.形成原因: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3.形成过程: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4.主要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5.实质: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
6.影响:“福利国家”的政策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的稳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旦经济发展缓慢,国家财政将不堪重负;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跟踪训练]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对此,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据此可知,福利政策( )
A.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B.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C.扩大贫富差距
D.改变社会制度
答案:B
解析:科尔认为福利国家“太贵了”,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换言之,普遍的社会福利政策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因此需要削减福利,B项正确;福利政策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A项;福利政策照顾了社会弱势群体,一定程度上能缓和贫富差距,排除C项;福利政策并不能导致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因为其并未改变所有制属性,是国家对税收的再分配,排除D项。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