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装在套子里的人 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2*装在套子里的人 学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6 15:4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装在套子里的人
【开卷有益】
给人生解套
那种趋炎附势、随“势”而变的人,我们称之为“变色龙”;那些害怕新生事物,反对社会变革的人,我们又称之为“套中人”。这些名词都来自于契诃夫创造的典型形象,虽然表现的是俄国人的劣根性,却让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读者警醒:我自己身上是否有这些弱点?我自己是不是这样一个缩手缩脚、什么都怕的“套中人”?我离美好的理想有多远?
“不行,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契诃夫小说主人公语)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尊严,应当消灭精神奴役,追求平等、自由、勇敢和心灵的纯洁。
雨伞、雨衣、车棚、床帐,别里科夫的套子五花八门,躲在套子中的别里科夫在套中战战兢兢地生活着,让人始终觉得可笑而可憎。但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却分明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套子,有形的,无形的,都使我们时常可能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1.文学常识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以及十来个剧本,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猛烈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他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哀伤》《苦恼》《万卡》等,剧本主要有《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契诃夫的小说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朴实、简练,艺术描写的客观性,同时富于幽默感。他自己说过:“简练是才能的姊妹。”他的小说没有多余的东西,很少有抽象的议论。他善于用不多的文字表现深刻的主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主人公别里科夫反对一切新生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他的死象征着一切反动势力必然灭亡。
思维怪圈就仿佛是一件羽绒服,创造性思维就是那羽绒服上的拉链,应用创造性思维能够使我们走出思维怪圈的“套子”,也就使我们不会再像别里科夫那样战战兢兢。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世界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敞开!
2.写作背景
这篇小说反映了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当时担任宗教院检察总长的波贝多诺斯采夫给沙皇的奏章中说:“在当前这个艰苦的时代,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平息那种头脑不清、濒于疯狂的社会舆论;必须禁止那种人人饶舌的不可名状的街谈巷议,以期尽量减少流言蜚语……”(转引自《契诃夫传》)在此之前,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尤其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进行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人在智慧上、精神上的发达程度越高,人就越自由,人生就越能获得莫大的满足。——契诃夫
2.相关知识
关于契诃夫
(1)契诃夫的思想信仰与俄国解放运动
契诃夫所信仰和看重的东西,就其社会内容来说,是属于民主主义范畴的。但是,由于当年俄国的解放运动要解决双重的革命任务,即它既要完成反对专制和争取民主、反对封建残余和发展经济、文化及科学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又要完成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而为实现第一种革命任务所作的种种努力和斗争,最终又都有利于第二个革命任务的实现,所以契诃夫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立场在当时的俄国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它们是他的文学创作的思想前提,也是他的作品在社会生活中起积极作用的思想保证。契诃夫的思想和信念是属于民主主义范畴的,是契诃夫在他独特的一生中逐步形成的。
认为文学的责任就在于从坏人堆里挖出珍珠来,那就等于否定文学本身。文学所以叫做艺术,就是因为它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契诃夫
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在旧的破烂堆中翻来捡去,并且按照俄国古老的传统习惯互相咬嚼的时候,在我们的周围,正兴起了我们完全陌生和想不到的另一种生活。伟大的事变,会使我们手足无措。——契诃夫
(2)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及形成的三个阶段
托尔斯泰说:“艺术家想要感染别人的话,他就应该是一个探索者,他的作品应是一种探索,……只是在他进行探索的时候,观众、听众和读者才会同他在探索中打成一片。”探索是艺术家的生命所在。真正的艺术家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发展自己的思想和创作的。契诃夫就是这样一位在不倦探索中不断地深沉和完美起来的作家。
