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统编版语文高二下学期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精读课文,课后练习要求背诵。本单元属于“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学习任务群,本文是经典中的经典,要求学生反复涵泳,领会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把握作者在序文中简略明快的叙事和清丽明朗的景物描写,深入作者对人生苦短、欢愉难期的感叹,理解作者对死生至大、不可轻忽的觉悟。文中有对自然和人生的综合领悟,能引发不同读者的共鸣和沉思。而且,王羲之是历史公认的“ 书圣” ,本文手稿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要求学生在书法艺术审美上加以欣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二年级下学期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学习经验,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词、文化常识、文言知识积累,而且教材的注释非常详尽。学生可以参考课文注释自主疏通文意,解决文言知识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其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三、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情感脉络。
2.品析语言,理解作者抒发情志的语言形式与独特美感。四、学习过程
1.作者介绍
(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 303—361) ,字逸少,琅邪临沂人( 今属山东)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 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 语以大纲” ,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 兼撮众法,备成一家” ,达到了“ 贵越群品,古今莫二” 的高度。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2)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书法圆转凝重,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被后代尊为“ 书圣” 。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
1
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 草书《十七帖》, 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行楷《兰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3)东床快婿:晋代的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
去择婿。王家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 门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
“ 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 郗鉴听
了,说:“ 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 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 东床” 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 令坦” 。
(4)王羲之爱鹅:“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王羲之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几只好鹅,就特地跑到道观去欣赏,并且不惜重金,希望道士把鹅卖给他。但是无论王羲之如何请求,道士就是不肯。后
来道士说:“ 若你帮我写一部《黄庭经》,我就把鹅送给你。” 王羲之听了,非
常高兴,说:“ 这有什么困难,你为何不早说?” 立刻进道观写字,完成后才欢欢喜喜地赶着这群鹅回家。
2.写作背景:
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缘于兰亭雅集。东晋永和九年(353 年)暮春三月三日,51 岁的王羲之邀约浙东一带的名士、在任和卸任的官员,还有自己的儿子,凡 41 人,在山阴县西南天柱山下的兰亭行“ 修禊” 之礼。当时与会者共有 41 人,饮酒赋诗一共写下了 37 首诗,后来王羲之将这些诗汇集成册,并写了一篇序文,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3.赏读第一、二段
良辰:暮春之初 惠风和畅
人贤: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美景: 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乐事: 曲水流觞 畅叙幽情
赏心: 仰观俯察 游目聘怀
2
4.朗读第三、四段
5.文言文化知识拓展(1)品析对偶
(2)品析用典(3)节日文化
5.课堂小结
书法之美:书圣之作,天下第一
山水之美:自然清雅,胸襟开涤《兰亭》赏美
人情之美:超脱潇洒,廓然忘俗
文辞之美:言简义丰,骈散皆宜
五、课后探究
本文“ 对自然风物着墨不多,却能使人遥寄性情,洗涤心灵” ,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参考解答:
1. 景语也是情语。作者写山突出“ 崇” “ 峻” ,写林表现“ 修” “ 茂” ,写水强调“ 清” “ 急” ,写宇宙重在“ 大” “ 盛” 。可见作者观照自然,向往其高大永恒之态,欣赏其生生不息之意,从而表达自己的生命向往。
2. 作者笔下的自然,引发读者回归自然,洗涤尘俗的渴望。集会上没有“ 丝竹管弦” ,但有“ 一觞一咏” ,与会者歌咏的是从山水中获得的心灵感受。可见他们在山水中使自己的情怀、意念变得非常澄澈,可以忘掉世俗的欲求,从中领略幽深高妙的哲理。
3. 与自然相契,在自然中获得心灵的满足,是我们的民族审美需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好诗篇,多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热爱自然者为自然所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