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热身】1、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及文字表达式
2、空气的主要成分
3、列举几种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自学过程】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用途: 、 、 、 等。
2、氮气用途: 、 、 等。
3、稀有气体用途: 、 、 等。
二、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物质:主要有 和 两大类。
有害气体包括 、 、 等。
2、影响: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酸雨等。
3、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习题巩固】
1.目前,我国按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不包括( )
A.二氧化硫(SO2) B.二氧化碳 (CO2)
C.二氧化氮(NO2) D.总悬浮颗粒物(TSP)
2.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焚烧落叶 B.增加绿地面积
C.减少用煤作燃料 D.汽车改用清
【知识拓展】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_________气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充入的气体还可能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课后作业】书后习题 练习册本节习题
教学反思:学生
教师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铁等物质在氧气里的燃烧中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知道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并会判断;
4.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学习重点、难点】
1.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即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及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
【课前热身】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致是 占21%、 占78%、 0.94%,
0.03%以及 0.03%。空气的成分以 和 为主,其中 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约占空气体积的4/5。
2、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红磷燃烧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大量 生成,同时钟罩内的水面 ,并约占钟罩体积的 ,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自学过程】
氧气的物理性质
怎样验证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
3、阅读教材完成
(1)化合反应:
(2)氧化反应:
(3)缓慢氧化:
【课堂研讨】
4、氧气的化学性质:在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下总结
物质(颜色、状态) 反应现象 反应文字表达式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木炭
硫
铁丝
5、思考后完成:
木炭燃烧:在空气中点燃的木炭如何伸入集气瓶?
铁丝燃烧实验:
①实验时要给铁丝系上一根火柴的目的是?
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
③集气瓶底部放水或铺上一层细沙目的是?
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
【习题巩固】
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2.有关氧气的“自述”错误的是 ( )
A.我不易溶于水 B.我具有可燃性
C.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我能供给呼吸
3.下列化学反应既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B. 蜡烛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C.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D.乙炔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知识拓展】
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课后作业】A 书后习题 B 研学案习题
教学反思:学生
教师1.记住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能说出氮气和稀有气体的重要用途及空气的污染物。
2.能说出 O2的主要物理性质,结合木炭、铁丝等在O2中燃烧的现象,记住O2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重点)
3.掌握实验室制备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能用实验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重难点)
自主复习【温故知新】
知识点一: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1.空气的组成
⑴对空气组成的研究:法国的化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用定量实验的方法得出了空气中主要是由 组成的结论,其中 约占空气体积的1∕5。
⑵空气的成分及组成
空气成分 氮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0.03%
特点 相对固定成分 可变成分
⑶氮气:①性质:通常化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高温下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②用途:作灯泡 ,作粮食瓜果的 ,用于制 等。
⑷稀有气体: ①性质:通常化学性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 ,被称为 。②用途:作保护气,作光源, 气还可用于填充气球等。
2.人类需要洁静的空气 ⑴污染物: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 、 、 、 等。
⑵危害: 可形成酸雨; 可导致“温室效应”。 ⑶防治措施:
3.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
宏观组成 由 组成,组成固定 由 组成,组成不固定
微观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由 分子构成 由 分子构成
性质 有固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无固定的性质,其中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联系 纯净物混合得到 ;混合物分离得到 。
知识点二:性质活泼的氧气
1.氧气的化学性质
反应物 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木炭 比在空气中燃烧更 ,发出 放出 ,生成能使 的气体
硫 发出明亮的 色火焰,生成有 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铁 剧烈 , ,放出 ,生成 色固体
石蜡 发出 光,放出 ,集气瓶内有 ,有能使澄清石灰水 的气体生成 石蜡+氧气—— +
2.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性质 用途
物理性质 不易溶于水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化学性质 供给呼吸
炼钢、切割金属等
知识点三:氧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工业上利用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氮和液态氧的 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这一过程为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常有以下三种方法,请结合下面的装置图完成下表:(装置图在自我测评3)
反应原理(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制取装置 注意事项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加热KMnO4 ①加热KMnO4管口处放 ②试管口要略 ③用排水法收集时要等到管口出现 才收集;④结束时应先 再
加热KClO3 与MnO2
常温分解H2O2与MnO2 长颈漏斗下端要
3.检验O2方法:把 伸入集气瓶中,若 则证明是氧气。
验满的方法:若用排水法收集时。当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 时,表明已收集满(注意:氧气瓶应竖直放置);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时,则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若木条 ,说明氧气已满。
4.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⑴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 反应速率,但本身的 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
⑵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所起的的作用。
【复习反思】
★在自主复习中,你遇到了哪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自我测评
1.如图为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实验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当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象是
(2)实验得出的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该实验可推论出它的性质
有 、 (写出两条即可)
(4)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写出一条即可)
2.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装置代号,下同)____,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进行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4)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若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 再 ;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预先留少量水或是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
教学反思:学生
教师
作业 单元检测
A
B
C【课前热身】
1、 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氧气?
