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6 15:2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 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 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长江经济带覆盖9省2市,包含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国家级城市群。上市公司作为经济发展中的珍贵资源,在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某机构根据长江经济带内不同城市间上市公司的资金交易记录绘制出长江经济带城市联系强度示意图(图1)。据此完成1~2题。
1.长江经济带内城市联系的特点是( )
A.网络密度由西向东呈增大趋势 B.任意两个城市之间都有相互联系
C.资金流动强度东西分布均衡 D.联系方向多指向各省市核心城市
2.与中上游城市群相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联系网络发达程度高的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一体化程度高 ②内河航运发达 ③核心城市辐射作用强 ④文化历史悠久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瑞丽市是云南省西南部的县级市,与缅甸相邻,面积约945平方千米,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在城市发展与口岸、边境贸易的特殊关系下,口岸邻近区域成为瑞丽市极富发展活力的地区。图2示意瑞丽、畹町两口岸的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从瑞丽、畹町两口岸进口的货物的主要特点是( )
A.以工业制成品为主,附加值高 B.种类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小
C.对交通运输的时效性要求低 D.以农副产品为主,附加值低
4.推断瑞丽、畹町两口岸进出口货物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内河运输
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存在较大面积的盐碱地,在季风气候和地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土壤中的盐分向微地形高处重新分配,使得微地形高处地表几厘米厚的土层中累积大量盐分,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季节性积盐和脱盐频繁交替。图3示意我国盐碱地分布。据此完成5~6题。
5.西北地区盐碱地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内陆湖多,咸水浸渍土壤 B.过度开垦,地表大量裸露
C.地势低洼,地下水丰富 D.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6.华北平原地区土壤中盐分在微地形高处累积的原因是微地形高处( )
A.积水较多 B.最先蒸发 C.降水较少 D.临近海洋
图4为某地区地质地形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甲区域最可能位于( )
A.大巴山 B.伊犁谷地 C.渭河谷地 D.澜沧江河谷
8.a、b两地主要的地表物质分别是( )
A.多棱角角砾岩、浅黄色黄土 B.浅黄色黄土、球状花岗岩
C.含化石石灰岩、多棱角花岗岩 D.灰黑色黑土、多孔状玄武岩
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境内某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瞬间引发海底地震,进而引发海啸,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破坏性最强的火山爆发之一。据此完成9~10题。
9.此次海底地震发生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是( )
A.传播速度随通过介质的不同而变化 B.横波波速大于纵波
C.通过莫霍面时横波增速、纵波减速 D.软流层以下只有纵波
10.形成火山喷发物的圈层( )
A.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 B.属于岩石圈
C.组成物质处于熔融状态 D.位于地核中
以色列是地中海东南海岸一个狭长的干旱国家,天然淡水资源贫乏,最南端的埃拉特湾与红海相连。以色列通过领先全球的精密水利技术以及充满智慧创新的节水科技,有效缓解了本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世界上首个沙漠面积减少的国家。图5为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以色列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以色列地表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是( )
A.东部地区 B.西部地区 C.南部地区 D.北部地区
12.影响以色列北部地区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 ②西风带 ③气温 ④地表蒸发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1997年,以色列在埃拉特建立了第一座海水淡化厂,但淡水年产量低,其主要原因是( )
A.终年气温高,海平面较低 B.建设时间早,技术水平低
C.城市分布少,劳动力不足 D.海水温度高,处理成本高
图6为某地天气预报图,未来12小时图示天气系统将向东北移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据此完成14~15题。
14.未来12小时该区域( )
A.冷锋沿顺时针方向移动 B.气压中心天气晴朗、无风
C.冷锋的移动速度快于暖锋 D.北部风力小于南部
15.下列风向标中,能正确示意12小时后甲地风向的是( )
A. B. C. D.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6~17题。
16.在巴西利亚(16°S,48°W)出差的李华观看了发射直播,火箭发射时当地时间是( )
A.5月29日9时31分 B.5月29日22时31分
C.5月30日2时31分 D.5月30日4时31分
17.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之后一个月内( )
A.莫斯科昼长较北京长 B.伦敦进入雨季
C.旧金山昼长逐渐变长 D.阿拉伯半岛温和多雨
在新疆天山托木尔峰水平距离400千米范围内分布有两个国家探空站,即北坡的伊宁站(43.55°N,81.2°E)和南坡的阿克苏站(41.09°N,80.19°E)。图7示意1986—2010年两个探空站不同时间大气0℃层高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8~20题。
18.推断图示测定时间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9.同一测定时段,两探空站近地面气温( )