契诃夫第一次公开发表作品是在1880年。他的最后一个短篇小说《未婚妻》发表于1903年,他从事短篇小说的创作活动二十余年,不倦地进行思想和艺术方面的探索,终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成为遐迩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决非造就于朝夕之间。他经历了一条和发展的道路。这条发展道路大体可以分为三段。在1886年以前,活跃在当年的幽默杂志上的主要是契洪特,一直到1886年,契洪特才开始在文坛上“销声匿迹”,为契诃夫所替代(1880―1886);契诃夫名扬俄国文坛之后,不为赞誉和颂扬所陶醉,继续进行思想和艺术方面的探索,从1886年起一直到1892年写出《第六病室》为止,这就是小说家契诃夫创作发展的第二阶段(1886―1892);最后一个阶段(1892―1903)是短篇小说家在思想和艺术上日臻成熟的阶段。
作为小说家,契诃夫的不朽功绩乃在于他把短篇小说的写作艺术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于他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短篇小说体裁:抒情心理短篇小说。这种短篇小说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断为素材,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的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抒情意味浓郁,抒发作家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契诃夫的抒情心理短篇小说体裁并非得之于旦夕之间,它有自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又具体贯串于契诃夫整个创作发展的三个阶段之中,因此我们必须从考察这种短篇小说体裁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着手,来分析小说家契诃夫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3)轻松的笔调,绝妙的讽刺
所谓讽刺手法是“用讥刺和嘲讽的笔法描写敌对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在这篇小说中,这种讽刺手法的运用大体有如下几种情形:
①通过故事叙述者的口吻,用夸张的手法、漫画式的笔调勾勒形象,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例如,别里科夫“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这里对别里科夫的肖像和生活习惯的描写,不仅使人感到滑稽可笑,而且令人产生憎恶之感。
②将人物荒谬绝伦的思想通过那一本正经的姿态和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显示出讽刺意味。柯瓦连科姐弟俩骑车本是正常的事,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可别里科夫却是那般的惶惑,还竟然说:“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本身就是对愚蠢荒唐的别里科夫辛辣的嘲讽。
③运用轻松戏谑的语言来刻画人物,以显示出讽刺意味。如,关于别里科夫的婚事,作者写道:“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一个“差点”儿,就已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④通过描写人物自相矛盾的语言和惶恐不安的心情来表达出讽刺效果。当别里科夫的婚事“差点”成功时,一张漫画却把他弄得惶恐不安。随即,他又找到柯瓦连科表白自己跟“这事(恋爱)没有一点关系”,并声称他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明明有关,亦非“君子”,却要故作掩饰和玄虚,这无不显示出他可笑可憎的一面。
⑤有的地方还用一种含蓄的对比来增强讽刺的效果。如写他白天压得全城的人战战兢兢不得安宁,而晚上他躺在被子底下却战战兢兢地难以入睡。这样就尖锐地讽刺了别里科夫貌似强大实则虚弱的本质。
有一个聪明的人,就有一千个糊涂虫,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有一千句蠢话;这个千数压倒了一数,就是都市和农村进步迟缓的原因。——契诃夫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1.字音识记
(1)契诃夫       (2)削铅笔    
(3)战战兢兢     (4)胆怯    
(5)陶冶     (6)辖制    
(7)吃荤     (8)撮合    
(9)衙门     (10)讥诮    
(11)怂恿     (12)搓手    
(13)祈祷     (14)降服    
(15)滑稽    
2.辨形组词
(1)
(2)
(3)
(4)
3.近义辨析
(1)怂恿·纵容
①他    学生上街哄闹。
②看着他们越滑越远,你却一味    。
(2)光明磊落·光明正大
①譬如人    便是好人,昏昧迷暗的便不是好人。
②圣人所说的话,    。
4.词语解释
(1)安然无恙:                                    
(2)六神不安:                                    
(3)唉声叹气:                                    
(4)战战兢兢:                                    
(5)垂头丧气: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一、合作讨论
1.全城的人为什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辖制全城呢?
答:                                    
                                    
                                    
                                    
2.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该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中的各式“套子”?
