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高二—统编版—语文—第二单元
阿 Q 正 传(节选)第三课时
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写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探究一:鲁迅先生为什么塑造阿Q这一人物形象?
探究二:通过塑造阿Q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什么主题?
探究三: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
探究一:鲁迅先生为什么塑造阿Q这一人物形象?
创作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历史,是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屈辱史,封建统治阶级在这种特殊的历史下形成一种变态的心理,一方面对帝国主义者奴颜婢膝,表现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对自己统治下的臣民又摆出主子的架子,进行疯狂的镇压,凶狠地盘剥。鲁迅不止一次地对这种畸形变态心理作出概括:“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利,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旧中国的他们对帝国主义侵略已到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地步,但偏要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却追求精神上的胜利。这一思想深深毒害着处于下层的劳动人民。
提示:可以从小说创作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三个方面去思考。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资产阶级把有强烈革命要求的农民拒之门外。因此,广大农民在革命之后,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承受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和精神上的奴役。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利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在阿Q身上,可以看出封建精神奴役的“业绩”和被奴役者严重的精神“内伤”。
统治者的“精神胜利法”和对人民进行的封建麻醉教育,正是造成劳动人民不觉醒的精神状态的麻醉剂。这种麻醉剂只能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分析着所经历所思考的一切,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己所经历的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状态。这便是《阿Q正传》基本的写作背景。
创作目的:鲁迅在《阿Q正传》开篇中讲道,“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他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写作动机时曾经说过,创作《阿Q正传》目的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而“这在中国实在算是一件难事”。于是,他通过塑造“阿Q”这一典型形象,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这种普遍存在于“国民魂灵”中的精神病症是怎样严重地麻醉了中国人的人生,成为一种阻碍社会革命的历史惰力。其创作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改造“国民性”,根除这种蚕食民族和人民灵魂的“奴性”。
创作意义:《阿Q正传》是鲁迅对旧中国病态国民性的一次集中展示和系统的大清算。精神胜利法贯穿阿Q的一生。阿Q要被杀头了,也还在用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忘记杀头的苦楚。用鲁迅的话解释精神胜利法:“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鲁迅先生用荒诞的语言写尽了他荒诞的一生。笑着笑着就让我们看见了旧中国残酷的生活真相。蓦然发现,先生笔下可怜可憎又可笑的成年人永远让人警醒。
通过对阿Q的语言、心理、动作等的描写,刻画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及严重危害,向人们展示了辛亥革命前后畸形的中国社会,特别是畸形的国民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国民普遍存在的病态心理,以笔为刀,“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深刻地揭示了国民劣根性,“暴露国民的弱点”,揭露当时的病态社会,“引起疗救的注意”。
探究二:小说通过塑造阿Q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什么主题?
《阿Q正传》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思想内涵之博大精深,文化底蕴之丰赡厚重,艺术手法之高超精湛,作品语言之幽默风趣,都值得我们反复玩味。我们接着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探究三: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将悲剧和喜剧因素相互交织、融合,构成这篇小说最大的艺术特色,产生了意味深长的内蕴和强烈的讽刺效果。
阿Q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但又是通过阿Q日常生活中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读作品时,往往被阿Q的可笑言行逗得忍俊不禁,可是掩卷沉思,又不免悲从中来,为阿Q的不幸遭遇而唏嘘叹息,也对残暴的统治者切齿痛骂。
(一)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含笑的悲叹
请大家找找看文中哪些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特点?
提示: 哪些语言能表明作者的态度?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
1.赵太爷、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除了有钱之外,就因为都是文童的爹爹,而阿Q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2.阿Q没有办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你还不配……”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
3.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4.阿Q两只手都捏住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来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
5.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而且“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他慢慢的走,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
《阿Q正传》通篇好像只是一系列“奇闻逸事”的罗列,一切“意义”或“教训”都好像是预先确定好的,而它的喜剧性正来自于这种可预料性:一切都只能如此,必然如此;一切都如此合乎逻辑;一切都在重复,阿Q的喜剧性在于他没有记性,没有记忆,既没有基于经验观察的反思能力,也没有基于内心活动的反思能力,因此阿Q没有改变的可能,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辙,正如在特定的语言系统里,一个词的意义和功能是固定的,因为它来自它的结构功能,而不是它的使用情境。
一切都是可笑的,滑稽的,但对于笑不起来的读者来说,一切都变成了寓言。这也是为什么把《阿Q正传》誉为“含笑的悲叹”,看似喜剧可笑,实则是不可避免的一场悲剧。
小说处处使用幽默、尖锐、诙谐的语言进行议论、讽刺、挖苦、调侃。或反语或夸张,或大词小用,或庄词谐用,其最终目的就是撕下假面,揭露真相,充分显示了鲁迅先生的幽默讽刺才能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精彩的杂文笔调
请大家找几个例句进行赏析。
提示:“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表面看自相矛盾,但实际表明那就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确是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连这样的失败都没有使阿Q的精神胜利法失败,可见阿Q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
1.“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
提示:挨打像荣幸地蒙受恩惠。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2.开头一句中“却直待蒙赵太爷打他嘴巴之后……”“蒙”这个词有何含义?