A.伊宁站均高于阿克苏站
B.伊宁站8时高于阿克苏站,20时低于阿克苏站
C.伊宁站均低于阿克苏站
D.伊宁站8时低于阿克苏站,20时高于阿克苏站
20.据图示0℃层高度的变化趋势推测,当地河流( )
A.径流量减少,20时径流量减少更为强烈
B.径流量减少,8时径流量减少更为强烈
C.径流量增加,20时径流量增加更为强烈
D.径流量增加,8时径流量增加更为强烈
中尺度涡是海洋中的一种涡流,一般直径100~300千米,寿命2~10个月,是世界海洋动能的主要储存库。中尺度涡很像大气中的气旋和反气旋,因此分为气旋涡和反气旋涡两类。西北太平洋尤其是黑潮延伸区和副热带逆流区,中尺度涡数量较多。图8示意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的产生位置。据此完成21~23题。
21.相比西北太平洋中纬度海域,低纬度海域反气旋涡和气旋涡数量较少,主要原因是( )
A.涡旋持续时间短,消失快 B.海水温度较低,海面气压差小
C.位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 D.海域多岛屿分布,洋面较破碎
22.图示海域气旋涡( )
①呈逆时针旋转 ②呈顺时针旋转 ③中心海水自下而上运动 ④中心海水自上而下运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图示海域反气旋涡( )
A.涡旋内部水温比周围水温高 B.动能储存少
C.上升流可增加海洋表层的营养盐 D.阻碍海洋能量交换
冠层指林木枝叶的稠密顶层,其温度变化是其与周围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结果。冠层温度与同高度的大气温度之差为冠—气温差。植物通过蒸腾失水来维持叶片温度的相对稳定,旱季,植物为维持正常生长,叶片气孔关闭,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减弱。图9示意哀牢山不同季节森林冠层温度和空气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24~25题。
24.一天中林冠层热量吸收由盈变亏的时刻是( )
A.8时 B.10时 C.12时 D.14时
25.与雨季相比,旱季林冠层( )
A.蒸腾作用增强 B.能量交换增强 C.白天升温较快 D.冠一气温差较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亚洲象是食草动物,也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南滚河流域中国境内亚洲象现存约18头,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坡度小于15°的河谷地区,较喜欢灌丛、竹阔混交林,不喜欢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觅食多选择在高度5~15米的低郁闭度的林地。图10示意南滚河流域及亚洲象的活动范围。
(1)据图说明南滚河流域亚洲象集中分布于图示范围的原因。(4分)
(2)亚洲象喜欢灌丛、竹阔混交林,不喜欢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觅食多选择在高度5~15米的低郁闭度的林地,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卡诺市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尼日利亚北部工商业重镇和文化、交通中心,位于撒哈拉沙漠西南边缘,素有“沙漠港口”之称。科马杜古约贝河上游为哈代贾河,源于尼日利亚中部山区,最终注入乍得湖,是乍得湖的重要水源之一。至20世纪90年代,哈代贾河修建了两座水坝,截留了流向下游的80%的河水,为卡诺市等地供水,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遭到破坏。如今,许多失去生计的居民选择流入卡诺市或欧洲以逃离贫困。图11示意科马杜古约贝河及卡诺市的位置。
(1)说明哈代贾河水坝截水导致下游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4分)
(2)简述卡诺市发展商业的突出区位优势。(4分)
(3)指出大量科马杜古约贝河流域的贫困人口流入欧洲对欧洲的影响。(8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植被和气候是影响火灾发生的重要因素。炭屑是有机体不完全燃烧(或高温分解)所产生的深褐色或黑色无机碳化合物,是古火及环境演化的重要标志。哈尔滨荒山位于松花江支流阿什河右岸,海拔约180米,主要由黄土—古土壤序列和河湖相沉积物组成。荒山岩芯黄土(冰期)—古土壤(间冰期)中炭屑总浓度为1715~24071粒/克,炭屑总浓度表现为古土壤层偏高、黄土层偏低的特征。图12示意荒山地理位置及土层分布。
(1)简述荒山地区古火发生时不同粒径炭屑颗粒的传播特征。(4分)
(2)分析荒山岩芯中古土壤层炭屑浓度比黄土层高的原因。(4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海山是指海洋中位于海表以下、高出洋底1000米以上的火山高地,其可以改变周围的海水流动,孕育独特的生态系统。西太平洋卡罗琳海脊主要由玄武岩组成,是一个火山作用形成的海底高原,M4平顶海山位于卡罗琳海脊之上。M4平顶海山周围的上升流提高了其周围的生产力,海水深度小于1500米的范围内均覆盖着块状礁灰岩和生物碳酸盐碎屑沉积物,形成一座被淹没的碳酸盐台地。海山斜坡在山顶周围较为陡峭,向山脚处逐渐趋于平缓,即坡度随水深增大而减小。图13示意M4平顶海山的地理位置、等深线和其中两处冲沟剖面。
(1)描述M4平顶海山冲沟的分布特征。(4分)
(2)说明M4平顶海山碳酸盐台地的形成过程。(6分)
(3)说出甲、乙两冲沟的形态差异,并说明其成因。(8分)
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答案
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以长江经济带城市联系强度示意图为情景,考查区域经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由图可知,长江经济带内城市联系网络密度由西向东增大;资金流动强度东强西弱;联系方向多指向上海,而不是各省市核心城市。
2.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以长江经济带城市联系强度示意图为情景,考查区域经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与中上游城市群相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高,核心城市上海的辐射作用较强,对于加强区域城市联系作用明显,使得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联系网络发达程度高。
3.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以瑞丽市的瑞丽、畹町两口岸为情景,考查世界地理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由图可知,从瑞丽、畹町两口岸进口的货物主要来自于缅甸等中南半岛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落后,我国从这些国家进口的货物以热带农副产品为主,其附加值较低;中南半岛国家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农副产品生产季节性强;农副产品种类繁多,存储保鲜要求各异,对运输的时效性要求差别大。