答:                                    
                                    
                                    
                                    
                                    
3.别里科夫死了,“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这个结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                                    
                                    
                                    
                                    
                                    
二、疑难探究
4.别里科夫是个怎样的人?这一形象有什么典型意义?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在《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公民”的形象。别里科夫的可悲在于,他千方百计地用一层一层的套子隐藏自己,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些隐藏,反而将他暴露在了众人的面前,当他已经被异化成套子的时候,这件套子却又仿佛成了那一撮白色,使得他在别人眼中成了一个异类,被身边的人所挤压排斥,直到其最终走向坟墓——一个永远的套子。人虽然有时离不开套子,但也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套子套住,人应该有理性,要敢于怀疑,善于反思,跳出窠臼,破除迷信、盲从和奴性意识,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形成开放的眼光和主体意识。总而言之,人生要有约束的规矩,但不能作茧自缚。人必然进入生活圈子,但不能落入怪圈,这就是《装在套子里的人》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拓展提示】
上述材料可以应用在“变革”“套子”“抗争”“盲从”“思考”“理性”“规矩”等话题的作文中。
2.在名句中选择
契诃夫名言
①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②生活是恼人的牢笼。一个有思想的人到成年时期,对生活有了成熟的感觉,他就不能不感到他关在一个无从脱逃的牢笼里面。
③我只有在工作得很久而还不停歇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精神轻快,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
④女作家应当不是写,而是在纸上刺绣,因而工作得精细迟缓。
⑤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年轻,固然有福,可是把自己的青春保持到进入坟墓为止,那就更加百倍地有福。
⑥寻求真理的时候,人也进两步,退一步。痛苦啦,错误啦,对生活的厌倦啦,把他们抛回来,可是寻求真理的热望和固执的毅力会促使他们不断地前进。
⑦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不在金钱,不在爱情,而在真理。即使你想得到的是一种动物式的幸福,生活反正不会任你一边酗酒,一边幸福的,它会时时刻刻猝不及防地给你打击。
⑧人,不管是什么,应当从事劳动,汗流满面地工作,他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他的幸福、他的欢乐就在于此。
3.在现实里聚焦
别做害怕改革创新的“套中人”
陈治治
先说一个人:别里科夫,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套中人”。
此人是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套中人》的主人公,一个顽固守旧、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故步自封的教师。他的一句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因循守旧、畏首畏尾、惧怕一切变革的小人物,偏偏能够让大家“透不出气”。“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最近十到十五年间,我们全城的人都变得谨小慎微,事事都怕。怕大声说话,怕写信,怕交朋友,怕读书,怕周济穷人,怕教人识字……”
别里科夫“诞生”于1898年,距今已有120年。令人不胜唏嘘的是,契诃夫在上上个世纪以夸张手法虚构的“套中人”,当我们环顾四周时,依然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与之吻合的真实人物,而且可以作出“这种人世上还有不少哩”的判断。
有的干部,别说引领改革、鼓励创新了,能做到不阻挠改革、不扼杀创新,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态,“宁可不出彩,也要不出事”“依葫芦画瓢就没有风险”的做派,与“套中人”何异?
有的干部,自己在改革创新方面没有建树,却总是对改革举措和新生事物报以本能的质疑,或不以为然、嗤之以鼻,或说三道四、冷嘲热讽,或造谣生事、群起攻之。干事的总是被旁观者议论干事的姿势好不好看,“枪打出头鸟”向来不乏跟风者、起哄者,这些人不敢明晃晃地反对改革,就暗搓搓地给改革闯将和创新先锋砌起无形的墙,致使一些可以兴利除弊的改革创新举步维艰、进展缓慢。
“别里科夫把自己的思想也竭力藏进套子里。”幸好,四十年前的中国人民,没有选择做“套中人”,而是解放了思想,从那时开始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滞。
“四十不惑”,在“中国奇迹”面前,无需再费笔墨论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不惑”不代表广大干部会自动成为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防止形形色色的“套子”批量制造新的“套中人”,仍然是个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三大攻坚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闻鼙鼓而思良将,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就显得格外重要。人才成长要靠自身的资质和不懈的努力,但是,环境的营造和方向的指引同样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聚焦干部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会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突出问题,抓住影响干部积极性的关键症结,着力将干部选、育、管、用的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将政治教育、思想引导、待遇保障、人文关怀等方面贯通起来,作出通盘部署、制度安排,不仅为广大干部成长提供了风向标、指南针,而且为加强和改进干部工作提供了导航仪、路线图。