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9.1陈情表(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9.1陈情表(二)-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6 14:0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任务:
1. 研读第 3- 4 自然段,掌握文言词句,积累文言知识;
2. 进一步体会作者深挚朴实的感彩,理解“ 忠” “ 孝” 的含义。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二、具体研习第 3 段 1. 文言字词疏通。
2. 思考: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作者又是从哪几个角度展开的呢?
明确:(1)从朝廷治理的角度找到依据:
抓住晋“ 以孝治天下” 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自晋代以来,随着门阀制度的确立,推崇孝道的实践开始在社会上具有更大的经济与政治作用。因此亲先与君,孝先于忠的观念得以形成。这既是李密这篇文章的重要写作背景,同时也是这篇文章立论的根基。
(2)从个人追求的角度解释误会:
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 名节” 无关,以求谅解。作者针对晋武帝的猜忌,先是以自己在蜀汉出仕的经历说明自己本来就是一个追求宦达的人,再从自己极其低微的亡国贱妇的身份和所受到的破格恩宠的对比中,说明自己感恩不尽,哪里敢徘徊犹豫,有什么立名节的想法呢。
(3)从祖母现状的角度陈述苦衷:
陈述刘之现状,是“ 不能废远” 的唯一原因。 作者将笔锋转回到开始所点明的“ 孝”上,第一句写老,用太阳快要落山的自然景象形容老年人快要死亡,第二句写病,展现一个垂死的病人形象。后两句写祖母健康情况恶化,危急感句句加强,更体现出自己辞不就职的重要性。
三、具体研习第 4 段。 1. 文言字词疏通。
2. 总结:
在这一段,作者将前面三段铺垫的矛盾一展而开,提出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直到最后,作者还是没有直说臣不奉诏,而是紧扣孝字做文章。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这是我必须尽孝的理由,但圣朝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这是我不得不尽忠的理由,由此揭示出忠孝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是可以化解的,祖母刘病日笃,我作为元老旧臣,理应得到怜惜,允许辞职,这是孝情之说。晋朝以孝治天下,更应支持我的做法,这是孝理之说。在分析这种矛盾的基础上,进而提出解决矛盾的关键点,抱养之日短,尽节之日长,先尽孝,后尽忠。因此顺理成章,提出请求,愿乞终养。文章的每一段都围绕孝来写,时而暗写,时而明写。一个孝贯穿全篇,它好像纵横交错的网线,将全文织得既细致精密,又十分自然。
四、总结文章结构特点。
李密以《陈情表》成功地达到不奉诏仕晋的目的,他的成功因素离不开至深至真的情感,也与全文紧凑的结构密不可分。请同学们结合文段实例,说说《陈情表》在结构上的特点。
1. 善于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组成有机的整体。例如,第一段由极写祖母之恩谈到应尽孝道,第二段由极写圣朝之恩谈到要报国恩,然后将尽孝和报国恩的矛盾尖锐地显示出来。作者十分巧妙地将一、二段进退狼狈的问题相对的两个方面,组成了有机的整体。又如,首段的第一层次侧重写臣无祖母无以致今日,第二层次
侧重写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两个层次将祖孙二人,更相为命这一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组成了有机的整体。再如,第三段说明辞不就职的原因不是由于崇尚名节,而是由于祖孙更相为命,将这一问题的一反一正两个方面组成了有机整体。
2. 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紧密。例如,则刘病日笃,既照应前文的而刘夙婴疾病二句,又伏下文的“ 但以刘日薄西山” 和“ 报刘之日短也” 又如第二段的臣以供养无主,照应并概括了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六句,第三段的宠命优渥照应并概括了第二段的察臣举臣拜臣除臣等句。
五、品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本文情真意切,不加渲染自能动人。但文章情感的流露在很多句式上都能感受到,比如四字骈句、对偶句、比喻句等,不妨找出一些例子说说这些句式在表达上的效果。
1. 四字骈句。
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效果: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文章一问世,就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同学们不妨找出一些出自本文的成语,从而做好积累。
(翻页)比如:孤苦零丁、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
2. 对偶句。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效果: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 无” 字,把自己举目无亲,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真切而无可置疑。
(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效果:前后对举,表达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效果:“ 臣” 与“ 祖母” 对举,突出一个“ 无” 字,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现实。
对偶效果: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强烈,语意简洁凝练,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 比喻句。
(1)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效果:以落日喻人命,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 朝不虑夕” 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效果: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效果: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六、全文总结
从整体风格来看,本文表达简洁流畅、情感真挚朴实。对祖母的感情,如倾吐肺腑,没有一点藻饰、做作或夸张,于朴实中见至真、至美、至善。语言形式,骈散交用,多用四字短语表情达意。思路清晰,语言机智得体,内涵丰富,惟多读方能体会。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同学们处于十七八岁的年纪关注更多的可能是友情,之后再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容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
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时时谨记,孝道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