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件:5.21《梦溪笔谈》二则(苏教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课件:5.21《梦溪笔谈》二则(苏教版七年级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1 13:3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二十一课 《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

1.作者名片 2.图解课文害虫:子方虫(略写)以虫治虫生物防治益虫:“傍不肯”(详写)1.古今异义
 (1)其虫旧曾有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与“新”相对
(2)方为秋田之害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地方
(3)岁以大穰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今义:年龄
答案:(1)以前,从前 (2)正当,正在 (3)年成 ﹒﹒﹒2.一词多义
①岁以大穰 ( )
②以钳搏之 ( )
①方为秋田之害 ( )
②则以钳搏之 ( )
答案:(1)①因为 ②依靠 (2)①助词,的 ②代词,代指子方虫(1)以(2)之3.词类活用
(1)旬日子方皆尽 (形容词作动词,__________)
(2)岁以大穰 (名词作动词,____________)
答案:(1)被杀尽 (2)庄稼丰收﹒﹒4.走进文本
(1)《以虫治虫》一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傍不肯”的巨大威力?
答案:“其喙有钳”“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皆尽”等词句突出了“傍不肯”的巨大威力。
(2)“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害虫天敌的出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增产,保护了生态环境。梵天寺木塔

1.题目解读
梵天寺木塔创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宋乾德二年(964)重建。本文即写重建木塔时的情况。 2.图解课文 1.通假字
人皆伏其精练 “____”同“____”,_______
答案:伏 服 佩服2.一词多义
方为秋田之害 ( )
方两三级 ( )
如土中狗蝎 ( )
匠师如其言 ( )
其喙有钳 ( )
其虫旧曾有之 ( )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
匠师如其言 ( )
答案:(1)正当,正在/刚刚,才 (2)像/遵照 (3)它的,代“傍不肯”的/这样,这种/他的,代匠师的/他的,代喻皓的(1)方(2)如(3)其3.古今异义
(1)此易耳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耳朵
(2)但逐层布板讫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表转折关系
(3)盖钉板上下弥束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一般指由上而下的遮掩
(4)人皆伏其精练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常用于文章或讲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
答案:(1)语气词,表肯定 (2)只 (3)因为 (4)精熟,高明﹒﹒﹒4.词类活用
(1)便实钉之
(使动用法,_________;名词作动词,_________)
(2)人履其板 (名词作动词,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结实; 用钉子钉 (2)走,踩踏﹒5.特殊句式
(1)贻以金钗。(省略句,“贻”后省略“之”,“之”指喻皓之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动如初。(倒装句,应为“而如初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拿金钗送给她。
(2)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6.走进文本
(1)《梵天寺木塔》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
答案:“动如初”表现建筑匠师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问题,“无可奈何”一词也写出了大家对“塔动”无计可施。
(2)文中详细记述了匠师怎样解决塔动问题的过程,而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的过程,则用“如其言”一笔带过,这是为什么?
答案:如何解决“塔动”问题是写作重点,所以应该详写,这样突出了写作中心;而实施过程不是重点,所以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