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份将“改变干部面貌”的中央文件。比如,过去有些干部奉为圭臬的“因循守旧没有风险,四平八稳没有风险,依葫芦画瓢没有风险”,在呼唤新担当新作为的新时代一定不成立了。“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坚持有为才有位,突出实践实干实效,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根据具体情节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使能上能下成为常态”……奋斗的新时代,是不怕虎的“初生牛犊”和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的宽广舞台,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难再有尸位素餐的机会,也没有饱食终日的可能。
(二)素材这样运用
角度一
《装在套子里的人》成功塑造了别里克夫这个反对一切新生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的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形象,性格鲜明生动。请你学习借鉴本文人物性格刻画的方法,写一段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文字。
【写作示例】
一个身材不高,胸脯颇为丰满的年轻女人,……那个女人脚上穿着麻布袜子,袜子外面套着囚犯的棉鞋,头上扎着一块白布,分明故意让几绺卷曲的头发从头布里滑下来。那个女人整个脸上出现长期幽禁的人们脸上那种特别惨白颜色,使人联想到地窖里的马铃薯的嫩芽。……在那张脸上,特别是惨白无光的脸色衬托着,她的眼睛显得很黑,很亮,稍稍有点浮肿,可是非常有生气,其中一只眼睛略为带点斜睨的眼神。
【题目参考】
把《装在套子里的人》,改写成一个课本剧。
【示例】
套中人(课本剧)
盛夏
剧中人物:别里科夫、华连卡、柯瓦连科、校长、校长太太、女同事诺瓦、路人、牧师、旁白者、替身。
第一幕(序幕)
(旁白:这是著名教育家别里科夫遗体告别仪式)
(葬礼上:周围围满了人,中间是别里科夫的遗体,双目狰狞着,显得很疲倦,华连卡为他合上了眼,音乐放《哀乐》,充满了悲壮的气氛,众人皆低头)
牧师:(双手合成十字,后捧一书,低声道)让我们为亲爱的别里科夫同志默默祝愿。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每个人都是如此的伤心难过,别里科夫同志的逝世是我们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他曾在很久的一段时间里带给大家许多的欢乐,由此我们的生活也有了别样的色彩,让我们再次为别里科夫同志默默祝愿。
(全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低下了头,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但肃穆的会场竟能看见面带微笑的脸,那是柯瓦连科,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不过没有人指责他,反而越来越多的人显得心不在焉了)
牧师:大家的祝愿,我们的别里科夫一定会收得到,下面有请别里科夫的上司,尊敬的校长先生,为别里科夫致悼词。(稀疏的掌声)
校长:亲爱的别里科夫是我们的好同事,他为人忠实,守规则,一直以来是学校乃至全社会的榜样,在他的带领下,社会出现了不俗的景象,实在令人感到惊喜,学校以他为荣……
第二幕
(旁白:希腊语教师别里科夫是个奇怪的人,不论什么时候出门上街,哪怕天气很好,他也总是穿着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雨伞总是装在套子里,怀表也总是装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等到他取出小折刀来削铅笔,他那把小折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小的套子里的。就连他的脸也好像装在套子里似的,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绒衣,耳朵里塞上棉花,一坐上出租马车,就吩咐车夫把车篷支起来。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同时,别里科夫上,身穿棉大衣……在街上走,迎面遇到许多人)
别里科夫:喂,这位先生,那墙上贴着的是什么?
路人:还有什么?还不是关系到那些学生,禁止他们九点后出来?
别里科夫:好是好,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路人:别里科夫先生,您不知道有个单身俱乐部吗?
别里科夫:是吗?我倒是没有什么兴趣,开就开吧,不过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才好。
(到了学校里,遇到老师,看见同学)
别里科夫:诺瓦老师,那些学生又在吵闹了,唉,现在的学生真是……只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诺瓦:别里科夫老师,您不会又要说开除那两位学生吧?
别里科夫:那是自然的,他们太过分了,居然敢在课堂上吹口哨,一定要开除,只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第三幕
(旁白:别里科夫跟我同住在一所房子里。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他通宵做噩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他所去的那个挤满了人的学校,分明使得他满心害怕和憎恶;跟我并排走路,对他那么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来说,显然也是苦事。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后来还差点结了婚,我们学校里调来了一个新的史地教师柯瓦连科,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着姐姐华连卡一起来的,在校长太太的尽力撮合下,华连卡开始对我们的别里科夫明白地表示好感;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这天,他被拖去与华连卡见面。)
(景:一家光线略微昏暗的酒馆里,阴天,略显狭小的酒馆里挤着许多人,时不时发出几声吆喝声和吵闹声。掌柜的拿着酒杯在他们中间穿梭。校长太太和学校的一个女士走了进来,挑了一个靠窗旁的位子坐了下来。)
校长太太:(满意地)这个地方不错,华连卡应该会喜欢这里。
女同事:别里科夫当真会来?
校长太太:(似乎一脸怒气)我劝了好久。第一次提起时,他甚至说要去报告校长,说学校的教育人员不专心从事教育,却整天在做这些无聊的事。
女同事:后来呢?
校长太太:后来说到华连卡的身世并告诉他华连卡绝对是一个招人喜欢的女子,他才不吭声。
女同事:原来是这样啊,可是……
(别里科夫进。酒馆里嘈杂声顿小,掌柜的赶紧把酒杯收起。)
校长太太:(招手)别里科夫,这里。
别里科夫:(深深地皱眉)校长太太,您这是什么意思?
校长太太:怎么了?
