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2.孔雀东南飞并序(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2.孔雀东南飞并序(一)-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6 13:4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本次授课时长:1 课时
◆ 内容分析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此诗作者不详,见于徐陵《玉台新咏》卷一,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 乐府双璧” ,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辞》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 乐府三绝” 。徐陵(507—583),字孝穆,其诗赋皆轻靡绮艳,《玉台新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选取开头的第一句作为题目。“ 孔雀东南飞” 是古诗中常用的比兴手法,汉代常用鸿鹄徘徊比喻夫妇离别,本诗用孔雀东南飞作比,也是此意。题目既奠定了本文哀愁缠绵的基调,也暗示了故事的悲剧结尾。
◆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汉乐府诗歌风格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对汉乐府的诗歌风格并不陌生。高二的学生与高一学生相比,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提高,且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也非常强,那么再次学习汉乐府经典诗歌就不能简单的停留在“ 诗歌表达了什么” 这一层面上,而应积极探讨“ 诗歌通过什么表情达意” ,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主体地位,为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上课件尽量用一些直观的图片,提一些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解决的问题。整堂课内容很多,需要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才能很顺利地解决所有问题。此外,因为存在部分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所以不仅要注意学生成长的大方向,还要留意个别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老师的辅助作用。
◆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研读诗作,涵咏字句,品味诗情。
2.体悟艺术特色:人物形象刻画。
◆ 教学重点
1.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2.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诗歌感情。
◆ 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诗歌感情。
◆ 教学资源和手段
多媒体电脑、课本、白板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1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导入:屠洪刚的演唱歌曲《孔雀东南飞》的歌词 引入《孔雀东南飞》 爱情故事主题
环节二 文题解说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创作风格
环节三 解读文言常识 1.古今异义。 学生完成“ 思考和练习” 题四,教师点拨。 明确:这类词古义和今义大相径庭。如果把古义和今义混淆起来,就会产生歧义。 2.一词多义。 ①学生借助工具书完成“ 思考和练习题” 。②教师点拨、归纳。 ③指导学生除“ 思考和练习” 题五外,再从课文中找出带有“ 相”字的句子,然后给予注音、释义、归类。 这一类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读音、词义各不相同。我们可从分析语言环境入手,确定词义和读音。 3.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 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 积累文体知识,提升学生古文素养
环节四 朗读诗歌,划分诗歌结构 第 1 部分(1—2 段) 兰芝自诉 开端 揭示矛盾第 2 部分(3—12 段) 遭遣盟誓 发展 推进矛盾 第 3 部分(13—22 段) 被迫改嫁 继续发展 继续推进矛盾第 4 部分(24—32 段) 双双殉情 高潮 矛盾进入顶峰 第 5 部分(33 段) 鸳鸯和鸣 结局 解决矛盾 理解全诗的故事情节,进而掌握结构。
环节五 课堂小结 构建相关知识体系
环节六 作业布置 孔雀东南飞配套练习 1.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留待作遗施 B.还必相迎取 C.箱帘六七十 D.摧藏马悲哀 2.选出译文正确的一项( ) A.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为了这个,你就放下心来,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了我的 巩固本文所学知识
2
话。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我心中已经很长时间地不满了,你难道能够得到自由自在地行事 C.汝今无罪过,不迎而自归 你今天确实没犯什么过错,娘家没有迎接你,你就自己回来了。 D.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媒人从座位上站起来,连声说:“ 是,是,就这么办,就这么办” 。 3.对《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 举身赴清池” 、焦仲卿“ 自挂东南枝” 双双殉情的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 A.二人不能忍受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迫害,以死来解脱夫妻被拆散的痛苦。 B.由于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二人相信人死后灵魂可以见面,因此以死来求得团聚。 C.在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统治下,他们不敢以斗争去争取幸福,却以死来逃避现实。 D.二人的殉情,既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 4.下列句子中“ 相” 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B.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 乐府双璧” 。 B.“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其中的“ 鸡鸣” 是古代时辰的名称。 C.“ 何乃太区区” 和“ 感君区区怀” 中的“ 区区” 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 愚拙、凡庸” 之意,后者应理解为“ 真情挚意” 。 D.“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这句中的“ 便利” 是一个古今义不同的词语,“ 六合” 与《过秦论》中的“ 履至尊而制六合” 中“ 六合” 意义不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