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导读 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情境】
“校园科技文化节” 即将开幕,为激发同学们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兴趣,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理性严谨的科学思维,学校拟举办“ 自然科学论著” 阅读成果展,并召开读书报告会,现向同学们征集阅读成果。
成果要求:1.运用图片、图表、视频等方式介绍自然科学文化知识和论著,使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直观明了,易于理解; 2.写作推介词、提要(或摘要)、解说词,向同学介绍自己阅读的自然科学论著;3.撰写读书报告,在读书报告会上向同学分享读书收获。
【学习目标】
1.阅读绪论和目录,绘制时间轴和思维导图,梳理《物种起源》一书的成书过程和主要内容。
2.参考名家评价,思考探究《物种起源》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3.为《物种起源》写推介词,提升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兴趣。【课时学习任务】
近期,班内准备开展《物种起源》阅读活动,请你为《物种起源》一书写一则推介词。 200 字左右。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观看视频《加拉帕戈斯群岛》。
活动一 绘制时间轴,感悟科学魅力
阅读《物种起源》绪论第 1、2 自然段,绘制时间轴,梳理成书过程,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发。
明确: 达尔文创作《物种起源》一书有四个阶段:1831 年—1836 年,观察搜集阶段; 1837 年—1842 年,整理思考阶段;1842 年—1844 年,充实拟纲阶段。1858 年—1859 年,成书阶段。作者为此研究花了 27 年时间,他说明那些琐碎的事情,是为了表明“ 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严谨、审慎的科学态度。
时间轴示例:
活动二 绘思维导图,通晓全书内容
阅读《物种起源》目录,以及绪论第 8、9 自然段,画出全书的思维导图,梳理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主要内容。
明确: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明的科学原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不是不变的,而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渐进化发展的。《物种起源》除开篇的“ 绪论” 和终篇的“ 综述和结论”
之外,全书可以分成三部分来阅读。第 1 部分的内容是全书的主体及核心,主要包括:家养状况下的变异、自然状况下的变异、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以及变异的法则。在此,他首先提出的是随机变异自然选择学说,标志着自然选择学说的建立,第 2 部分中作者设想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给进化学说提出了质疑,并做出针对性解释,第 3 部分,作者用它的以自然选择
1
为核心的进化论对生物界在地史演变、地理变迁、胚胎发育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令人信服的解释,使这一理论获得了进一步支撑。
《物种起源》整本书思维导图示例
活动三 评名家观点,明经典意义
(1)下图是当时讽刺达尔文的漫画。
(2)我认为《物种起源》这本书的格调是再好也没有的,它可以感动那些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的人们。至于达尔文的理论,我准备即使赴汤蹈火也要支持。
——(英国)赫胥黎
(3) 马克思兴高采烈地写信给恩格斯说:“……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即《物种起源》——编者著)一书。虽然这本书用英文写得很粗略,但是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
(4)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种看做彼此毫无联系、偶然的、“ 神造的” 、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 1955 年版
小结:
1.推翻了“神创论” 和物种不变的理论。
2.继承了生物学研究中各种朴素的进化思想。 3.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进化理论。
4.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的思想变革。
2
活动四 撰写推介词,点亮科学之光
近期,班内准备开展《物种起源》阅读活动,请你为该书写一则推介词。200 字左右。
推介词写作支架:
推介词示例:
刘慈欣的《三体》作为中国科幻小说的里程碑,/ / 它以宏大的历史背景为开端,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 读后让人不得不感叹,人的生命如此渺小如沧海一粟,但人的思想又如此浩瀚可达世界尽头! / / 虽然你我只是宇宙中一粒微尘,却因为这本书,有机会旁观整个人类文明存亡、甚至宇宙未来的命运。
《物种起源》推介词示例:这是一本让世界颤动的书。163 年前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
书中提出了震惊世界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他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可以说,这本书是人类思想发展史划时代的里程碑,也是一个现代人一生绕不开的一本
书。(148 字)【作业】
请课后阅读《物种起源》全书,和同学组成阅读小组,一起继续思考探究《物种起源》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相关生物学知识可以向生物老师和相关专业专家请教。
附学习资料
《物种起源》绪论达尔文
当我以博物学者的身份参加贝格尔号皇家军舰游历世界时,我在南美洲观察到有关生物地理 分布以及现代生物和古生物的地质关系的众多事实,使我深为震动。正如本书后面各章将要述及的那样,这些事实对于解译物种起源这一重大难题提供了重要证据——物种起源曾被一位大哲学 家认为是神秘而又神秘的难题。归国之后,于 1837 年我便想,如果耐心搜集和思考可能与这个难题有关的各种事实,也许会得到一些结果。经过五年工作,我潜心思索和推论,写出一些简要笔记。1844 年我又将它扩充为一篇纲要,以记载我当时的结论。从那时以来,我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从未间断。请读者原谅我作如此琐屑的陈述;其实,我只想说明,我今天所得出的结论,并非草率而成。