别里科夫:(沉脸)您作为校长太太,应该知道,学校没有颁布规定说能允许教育人员来这种地方。你听这里吵闹的声音,哦,还有那种味道,我想,我们不应该来这种混乱的地方。
校长太太:(无奈)您就坐一会儿吧。我们不喝酒。(转身对女同事说)把窗子打开吧。
别里科夫:(不吭声)那……那么我们快点把事情办完。对了,回学校后要和校长报告一下我们来这儿的事。
(华连卡进。活泼地,兴奋地。柯瓦连科后进。)
华连卡:柯瓦,这个地方很热闹,果真不错。
(华连卡来到别里科夫的桌子前,坐下,打量着别里科夫。柯瓦连科坐下。)
华连卡,柯瓦连科:校长太太,您好。
校长太太:你们好。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别里科夫。别里科夫,这位就是我和你说的美丽小姐,这位是她的弟弟。(指着华连卡,后又指着柯瓦连科)
别里科夫:(抬头看了一眼华连卡,迅速低下头,转头面向柯瓦连科不情愿地握手,冷冷地)你好。
柯瓦连科:(古怪地打量着别里科夫,有点不悦)你好。
华连卡:(又看了看别里科夫,脸微红,对校长太太说)这个地方真不错啊。哦,对了,我想要喝点酒。太太,你也喝点吧。
别里科夫:(脸泛青,嘴唇嚅动,喃喃地)这是怎么回事,这成什么体统?一个姑娘竟然喝酒……她应该知道,政府没有发出通告,允许一个小姐喝酒,可……这是怎么回事?
校长太太:(转身拉住华连卡,无奈地使眼色道)这儿的酒不好,我们不喝了。
别里科夫:(脸色难看)太太……
校长太太:(打断别里科夫的话)别里科夫先生,华连卡初来这里,也许不太懂事。她以前不喝酒的。(转身对女同事、柯瓦连科使眼色说)我们学校有点事,是不?我们先回去吧。(拉起他们向门口走去)
柯瓦连科:(不情愿地)可我姐姐……这位先生……(被拉走)
(旁白:别里科夫和华连卡两个人坐在桌子的两面,沉默了数十分钟)
华连卡:今天的天气真好啊!
别里科夫:小姐,我想这儿的环境不适合久坐,否则会在学校里造成不好的影响。我想我们还是回去吧!(转身就走)
华连卡:(急,拉起别里科夫的手)不要走啊!
(别里科夫急忙缩回手,华连卡不好意思地摆着手。)
别里科夫:(惊)小姐,你……(抬起头,又打量起华连卡,想起校长太太的介绍,有点心虚,喃喃道)这位小姐……
华连卡:这位小姐怎么啦?别里科夫先生,您可真是位严谨的人,这真是太有意思了。
别里科夫:是吗?您似乎不是怎么严谨的人,这不好。
华连卡:(窃笑)好好好,我们谈点别的。您爱听歌吗?
别里科夫:歌?还行,只要不是出格的。
华连卡:我唱一首歌给您听吧!《风在吹》。
别里科夫:这里?不好吧,不过这是首好歌,我似乎有点兴趣了,下周六我去您家吧!
华连卡:(高兴地)那实在是太好了,那现在我们走吧……
(两个人一起走出酒馆)
第四幕
(旁白:下周六别里科夫果真去了华连卡家。之后,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众人都显得很高兴,有人说:“喏,到了这一步,就应该把他的雨鞋和雨伞拿掉了。”可是不久就发生了一件令别里科夫不高兴的事。有那么一个促狭鬼画了一幅漫画,上面是别里科夫在走路,穿着雨鞋,卷起裤腿,带着雨伞,臂弯里挽着华连卡,下面的题词是:“恋爱中的anthropos”。那神态,您知道,画得像极了。那画家一定画了不止一夜,因为男子中学和女子中学的教师们、宗教学校的教师们、文官们,每人都收到一张。连别里科夫也收到一张。这张漫画弄得他难堪极了。5月1日是星期日,全体教师和学生,步行到城外小树林里去郊游。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
别里科夫:有的人多么坏,多么恶毒!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他的嘴唇发抖了)
(后来,柯瓦连科骑着自行车来了,后面跟着华连卡,也骑着自行车,满脸通红,十分疲乏,然而兴高采烈,欢欢喜喜。)
华连卡: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
(别里科夫的脸色从发青转为发白,好像愣住了。他站住,瞧着她。)
别里科夫:对不起,这是怎么回事?要不然,也许是我的眼睛骗了我,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难道这还成体统?
女同事: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让他们痛痛快快地去骑吧。
别里科夫:可是这怎么行?
女同事:您在说什么呀?!