3.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后,为什么反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筹了”?
提示:又是精神胜利法做怪,因为他自认挨打是一种荣耀,挨打不但不能怨恨,反倒应该感激。再者赵太爷越高人一筹,他自然就越荣耀了。
4.“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
提示:他得意因为曾经受过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仿佛格外尊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悲的奴相。
提示:耸字不仅表明了阿Q的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还表明很有挨打经验,动作娴熟;等候更表明了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种奴性人格,变成某种受虐狂,让人触目惊心。
同理赏析:阿Q“耸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来打,“耸”、“等候”等词妙在何处?
提示:“摩着”一词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尽显侮辱;“呆笑”,极尽阿Q的无耻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
5.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
6.阿Q“十分得意的笑”,店里人“九分得意的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提示:“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客,他们个个有着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瘾,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看客们麻木不仁,他们都是潜在的阿Q,作者对他们都是持明显批评态度的。
鲁迅先生擅长用白描手法来刻画人物,他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能够将意思传给别人,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一主旨表现在小说语言上,就是抓住对象的关键特征,用经济、简练的笔墨将其生动地展现出来。小说杂取生活中底层雇农种种不幸与无赖的表现,糅合一处来刻画成阿Q这个形象,真正做到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以动作神态描写为例来看,作者在情节发展过程中,抓住事物的特征,用最经济、最简练的笔墨简单的勾勒。如小说写阿Q被假洋鬼子打时“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抽紧筋骨,耸了肩膀”这一系列动作,既说明阿Q地位的低下,也展现出他性格的卑微,含义十分丰富,使得阿Q这一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又如写阿Q间或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和描写阿Q在“供状”上画圆圈的情景。作者抓住他画押时的几个富有特征的动作,就把一个缺乏文化教养而又愚昧不幸的阿Q的思想性格,简洁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三)精湛的白描手法,精微的心理刻画。
心理描写在西方文学创作中运用得较早、较普遍。相对来说,在我国传统文学中,心理描写则较为少见。但在《阿Q正传》中,鲁迅先生借助精湛的心理描写,生动刻画了人物形象。比如,阿Q常以“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奢谈未来;忌讳自己头上“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却又认为别人“还不配”, “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一方面因进了几回城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认为城里人“条凳”的叫法和用“葱丝”的做法是“错误的”、“可笑”的;“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而无力还手,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而“心满意足的得胜”;“虽然是虫豸”,却又因“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而自傲。小说通过这样的心理描写,刻画出了阿Q种种可笑可怜可悲的言谈举止,而其心理根源就是以自轻自贱、自欺欺人、畏强凌弱、对敌健忘为主要特点的“阿Q精神”。
《阿Q正传》是以一部通俗的滑稽小说或文学漫画的方式亮相的,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更接近白话章回体小说,既没有作为现代派作品标记的变形和张力,也没有现实主义小说情节上的蓄意性和紧张感。
在《阿Q正传》里,事件的编排是纯线性的,一件接一件,像相声演员一个接着一个地“抖包袱”,几乎没有结构可言;语言文字也似乎对“表现力”和“戏剧性”之类的文学标记毫无兴趣,而只是高度程式化、高度“象征性”带有民间戏剧的脸谱化倾向。
他表面上那种轻松调侃的语调、松散的结构、写意式的白描、以及举例和图解式的叙事方法更像是在常识和公共舆论层面上展开的议论和讽刺。从节选部分的章节来看,他不像传统的小说那样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故事线,尤其是第二章的内容,仅是将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几个场景片段做以展现。
(四)松散的章回结构,与众不同的叙事风格
阿Q其人,因为地位太低,可有可无,渺茫如尘埃,所以几乎没有存在感;又因为是所有“国民劣根性”的集大成者,所以他的阴影无处不在。从这个角度说,他的存在感又特别强。 他的种种恶劣、无赖、麻木的表现让人恨得牙根痒痒,觉得他死不足惜,可是当他真的“蠢死”时,又让人为他糊里糊涂的死法感到憋屈、叹息、愤懑。对于阿Q,鲁迅先生一声叹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小结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