2、每种方法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自学过程】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用取决因素
2、收集气体常用方法及原因
3、教材在图2-14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⑴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试管口加入棉花团的作用是什么
⑶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
(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5)拆除装置的正确顺序
【课堂研讨】
1、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原因
2、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分集中加热。
3、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思考:为什么?)
4、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思考:如果先熄灭酒精灯会造成什么后果?)
【习题巩固】
1.高锰酸钾是一种 色的固体。
2.实验室用加热KMnO4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 )
A B C D
3.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反应制取氧气,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填序号)利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收集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原因 。
(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某气体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此气体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
A、只可用排水法 B、只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C、既可用排水法用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 D、既可用排水法用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5.小明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 )
A.反应速率不变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氢气的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知识拓展】
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了,请你分析原因?
【课后作业】 A、学案 书后习题 B、练习册
教学反思:学生
教师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3、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分析空气的组成
4、混合物、纯净物的判定
5、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 (2)混合物、纯净物的判定
第 一 课 时
【自学过程】
1、二百多年前,法国的化学家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了空气是由 和 组成。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算),大约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3、混合物:
纯净物:
各举三例。
【课堂研讨】
4、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下回答:
燃烧匙中盛装的物质是足量的 该物质燃烧的现象是
燃烧熄灭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5、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6、该实验的结论是:
实验中红磷为何要足量
若测得的结果发现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体积的1/5,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习题巩固】下列气体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小白鼠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存活了一段时间__________。
(2)酥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逐渐变软__________。
(3)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__________。
(4)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__________。
【拓展延伸】
用生活事实或小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
2、如何收集某化工厂附近的空气样品
【课后作业】 A、练习册对应习题 B、练习册对应习题 学案【拓展延伸】
教学反思:学生
教师【学习重点、难点】
1、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2、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
【课前热身】
1、硫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这个反应可表示为 。硫在空气中与氧气中,反应的现象有什么区别 。
2、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能或不能) 燃烧,但在氧气中 ,反应后生成 ,这个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
第 一 课 时
【自学过程】
1、阅读教材40页,总结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从原料、原理、方法着手)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课堂研讨】
[实验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
试验编号 现 象 原 因
1
2
3
讨论:1、用过的二氧化锰能否再用?
在用过的二氧化锰中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能否再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通过实验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探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高锰酸钾也可制取氧气。
三种方法哪种制法更好(从节能环保方面考虑)
通过对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的比较认识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知识拓展】
某学生学习了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后,想起家里有一瓶消毒用的双氧水,由于标签破损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所以他将该瓶液体带到学校,进行实验取一只试管,装入少量样品,加入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试回答:
(1)加入二氧化锰的作用 ;
(2)如果该液体没有变质,应该观察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象是 ;若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该瓶双氧水已经变质成 。
(3)将没过期的双氧水滴在伤口上,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你认为该气体是 。
【课后作业】 A、B 练习册《氧气》第一课时 笔记熟记
教学反思:学生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