(他似乎心里乱得很,不肯再往前走,回家去了。)
第五幕
(旁白:第二天他一直心神不定地搓着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还没到放学的时候,他就走了,这在他还是生平第一回呢。他没吃午饭。将近傍晚,他穿上厚衣服,慢腾腾地往柯瓦连科家里走去。华连卡不在家,就只碰见了她的弟弟。)
柯瓦连科:(冷淡地说,皱起眉头,他脸上带着睡意)坐吧,请。
(旁白: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
别里科夫:我来找您,是为了解除我心中的负担。我心里沉重得很,沉重得很。有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画了一张漫画,把我和另一个同我们俩都很亲密的人画成可笑的样子。我认为我有责任向您保证我跟这件事没有任何关系。我没有为这种嘲笑提供任何口实,刚好相反,我的一举一动素来是合乎正人君子的身份的。
(旁白:柯瓦连科坐在那儿生闷气,不说话。别里科夫等了一忽儿,继续用悲哀的声调小声说)
别里科夫:另外我还有一件事要跟您谈。我已经工作多年,而您还刚开始工作。我认为我作为年长的同事,有责任向您提出忠告。您骑自行车,而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完全不成体统的。
柯瓦连科:(脸涨得红红的)怎么见得?
别里科夫:这难道还要解释,难道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么学生还会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只能头朝下,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的告示里没有写着准许做这种事,那就不能做。我昨天吓了一大跳!我一看见您的姐姐,我的眼前就一片漆黑。一个小姐或者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柯瓦连科:说实在的,您到底要怎么样?
别里科夫: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向您提出忠告,您年轻,有前途,一举一动必须非常慎重,非常慎重,可是您那么随便。啊,太随便了!您经常穿着绣花衬衫,手里拿着些书在街上走,现在又骑什么自行车。关于您和您的姐姐骑自行车的事,校长会知道的,然后就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什么好下场吗?
柯瓦连科:讲到我和我的姐姐骑自行车,这不关别人的事!(脸孔涨得通红)谁要来管我家的事,我就叫他滚蛋。
(别里科夫脸色煞白,站起身来。)
别里科夫:如果您用这种口气跟我讲话,我就不能继续谈下去了,我请求您在我的面前提到上司的时候万万不要说这种话。您对当局应当尊敬才对。
柯瓦连科:(气愤地)难道我说了当局什么坏话吗?劳驾,请您不要打扰我。我是个正大光明的人,不愿意跟您这样的先生谈话。我不喜欢背地里进谗言的人。
(别里科夫心神不定,着起慌来,动手很快地穿上大衣,脸上露出害怕的神情。)
别里科夫:您要说什么都随您,(他从前堂走到楼梯口)只是我要向您预先声明,说不定已经有人把我们谈的话偷听了去,为了免得我们的谈话被人曲解,闹出什么乱子来,我得把我们谈话的内容大体上报告校长先生。我不能不这样做。
柯瓦连科:报告?去,你尽管报告去吧!
(旁白:柯瓦连科从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猛地一推,别里科夫就一路滚下楼去,他的雨鞋发出乒乒乓乓的响声。楼梯高而且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瞧着他的可笑的脸、揉皱的大衣、套鞋。)
华连卡:哈哈哈!您这是怎么啦?这样子真有趣,不要那么不小心吗!真好笑……哈哈哈!
(旁白:他站起来,慌忙地逃了,回到家里,首先从桌子上撤掉华连卡的照片,然后躺下来,从此再也没有起床。三天后,他的管家请来了医师,这时的他躺着,放下帐子,盖着被子,一声不响,不管问他什么话,他光是回答一声“是”或者“不”,别的什么都没说。一个月后,他就死了。)
第六幕(尾声)
(葬礼上:周围围满了人,中间是别里科夫的遗体,双目合上,音乐放《哀乐》,充满了悲壮的气氛,众人献花。鞠躬。)
牧师:为别里科夫致幕联。
校长:雨帽雨衣雨伞雨鞋身上有,法制法规法律法令心中存。
华连卡:为套子生活所套,因终身大事而终。
柯瓦连科:谨小慎微,心惊胆战,战战兢兢过日子;遵纪守法,诚惶诚恐,恐恐惧惧上西天。
(喧哗声,众人三三两两回家,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旁白: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乐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就又照先前一样,仍然那么郁闷、无聊、令人厌烦、杂乱无章了。这样的生活固然没有经政府的告示禁止,不过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许可呀;情况并没有变得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类套中人还不知有多少呢,而且将来还不知会有多少呢!)