4.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以瑞丽市的瑞丽、畹町两口岸为情景,考查世界地理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瑞丽、畹町两口岸为陆上边境口岸,且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条件复杂,而公路建设较容易,所以两口岸进出口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两边境口岸无大型河流流经,且地形复杂,不适宜发展内河运输。
5.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以土壤盐碱化为情景,考查土壤盐碱化的形成原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促使盐分在地表聚集,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内陆湖咸水浸渍土壤只在局部地区,不会导致西北地区盐碱地广泛分布。
6.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以土壤盐碱化为情景,考查区域环境特征,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在有积水时,微地形高处最先露出水面,蒸发量大,低洼处为其提供蒸发水源,使得盐分源源不断地向微地形高处输送、累积。
7.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以某区域地质地形图为情景,考查我国地貌分布,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由图可知,甲区域南北高中间低,说明该地区为谷地,再结合经纬度位置可判断甲区域位于渭河谷地。
8.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以某区域地质地形图为情景,考查区域环境特征,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由图可知,甲区域位于渭河谷地,北部为黄土高原,南部为由花岗岩所构成的华山。a地位于渭河谷地北岸,地表物质应多为浅黄色的黄土;b地位于渭河谷地南岸,地表物质应多为受流水侵蚀而成的球状花岗岩。
9.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以汤加海底火山爆发为情景,考查地震波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介质的不同而变化;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地震波自上而下通过霍面时,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反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减慢;软流层在地幔中,横波能在地幔中传播。
10.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以汤加海底火山爆发为情景,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中的物质处于熔融状态;地壳上层硅和铝的比重较大,密度相对较小,称为硅铝层,地壳下层铝的成分相对减少,镁和铁的比重相对增加,密度比硅铝层大,称为硅镁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软流层不属于岩石圈。
11.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以以色列相关材料为情景,考查水资源分布,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以色列南部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以沙漠为主,故南部地区地表水资源最匮乏。
12.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以以色列相关材料为情景,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以色列北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暖湿水汽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形成地形雨,所以影响以色列北部地区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西风带。
13.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以以色列相关材料为情景,考查工业区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在埃拉特建立的海水淡化厂建设时间早,其淡水年产量低与当时的技术水平低有关,生产量有限。
14.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以天气预报图为情景,考查锋面气旋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读图可知,图示天气系统为气旋,结合锋面符号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锋面气旋中冷锋沿逆时针方向移动;气压中心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可能有阴雨天气;由图可知,冷锋的移动速度快于暖锋;该区域北部等压线较南部密集,北部风力较南部大。
15.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以天气预报图为情景,考查风向判断,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由图可知,12小时后甲地的风向为西北风,四个选项分别表示西北风、东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16.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以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为情景,考查区时计算,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巴西利亚时间为西三区区时,巴西利亚时间比北京时间慢了11个小时。经计算可知,火箭发射时巴西利亚当地时间是5月29日22时31分。
17.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以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为情景,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之后一个月内,时间为5月30日—6月30日。莫斯科纬度较北京高,夏半年昼长较北京长;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不冷夏不热,终年湿润;旧金山昼长先变长后变短;阿拉伯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终年炎热干旱。
