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8《茶馆》(节选)(第一课时)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8《茶馆》(节选)(第一课时)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6 15:4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茶馆》(节选)(第一课时)
高二——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话剧相关知识。
2.在梳理并概括剧本情节的基础上,理解本剧情节设置上“卷轴式”的特点。
3.分析剧中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及本质,并与曹禺的《雷雨》做比较,理解《茶馆》冲突的特殊性。
情境任务
某中学开展戏剧表演活动,高二年级的话剧表演《茶馆》(第一幕)一经登上学校舞台,就获得师生一致好评。作为校宣传部的负责人,你决定本周在校园宣传老舍的《茶馆》。你将带领宣传部成员一起采访该剧组,并将采访资料整理好后在校园展示。
学习活动一:为了更好地采访高二年级《茶馆》剧组,宣传部成员需要提前了解作家、作品创作背景及话剧相关知识,做好采访准备。你作为校宣传部负责人,查找并整理了相关基础知识,分享给成员。
1.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原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五九》,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1951年,老舍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 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966年8月24日,老舍先生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先生得到平反,恢复其“人民艺术家”称号。
2. 《茶馆》创作背景
1956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鼓励文艺繁荣发展。老舍先生积极响应号召,同年完成了一部歌颂人民普选的作品《一家代表》。这部作品的第一幕的场景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馆,曹禺等艺术家认为,第一幕茶馆的戏非常生动精彩,而后几幕则较弱,建议以第一幕为基础发展成一个戏。这为老舍先生创作茶馆提供了契机。
老舍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是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2.话剧基本知识
话剧是以演员的对话和动作为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话剧的分类:
按剧情的多少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如《雷雨》、《茶馆》就属于多幕剧。
按矛盾冲突性质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
按时代来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如《屈原》属于历史剧,《茶馆》属于现代剧。
话剧的三个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
话剧的基本特点:
话剧是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受到舞台的限制,因此一般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空间和时间比较集中,如《雷雨》的故事就发生在周公馆内,《茶馆》的故事就发生在茶馆内;
第二、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突出,如《雷雨》中侍萍和周朴园的矛盾就是非常突出的;
第三、语言表现人物个性,如周朴园的语言就是严厉、不容置疑的,体现出他霸道、不容反抗的性格。
学习活动二:在了解了老舍先生、《茶馆》的创作背景及话剧相关知识后,同学们觉得如果采访要做到有的放矢,很有必要宣传部所有成员重读老舍先生的《茶馆》第一幕剧本。重读后,梳理剧本的剧情,并进行概括性的复述。
马五爷施威:二德子在常四爷面前抖威风,马五爷依仗吃洋饭的势力喝退二德子。
康六卖女:康六因生活不下去被迫卖女儿求生存。
常四爷骂洋货:刘麻子到茶馆兜售洋烟、洋表等洋货,引发常四爷对洋货入侵,白银外流的不满。
鸽子之争:张家和李家因为鸽子发生争执,甚至到拿刀动杖的地步。
《茶馆》第一幕主要情节
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秦仲义想收了房子,卖了地办工厂,进行实业救国。
秦庞交锋:庞太监来茶馆,秦仲义不满谭嗣同被斩,讽刺庞太监,二人进行舌战。
庞太监买妻:庞太监想要买个女孩做妻子,刘麻子从中拉纤,买了康顺子。
常四爷被抓:常四爷因感慨“大清国要完”被认为是谭嗣同一伙被特务抓走。
《茶馆》第一幕主要情节
茶馆
第一幕
时期:戊戌变法
马五爷施威
康六卖女
常四爷骂洋货
鸽子之争
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
秦庞交锋
庞太监买妻
常四爷被抓
学习活动三:了解了剧情之后,校宣传部的成员想更加深入理解《茶馆》第一幕情节设置的特点及所呈现出的戏剧冲突,于是决定首先采访《茶馆》剧组的导演。并将采访内容整理成表格或图文准备校园展示。
问题1:请您谈谈《茶馆》第一幕在情节设置上具有什么特点?