(全剧终)
点评:这篇课本剧基本上以课文为蓝本,在此基础上编写的。思路清晰,以倒叙的手法,把别里科夫的追悼会放在第一幕,较好的营造了环境和气氛;以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爱情为线索,较好的把握了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对于其他人物形象的把握也比较到位。总体上,较好的把契诃夫笔下的人物展现在同学面前。学生的表演也是精彩纷呈,令人忍俊不禁。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拓展阅读
阅读一
拔萝卜(仿童话)
契诃夫
从前有个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们活得很久,生下个孩子叫谢尔日。谢尔日耳朵很长,该长脑袋的地方,却长着一个萝卜。后来谢尔日长得又高又大……老爷爷常揪他的耳朵,揪呀揪呀,就是不能把他揪到上流社会里去。老爷爷叫来了老奶奶。
老奶奶拽住老爷爷,老爷爷拽住萝卜头,拽呀拽呀,却拽不起来。老奶奶叫来了姑妈,她是公爵夫人。
姑妈拽住老奶奶,老奶奶拽住老爷爷,老爷爷拽住萝卜头,拽呀拽呀,就是不能把他拽进上流社会。公爵夫人叫来了孩子的教父,他是将军。
教父拽住姑妈,姑妈拽住老奶奶,老奶奶拽住老爷爷,老爷爷拽住萝卜头,拽呀拽呀,还是拽不起来。老爷爷忍不住了。他把女儿嫁给了一个家财万贯的富商。老爷爷把女婿也叫来了。
商人拽住教父,教父拽住姑妈,姑妈拽住老奶奶,老奶奶拽住老爷爷,他们一起拽呀拽呀,最后总算把萝卜头拽进了上流社会。
这下,谢尔日做了五品文官。
一八八三年二月十九日
阅读二
小职员之死
契诃夫
一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坐在剧院第二排座椅上,正拿着望远镜观看轻歌剧《科尔涅维利的钟声》。他看着演出,感到无比幸福。但突然间……小说里经常出现这个“但突然间”。作家们是对的:生活中确实充满了种种意外事件。但突然间,他的脸皱起来,眼睛往上翻,呼吸停住了……他放下望远镜,低下头,便……阿嚏一声!!!他打了个喷嚏,你们瞧。无论何时何地,谁打喷嚏都是不能禁止的。庄稼汉打喷嚏,警长打喷嚏,有时连达官贵人也在所难免。人人都打喷嚏。切尔维亚科夫毫不慌张,掏出小手绢擦擦脸,而且像一位讲礼貌的人那样,举目看看四周:他的喷嚏是否溅着什么人了?但这时他不由得慌张起来。他看到,坐在他前面第一排座椅上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套使劲擦他的秃头和脖子,嘴里还嘟哝着什么。切尔维亚科夫认出这人是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将军,他在交通部门任职。
“我的喷嚏溅着他了!”切尔维亚科夫心想,“他虽说不是我的上司,是别的部门的,不过这总不妥当。应当向他赔个不是才对。”
切尔维亚科夫咳嗽一声,身子探向前去,凑着将军的耳朵小声说:
“务请大人原谅,我的唾沫星子溅着您了……我出于无心……”
“没什么,没什么……”
“看在上帝份上,请您原谅。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请坐下吧!让人听嘛!”
切尔维亚科夫心慌意乱了,他傻笑一下,开始望着舞台。他看着演出,但已不再感到幸福。他开始惶惶不安起来。幕间休息时,他走到布里扎洛夫跟前,在他身边走来走去,终于克制住胆怯心情,嗫嚅道:
“我溅着您了,大人……务请宽恕……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够了!……我已经忘了,您怎么老提它呢!”将军说完,不耐烦地撇了撇下嘴唇。
“他说忘了,可是他那眼神多凶!”切尔维亚科夫暗想,不时怀疑地瞧他一眼。“连话都不想说了。应当向他解释清楚,我完全是无意的……这是自然规律……否则他会认为我故意啐他。他现在不这么想,过后肯定会这么想的!……”
回家后,切尔维亚科夫把自己的失态告诉了妻子。他觉得妻子对发生的事过于轻率。她先是吓着了,但后来听说布里扎洛夫是“别的部门的”,也就放心了。
“不过你还是去一趟赔礼道歉的好,”她说,“他会认为你在公共场合举止不当!”
“说得对呀!刚才我道歉过了,可是他有点古怪……一句中听的话也没说。再者也没有时间细谈。”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制服,刮了脸,去找布里扎洛夫解释……走进将军的接待室,他看到里面有许多请求接见的人。将军也在其中,他已经开始接见了。询问过几人后,将军抬眼望着切尔维亚科夫。
“昨天在‘阿尔卡吉亚’剧场,倘若大人还记得的话,”庶务官开始报告,“我打了一个喷嚏,无意中溅了……务请您原……”
“什么废话!……天知道怎么回事!”将军扭过脸,对下一名来访者说:“您有什么事?”
