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件:4.14春(苏教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课件:4.14春(苏教版七年级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1 13:3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 四 单 元
第十四课 春 1.作者名片 2.背景介绍
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之间。此时,朱自清在清华
大学边任教边研究学问,工作顺利、家庭生活和谐,使他的心
境较为平静恬淡,满目的春光把他带入了江南美好的境地,因
此,他写下了这篇广为流传的散文名篇——《春》。 3.文体知识
写景抒情散文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独特情感以及生
活体验的一种散文形式,融情入景、寓情于景是其基本特征。
写景和抒情是这类散文的两个要素,或由情而景,或由景而
情,都是构思行文时可以采用的方法。 1.正音辨形
酝酿( ) 嫩叶( ) 鸟巢( )
卖弄( ) 应和( ) 黄晕( )
suō( )衣 抖sǒu( ) wǎn( )转
liáo( )亮 斗lì( ) hōnɡ( )托
答案:niànɡ nèn cháo nonɡ hè yùn 蓑 擞
宛 嘹 笠 烘﹒﹒﹒﹒﹒﹒2.据义填词
(1)___________:高兴的样子。
(2)___________:明朗润泽。
(3)___________: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4)___________: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答案:(1)欣欣然 (2)朗润 (3)呼朋引伴
(4)花枝招展 3.走进文本
(1)《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_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
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
_____________之情。
答案:写景抒情 对春天的赞美
(2)全文描写了春天的哪些风景?
答案: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1.巧妙写景
(1)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特征,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多角度描绘,请按照要求完成下表。答案:【知识链接】
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的区别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
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
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
偶、反复等,如《春》开头一段“盼望着,盼望着”就运用了
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人们迫切希望春天到来的心情。 写作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象征、衬托(烘托)、联想、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静结合、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前后照应等,如《春》就是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对春天的由衷赞美之情,情由景生,景中有情,情景交融。(2)文章最后一部分,作者用三个比喻句分别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点?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答案:三个比喻句分别抓住了春天新、美、有活力的特点。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姑娘”再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进程,排列有序,所以不能颠倒。 2.赏析语言
(1)阅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仿照下面示例进行赏析。
【示例】选句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思维点击: 从“朗润”“涨”“红”三个词语可见,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并且将太阳拟人化,分别写出了春山润泽、春水涣涣、春日暖人的特点。
赏析:此句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选句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争春、
竞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生机勃勃、
争奇斗艳的情景。选句3: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句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细、密、亮的特点。
(读一读,找一找 你还能找出哪些优美的例句?请具体赏析后和同学交流。)【备选例句】
选句4: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赏析: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万物经过
漫长的严冬后,蒙受春的温暖、滋润得以复苏的神态。
选句5:“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赏析:此句运用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2)本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①善用修辞。②大量使用叠音词。③语言具有诗化。④语言通俗浅显。【知识链接】
语言赏析
语言赏析是中考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赏析的语言一般都有一定的特色,我们在赏析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赏析对象的特点。通常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考虑:1.词语的使用是否准确、生动;2.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如衬托、讽刺、欲扬先抑、前后照应等;3.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4.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如记叙中的议论、抒情等。 写景散文的语言大多朴实清新,用词准确生动,富有感染
力。赏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这也是中考常见考点之一。【名师微博】示例:赏析“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句中的“闹”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一个“闹”字,不但写出了“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繁忙劳动的热闹景象,既有声音,又有情态。同时,也从侧面表现出春花多、艳、甜的特征。【沙场点兵】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中“偷偷地”“钻”两个词语好在哪里?
答案:“偷偷地”“钻”把小草拟人化了,形象地表现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用“偷偷地”修饰“钻”,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盼春颂春绘春总分总生




望春 课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______春花图、______、
_______、迎春图五幅图画,展现了春回大地的勃勃生机,赞
美了春的活力。春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努力工作,
奋发向上。
答案:春草图 春风图 春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