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件:22散步(苏教版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课件:22散步(苏教版八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2 15:2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22 ※散步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品味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彩”。本文的创作源于两大契机,一是作者全家三辈四口人一次真实的“散步”,文中小孩叫“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正是出于当时上幼儿园的作者的儿子之口;二是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对中国孝道的看法触发了作者的创作念头。莫怀戚,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人。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代表作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 ﹒﹒嫩芽(nèn)霎时拆散熬过分歧粼粼(shà) (chāi)(áo)(qí)(lín)一、读一读水泡酷冬(pào)(kù)﹒﹒﹒﹒﹒﹒酷 冬:
分 歧:
随 意:
两 全:
委 屈:
各得其所:极冷的冬天,这里形容冬天的严寒、难熬。任凭自己的意思,这里形容小草到处都是。这里指意思不一致,有差别。顾全两个方面,这里指既照顾到母亲,又照顾儿子。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这里是让儿子受到委屈的意思。二、记一记顺从母亲“走大路”。因为儿子还小,伴同儿子的时间还长,而母亲风烛残年,孝敬时间不可多得。应该将有限的孝敬时间留给母亲,这样也是对儿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文中说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在这两难的情况下,“我”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为什么要这样选择?一、研读文本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1. “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为后文作铺垫。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段初春景物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我和妻子都属于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教育子女,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责任重大。3、“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间——夫妻情)
(母亲和儿子之间——祖孙情)相亲相爱、理解谦让、温馨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二、探究主旨1、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哪些情感?2、从这篇文章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三、品析语言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一个“像”字架起了母子亲情关系今昔比较的桥梁,母慈儿从,儿孝母顺,这句话写出了母子间几十年来互相尊重、相处和谐的关系,充满着骨肉之间的浓重深情。连用两个“太迟”,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严冬折磨而在清明将到时死去的怅恨之情,其间交织着对自己母亲身体的担忧和焦虑之情。3.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4.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总算”表露了“我”催春春至的欣喜之情,充满了“我”对慈母的诚挚孝敬之爱。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母亲面对漫长的酷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磨难之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终于挺过来了的无比庆幸和欣喜之情。结合课文内容,请你谈一谈对下面字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