“他不想说!”切尔维亚科夫脸色煞白,心里想道,“看来他生气了……不行,这事不能这样放下……我要跟他解释清楚……”
当将军接见完最后一名来访者,正要返回内室时,切尔维亚科夫一步跟上去,又开始嗫嚅道:“大人!倘若在下胆敢打搅大人的话,那么可以说,只是出于一种悔过的心情……我不是有意的,务请您谅解,大人!”
将军做出一副哭丧脸,挥一下手。
“您简直开玩笑,先生!”将军说完,进门不见了。
“这怎么是开玩笑?”切尔维亚科夫想,“根本不是开玩笑!身为将军,却不明事理!既然这样,我再也不向这个好摆架子的人赔不是了!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再也不来了!真的,再也不来了!”
切尔维亚科夫这么思量着回到家里。可是给将军的信却没有写成。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这信该怎么写。只好次日又去向将军本人解释。
“我昨天来打搅了大人,”当将军向他抬起疑问的目光,他开始嗫嚅道,“我不是如您讲的来开玩笑的。我来是向您赔礼道歉,因为我打喷嚏时溅着您了,大人……说到开玩笑,我可从来没有想过。在下胆敢开玩笑吗?倘若我们真开玩笑,那样的话,就丝毫谈不上对大人的敬重了……谈不上……”
“滚出去!!”忽然间,脸色发青、浑身打颤的将军大喝一声。
“什么,大人?”切尔维亚科夫小声问道,他吓呆了。
“滚出去!!”将军顿着脚,又喊了一声。
切尔维亚科夫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着,他一步一步退到门口。他来到街上,步履艰难地走着……他懵懵懂懂地回到家里,没脱制服,就倒在长沙发上,后来就……死了。
一八八三年七月二日
装在套子里的人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1)hē (2)xiāo (3)jīng (4)qiè (5)yě (6)xiá (7)hūn (8)cuō (9)yá (10)qiào (11)sǒng (12)cuō (13)dǎo (14)xiáng (15)jī
2.答案:(1)粹 萃 瘁 淬 (2)诮 俏 (3)僻 癖 (4)宵 霄
3.解析:(1)“怂恿”指暗中或公开地指使、鼓动别人干坏事;“纵容”指对坏行为放任不管。
(2)都含有“心地光明”的意思,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异:前者偏重在人的精神品质,指胸怀坦白。后者指人的行为正当、正派。
答案:(1)①怂恿 ②纵容 (2)①光明正大 ②光明磊落
4.答案:(1)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或忧患。现泛指人或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
(2)心神不安。我国道家迷信说法,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六灵主宰叫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注意不知如何才好。
(3)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4)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5)形容失望或受到挫折时情绪低沉的样子。
思维发展与提升
1.明确: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的。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2.明确:别里科夫走后,给世人留下一个“套子”的话题,这“套子”不仅过去有,现在也有,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套子。虚荣是一种套子,名望是一种套子,金钱是一种套子,考试是一种套子,升学率是一种套子。可以说“套子”无处不在。
人都是社会中的人,都与别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社会为了维护一种秩序,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会制定各种各样的套子(规矩),宣传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念,以制约人的行为和思想。人一生下来,似乎就要落入套子,每个人都活在各种套子之中。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套子:人虽然离不开套子,但也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套子套住,人应该有理性,要敢于怀疑,善于鉴别反思,跳出窠臼,破除迷信、盲从、奴性意识,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形成开放的眼光和主体意识。
总之,人生要有约束、有规矩(如法律规章制度),但不能作茧自缚;人必然进入生活圈子,但不能落入怪圈。
3.明确:别里科夫虽然死了,但是禁锢社会、束缚人们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另外,还有许多“套中人”活着,别里科夫现象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现实的普遍反映。阻碍社会进步及变革的,是专制政府和僵化陈腐的思想。要想让新生活有新的气象,必须变革社会,革新思想。
4.明确:他孤僻虚伪、惶恐不安,与正常生活格格不入,习惯于禁锢自己。他反对和害怕现实的一切变革,是旧制度、旧思想的维护者。他的思想状况说明他站在反动统治阶级的立场,暴露了他的腐朽和反动本质。他是守旧派的典型,旧时代的典型,奴性的典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