18.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以天山托木尔峰探空站为情景,考查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由图可知,两探空站0℃层高度整体在4000米以上,反推近地面气温应该都在24℃以上,因此测定时为夏季。
19.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以天山托木尔峰探空站为情景,考查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一般0℃层高度越高,则近地面气温越高。两图中,同时测定的0℃层高度均是阿克苏站高于伊宁站,说明不同测定时段阿克苏站近地面气温均高于伊宁站。
20.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以天山托木尔峰探空站为情景,考查气温变化对河流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由图可知,1986—2010年0℃层高度表现为上升趋势,表明近地面气温呈升高趋势。随着气温的上升,附近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径流量也会增加。两图相比,8时0℃层高度上升更明显,则8时径流量增加更为强烈。
21.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以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为情景,考查水的运动,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相比西北太平洋中纬度海域,低纬度海域更接近赤道,海域涡旋发展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小,形成的涡旋数量少;涡旋持续时间无论长短,都算作有涡旋发生;低纬度海域海水温度较高;由图可知,西北太平洋中纬度海域和低纬度海域岛屿数量分布差距不大。
22.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以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为情景,考查水的运动,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由材料可知,中尺度涡很像大气中的气旋和反气旋,图示海域位于北半球,气旋涡呈逆时针旋转,其中心海水自下而上运动。
23.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以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为情景,考查水的运动,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图示海域位于北半球,反气旋涡中心海水自上而下运动,携带上层的暖水进入下层冷水中,涡旋内部水温比周围水温高,不会将海底营养盐带到海洋表层;中尺度涡是世界海洋动能的主要储存库;反气旋涡有利于海洋能量交换。
24.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以哀牢山不同季节森林冠层温度和空气温度日变化图为情景,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根据图示林冠层温度的变化可知,14时林冠层温度达到最高,14时后林冠层温度开始下降,林冠层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林冠层热量吸收由盈变亏。
25.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以哀牢山不同季节森林冠层温度和空气温度日变化图为情景,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由材料可知,旱季植被关闭气孔,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减弱,蒸腾作用减弱;由图可知,与雨季相比,旱季林冠层冠一气温差较大,白天升温较快。
26.命题透析 本题以南滚河流域亚洲象为情景,考查地理环境对生物活动的影响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要点(1)地形平坦、坡度小,便于亚洲象活动;位于河谷地带,水源充足。
(2)灌丛、竹阔混交林植株较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矮,大象取食相对容易;低郁闭度的林地,阳光可透过树冠层,林下灌木和草本层生长茂盛。
27.命题透析 本题以哈代贾河水坝截水为情景,考查流域开发、服务业区位因素及人口流动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要点(1)下游地区地处沙漠边缘,水资源短缺;水坝建设后,卡诺市截留大量河水,加剧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生存环境恶化。
(2)为交通中心,商业腹地广;本身就是区域重镇,自身商业服务需求大;地处沙漠边缘,会有商队停歇、补充给养等,促进当地商业发展。(任答其中2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 合理可酌情给分)
(3)利: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改善人口年龄结构。
弊: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加大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生态环境的压力;影响迁入地的福利体系。
28.命题透析 本题以古火相关材料为情景,考查炭屑颗粒的传播特征、区域环境变化特征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要点(1)古火发生时,通过风力传播,细粒炭屑传播路程较长,沉积地点离源区较远;粗粒炭屑传播距
离较短,在原处或近处沉积,沉积地点离源区较近。
(2)古土壤形成时期为间冰期,气温高,发生古火的频率高;间冰期气候较温暖、湿润,荒山地区植被茂盛,可燃物丰富,古火发生频率高,因此古土壤层炭屑浓度较高。(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9.命题透析 本题以卡罗琳M4平顶海山为情景,考查地表形态的塑造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要点(1)M4平顶海山西侧冲沟分布密集、数量多,东侧分布较稀疏、数量少;斜坡上段冲沟分布数量
少,中段和下段冲沟分布数量较多。
(2)海底岩浆喷发,冷却凝固后形成海底火山;火山周围的上升流导致营养物质上泛,大量藻类、珊瑚附着在火山表面生长;藻类和珊瑚残骸在火山表面沉积,形成覆盖较厚的块状礁灰岩和生物碳酸盐碎屑沉积物。
(3)形态差异:甲冲沟坡度陡峭,大致呈“V”字形;乙冲沟坡度较缓,大致呈“U”字形。
成因:甲冲沟发育于M4平顶海山斜坡中上段,坡度较大,海水流速较快,下蚀作用强,形成“V”字形冲沟;乙冲沟发育于M4平顶海山斜坡下段,坡度小,海水流速较慢,侧蚀作用较强,形成“U”字形冲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