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一单元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历 史
内容索引
课时导学
知识梳理
重点研习
课时导学
[目标素养]
1.了解秦统一的策略及过程,分析其统一的原因及意义
2.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理解中央集权制度
3.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反思其暴政而亡的历史教训
[知识概览]
知识梳理
一、秦的统一
1.统一的条件
客观 条件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主观 条件 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商鞅变法后,秦尊奉 法家 ,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2.统一的过程
(1)建立秦朝: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统一全国
①秦朝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 云、贵 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②在北方,秦朝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3.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皇帝 制度 ①渊源: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自称“始皇帝”
②特点:秦朝最早确立皇帝制度,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三公九卿制 ①地位:组成中央政府
②三公:指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 ,为主要辅佐大臣
③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郡县制 ①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②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其他 措施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 度量衡 ,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
意义 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4.秦朝疆域及统一意义
(1)疆域(请连线)
(2)意义: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秦朝的暴政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1.农民起义
(1)爆发:公元前209年,在 陈胜、吴广 领导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天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
(2)发展:陈胜起义失败,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却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2.楚汉战争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 约法三章 ”,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加之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最终被刘邦击败。
重点研习
一 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原因
【材料】 郡县制实行以来,历经褒贬。以唐朝为高潮,柳宗元等人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与之相反,朱敬则、孙樵等人则认为郡县制度祸害社会,流弊颇深。明末至清中叶,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从天下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地方官专任等限制皇权的社会权力结构新模式。然而,他们仍未脱离秦朝以来或言封建、或言郡县的窠臼。
——摘编自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思考探究】
关于郡县制的评价你同意哪种观点 并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观点一: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地方政治体制的重大进步。
理由:郡县制下皇帝直接任命官员,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为历朝所沿用。
观点二:郡县制存在众多弊端,不利于社会发展。
理由:郡县制下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君主高度集权,易造成决策失误。地方完全失去独立性,不利于地方的发展。
观点三:郡县制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也存在着众多弊端。结合观点一和观点二进行说明。
【素养解读】
唐朝柳宗元等人肯定了郡县制的作用,朱敬则、孙樵等人则是持否定的态度;明朝顾炎武等人提出了限制皇权的社会权力结构新模式,但是并未脱离窠臼。考查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
[重难归纳]
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原因
政治上 战国时期,郡县制的初步形成为秦朝推行郡县制奠定了政治基础
思想上 法家思想奠定了秦朝推行郡县制的思想基础,郡县制本身就体现了法家中央集权思想,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疆域上 秦朝疆域空前扩大,为秦朝推行郡县制提供了现实可能
文化上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局面的形成,加速了秦朝郡县制的推行
[跟踪训练]
1.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不拥有土地,更不拥有奴隶。”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血缘政治向科举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秦朝”“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可知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A项正确;科举制是在隋朝时期确立的,排除B项;专制政治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D项说法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二 秦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历史地位
【材料】 秦始皇统治整个中国只有11年,但是他宣布要延续“千秋万代”。他按照法家路线开始了中央化的过程。在丞相李斯的指导下,皇帝着手建立不可抗拒的统治,清除割据的“封建”贵族。全国划分管理单位,此后的历史一直沿袭这种体制。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等
《世界文明史》
【思考探究】
(1)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的建立源于哪家思想 为延续“千秋万代”,秦始皇做出了怎样的规定
提示:思想:法家思想。规定:秦始皇自称“始皇帝”,规定皇位世袭。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秦朝丞相的作用。
提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如在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的争论中,丞相李斯的意见起到了关键作用。
(3)秦朝是怎样在“全国划分管理单位”的 为什么后世“一直沿袭这种体制”
提示: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下设县。原因: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重难归纳]
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历史地位
秦朝的历史地位: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跟踪训练]
2.秦始皇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唐太宗则评论说:“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司马迁距秦的时代更近,他的评论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B.两人对秦始皇的评价均无可取之处
C.对秦始皇的评价受评价者的地位身份和出发点的影响
D.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评论更为准确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秦王怀贪鄙之心……以暴虐为天下始”表明司马迁认为秦始皇是个暴君;题干材料“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表明唐太宗认为秦始皇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作出贡献,两者因为所处的地位及出发点不同,从而得出不同结论,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