现在( 1859 年),我的工作已接近完成;但要全部完成,还需许多年月。而我的健康状况不 佳,有人便劝我先发表一个摘要。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也促成本书的问世,那就是,正在研究马来群岛自然史的华莱士先生对物种起源研究所做的结论,几乎与我完全一样。 1858 年,他寄给我一份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嘱我转交给莱伊尔爵士。莱伊尔爵士将这篇
3
论文送给林奈学会,并刊登在该会杂志的第 3 卷上。同时,莱伊尔爵士和胡克博士都了解我的工作;而且后者还读过我 1844 年写的纲要。承蒙他们盛意,认为我应该将我原稿中的若干摘要,与华菜士先生的卓越论文同时发表。
我目前发表的这个摘要,肯定还不够完善。在此,我无法为我的论述都提供参考资料和依据,但我觉得自己的论述是正确的。虽然我一贯严谨审慎,只信赖可靠的证据,但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对我得岀的一般结论,只援引了少数事例进行说明;我想,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就够了。我比任何人都能深切地感到,有必要将支撑我的结论的全部事实和参考资料详尽地发表出来,我希望能在将来一部著作中实现这一愿望。
因为,我清楚地认识到,本书中所讨论的任一点都必须用事实来支撑,否则便会引出与我的学说完全相反的结论来。只有对每一问题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充分的叙述,权衡正误, 才能得出公平的结论。当然,在这里不可能这样做。
许多博物学家都给我以慷慨的帮助,其中有些人甚至从未谋面。十分抱歉,由于篇幅所限, 不能在此一一致谢。但我必须借此机会对胡克博士表示深切的感谢。近 15 年来,他以丰富的学识和卓越的判断,尽一切可能给我以帮助。
关于物种起源问题,很可想象,如果一个博物学家对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胚胎关系,
其地理分布、地质演替关系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之后,则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物种不是被分别创造岀来的,而是跟变种一样,由其他物种演化而来。尽管如此,这种结论即使有根有据,如若不能说明这世界上无数物种是如何发生变异,以获得令我们惊叹不已的构造及适应特征,也仍难令人满意。博物学家常以食物及气候等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作为引起变异的唯一原因。从部分意义上看,这可能是对的,这一点以后还要讨论到。但若以外部环境条件解释一切,那就不对了。比如说,只用环境条件变化解释啄木鸟的足、尾、嘴和舌等构造何以能巧妙地适应取食树皮下的虫子,恐怕难以奏效。又如槲寄生,它从树木吸取养料,靠鸟类传播种子,作为雌雄异花植物,它还需昆虫才能传粉受精。假若我们仅靠外部环境或习性的影响,抑或植物本身的什么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生物间的关系,肯定于理不通。
因此,搞清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具体途径,是极其重要的。当我观察研究这个问题的初期,觉得要解决这一难题,最有效的途径便是从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入手。结果的确没让我失望。虽然我常觉得由家养而引起变异的知识尚不完善,但总算为我们处理各类复杂事件提供了最好、最可靠的线索。此类研究虽常为博物学家们所忽视,但我敢担保,其价值重大。
正因为如此,我将本书第 1 章专门用来讨论家养状态下的变异。这样,我们至少能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同样重要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还能看到,人类在通过不断积累微小变异进行选种的力量何其伟大。接着,我们便将讨论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然而在本书我只能简略地进行讨论,因为要想深入探讨,必需长篇大论,附以大量事实。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能讨论什么环境条件对变异最为有利。第 3 章要讨论世界上一切生物的生存斗争,这一现象是生物按几何级数增加的必然结果。这正是马尔萨斯理论在动、植物界的具体应用。由于每种生物繁殖的个体数, 远远超出其可能生存的个体数,因而常常引起生存斗争。于
4
是,任何生物的变异,无论如何之微小,只要它在复杂多变的生活条件下对生物体有利,能使生物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因而便被自然选择上了。由于强有力的遗传原理,任何被选择下来的变种,将会繁殖其新的变异了的类型。
自然选择这一基本论题,将在第 4 章进行详细的讨论。在此,我们将会看到,自然选择如何几乎不可避免地导致改进较小的生物大量灭亡,并且导引出我所谓的性状分歧。在第 5 章,我将讨论复杂的、至今仍知之甚少的变异法则。此后接下来的五章,将对接受本学说
的最显著、最严重的难点一一进行探讨:第一,转变的困难,即简单的生物或器官,如何通过变异而转变成高度发展的生物或复杂的器官;第二,本能问题或动物的“ 智力” ;第三,杂交问题,即种间杂交不育性和变种杂交可育性;第四,地质记录的不完备;第 11 章要讨论生物在时间上的地质演替关系。第 12 和 13 两章,则讨论生物在空间上的地理分布。第 14 章论述生物的分类或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包括成熟期及胚胎状态。最后一章,我将对全书进行扼要的综述,并附简短的结语。如果我们能正视我们对于周围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知之甚少,那我们便会毫不奇怪,人类对物种和变种起源的认识仍处于不甚明了的状态。谁能清楚地解释,为什么某一物种分布广、数量多,而其近缘物种却分布窄、数量极少呢?然而,这些关系又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不仅决定着世界上一切生物现象的盛衰,而且我还以为也决定着它们未来的成功和变异。至于对地史时期世上无数生物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所知便更少了。
尽管许多问题仍模糊不清,而且在今后很长时间内还会模糊不清,但经我深入研究和冷静地判断,可以肯定,许多博物学家至今还坚持我过去曾接受的那种观点——即每一物种都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坚信,物种不是不变的,那些所谓同属的物种都是另一个通常已灭绝物种的直系后代,正如某一物种的变种都公认是该种的后代一样。此外,我还认为,自然选择是变异最重要的途径,虽然不是唯一的途径。
(选自《物种起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略有改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