这幕剧没有一个统一的情节,整个一幕剧是由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连成的,是平面展开的。所有的事件都是分散穿插的若干个生活画面,都是截取人物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截面,这些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逐步展开。这种“卷轴式”的设置让清末社会的众生相被“剪影式”地呈现出来。
问题2:请您跟大家说说《茶馆》第一幕都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冲突背后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二德子和常四爷之间的矛盾冲突
起因:二德子听到了常四爷议论茶馆因争一只鸽子而要打架的话“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嘛?”而找常四爷的碴儿。
经过:常四爷和二德子发生争论,二德子要动手打人(“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常四爷不甘示弱(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
结果:马五爷呵斥二德子(二德子,你威风啊!)。二德子迫于马五爷吃洋饭的淫威,对马五爷卑躬屈膝,并结束对常四爷的挑衅。
爱国者与地痞流氓之间的冲突
刘麻子和康六之间的冲突
起因:刘麻子帮助庞太监找女孩做“妻子”,康六在农村生存艰难,要卖女求生。
经过:刘麻子欲花十两银子买康六的女儿,康六虽嫌弃价格过低,百般不愿意,但又因生存而无奈同意。
结果:康六将女儿卖给刘麻子。
权贵与贫苦百姓之间的矛盾
旧社会人吃人的黑暗本质
庞太监和康六、康顺子父女之间的冲突
起因:庞太监欲娶妻,找刘麻子拉纤。康六因生存艰难卖女。
经过:刘麻子花十两银子买了康顺子,又以二百两银子卖与庞太监。
结果:康顺子无奈被卖,庞太监强调“要活的”。
权贵与贫苦百姓之间的矛盾
旧社会人吃人的黑暗本质
秦仲义与王利发之间的冲突
起因:秦仲义来茶馆要涨茶馆租金。
经过:秦仲义欲涨租金,王利发极力恭维奉承,希望不得罪人,能维持茶馆营生。
结果:秦仲义满意王利发的回答与接待,涨了租金。
封建小业主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庞太监与秦仲义之间的冲突
起因:庞太监来茶馆与刘麻子交易买妻之事,秦仲义用言语讽刺庞太监(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经过:秦仲义不满谭嗣同问斩,拿话讽刺庞太监,庞太监不甘示弱,二人分别代表“维新派”与“守旧派”进行舌战。
结果:王利发打圆场,二人结束舌战。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封建势力(守旧派)的冲突
宋恩子、吴祥子和常四爷之间的冲突
起因:常四爷看到刘麻子卖洋货,乡妇卖女求生存等现象,感慨“大清国要完!”
经过:宋恩子、吴祥子因常四爷感慨“大清国要完”就认为常四爷是谭嗣同一伙,要抓走常四爷。
结果:常四爷被抓。
人民与社会的矛盾:反动统治者用残暴手段欺压百姓 预示清政府将被历史埋葬的命运
问题3:同样是表现戏剧冲突,您觉得《茶馆》第一幕的矛盾冲突与曹禺先生的《雷雨》有什么不同呢?
《雷雨》中的矛盾冲突是尖锐而集中的,是有中心人物的,主要围绕周朴园与鲁侍萍、鲁大海等人的矛盾展开戏剧冲突,阶级立场的矛盾贯穿整个戏剧的始终,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而《茶馆》第一幕出场人物虽多,但不以某一个人为中心。王利发是与茶客交往,并没有像周朴园、鲁侍萍那样起到中心人物作用。剧中没有集中的尖锐的冲突,人物冲突是散点式的,并不集中在一两个人物身上。
小结
这节课通过采访前的准备和对导演的采访,我们对老舍先生的生平、《茶馆》的创作背景及其第一幕剧情和矛盾冲突都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这是一个不大的茶馆,却又是一个人物众多,散点冲突众多的“大”茶馆。在这里,读者或观众可以透过众多“横截面”看到一个社会的缩影,感受到清末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课后拓展阅读资料推荐:
1.梁实秋《忆老舍》。
2.王贵豪《读老舍先生》。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