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 - 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反复朗读,理解诗歌内容,概括人物形象、体会诗歌感情。 2. 有感情朗诵,了解诗中的叙述和描写对于抒情的作用。
3. 感受现代自由体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散文美。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知人论世
1.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 5 岁回家。1928 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32 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 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2.《大堰河─ ─ 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
大堰河其实是“ 大叶荷” 的误写。她原出生于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 卑微到连自己的名
字也没有!” 她一生命运非常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从邻近的下张村招赘,又生了两个孩子。那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苛捐杂税,还有地主盘剥。大叶荷孩子多,生活更是艰难,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艾青 1910 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地主家庭。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 克” 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 大堰河” 家抚养。艾青在“ 大堰河” 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 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 ,只有“ 大堰河” 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
1932 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 1 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花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 ─我的保姆》。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的结构。
第 1-3 节 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与我的关系 现实第 4-8 节 大堰河生前对我的养育与深爱 回忆第 9-11 节 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 回忆
第 12-13 节 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 现实四、研读诗歌,把握形象、体会情感
1.诗人由雪引起对大堰河的回忆,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大堰河对我的养育呢?
3.在要离开大堰河回到自己家时,诗人是如何表现母子深情的?
4.大堰河不仅养育了我,而且养育了我的家?诗人是如何表现的呢? 5.诗中如何表现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6.诗人强调:“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为什么?
7.大堰河一生劳苦之重与死时葬殓之薄,这节运用了不少定语来修饰,找出来,说说这些修饰语的作用?
8.大堰河死后,夫儿们的命运仍较悲惨,但诗人与大堰河后代在感情上有哪些联系? 9.大堰河辛劳一生,死后得到了什么?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10.诗人由回忆,回到现实,直接抒发对大堰河的赞美之情,但诗人赞美的仅仅是大堰河吗?
11.大堰河的形象特点及意义:
身世:凄惨
地位:低微
命运:悲苦
品格:勤劳、善良、慈爱、朴实、默默无闻、忍辱负重、平凡又伟大
意义: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代表,勤劳善良,却一生悲苦。 12. 思想情感
作者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和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 不公道的世界” 的控诉。
五、探讨形式,了解特色 1.寓抒情于叙事。
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通过具体事件和生活场景的刻画,在娓娓动听的叙述中自然流露情感。
2.对比、反复、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对比:A.地主和农民两家生活的贫富对比:揭示出社会的不公平。
B. 对养母和生身父母不同感情的对比:揭示诗人与大堰河之间的深情。
C. 大堰河生前勤苦劳作和死后凄惨悲凉的对比:控诉旧社会的黑暗。
反复:表现特有的感情,使诗句一唱三叹,增强抒情效果。
排比:既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也有助于表达强烈
的感情增强诗歌的气势。
3.形式的散文美
形式上全诗 13 节,少则 4 行一节,多则 16 行一节;少则每行 2 字,多则每行 22 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有 11 节的首尾句反复、回环,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采用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它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
六、总结
七、答疑
问题 1.如何看待这首诗表现出来的阶级意识。
问题 2.自由体诗形式有一种散文美,本诗是如何体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