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6 16:4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多样的文化·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单元导语
读一部经典小说,犹如进行一次奇异的漫游。翻开作品,我们便仿佛置身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之中,目睹各式各样的人生故事,探寻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感受多种多样的文化风貌。
第三单元·单元导语
本单元收入四部外国小说的节选。《大卫·科波菲尔》和《复活》是19世纪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作者多方面的深刻思考;《老人与海》和《百年孤独》属于现代小说,在题材内容、创作手法等方面有诸多创新,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天地。
第三单元·单元导语
学习本单元,要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体察小说展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
要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样式,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多方面人手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
总结小说的艺术特点,提升鉴赏小说的能力,并尝试写小小说。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第一课时
狄更斯
学习活动
1.了解作者,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及艺术成就;
2.一个视频,了解全书剧情,把握全貌;
3.速读全文,概括节选的主要情节,关注叙事。
活动一
了解作者,
了解小说
走近作者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年-1870年),19世纪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黑皮鞋油作坊当童工,15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
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走近作者
狄更斯是高产作家,他凭借勤奋和天赋创作出一大批经典著作。他又是一位幽默大师,常常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在浪漫和现实中讲述人间真相,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文学成就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
其他重要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和《远大前程》等。
创作背景
19世纪50年代,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后期,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资产阶级的贪欲和冷酷,剥削和压迫成为普遍的社会现实。社会两极分化,上层人物穷奢极侈,而劳动人民却饱尝失业、贫困、疾病、饥饿之苦。
狄更斯极度同情不幸的人们,尤其是像他一样的儿童,他在日后的创作中着力描写了这个群体。
创作背景
1848年,狄更斯的姐姐范妮因患肺结核早逝。她的死使狄更斯非常悲伤,因为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只有他俩在才能、志趣上十分接近。他俩都有杰出的表演才能,童年时曾随父亲到罗彻斯特的米特尔饭店,站在大餐桌上表演歌舞,赢得众人的赞叹。范妮死后,狄更斯写下一篇7000字的回忆文章,记录他俩一起度过的充满艰辛的童年。狄更斯写这篇回忆正是为创作《大卫·科波菲尔》做准备。书中的主人公身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作者的影子。
了解小说
这部小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被作者称为“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1849至1850年间,分20个部分逐月发表。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自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展示了19 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人道、博爱的生活理想。
自传体小说
自传体小说是传记体小说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
这种小说是作者在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它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的自传和回忆录,另一方面又必须以作者或自述主人公为原型。比如,卢梭的《忏悔录》,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大卫·科波菲尔》是)“所有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
活动二
一个视频,
了解全书
观看视频《大卫·科波菲尔》来源:有书快看
小结
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里,狄更斯借“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某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表现出他的人生态度、道德理想。
作品所展示的绘声绘色、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具有鲜明深刻的时代特点。
活动三
速读全文,
概括情节
小说前面的情节
本文节选的是第十一章。小说前面的情节是:
大卫·科波菲尔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大卫从小和母亲克莱拉、善良的女仆佩格蒂相依为命。天真无知、不知人世险恶的克莱拉被冷酷阴险的谋得斯通先生哄骗,改嫁给他。
大卫遭到谋得斯通的虐待,被送进寄宿学校,他在学校里结识了斯蒂福思、特雷德尔等人。
母亲去世后,谋得斯通霸占了科波菲尔家的财产,把大卫送到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当童工。
自主梳理
速读全文,注意小说时间节点的变化,按照“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的情节内容。
概括情节
序幕(1-5段):“我”来到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当童工。
开端(6-23段):米考伯先生邀请“我”做他的房客。
发展(24-44段):米考伯一家被人催债,靠典当度日。
高潮(45-51段):米考伯一家入住监狱。
结局(52-54段):“我”有了新的住所,米考伯先生度过最危急的关头。
仿照其他章节,为本章起一个小标题
第05章 我被打发离开了家
第06章 我扩大了我的相识圈子
第07章 我在萨伦学校读书
第08章 我的假日
第09章 一个难忘的生日
第10章 我受到冷落,我成了孤儿
第11章  。
我开始独立生活,但我并不喜欢这种生活
思考研讨
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第一人称的好处
①小说是作者带有自传性的作品,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其中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使叙述更有说服力。
②小说是以“我”的口吻,以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使小说主观色彩更为浓厚,便于作者更直观地抒发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之情,有利于作者表达对社会诸多现象的认识。
第一人称的好处
③“我”是小说的线索,以“我”的见闻串起故事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集中。作者并不拘泥于描摹现实中实际发生的事,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以一个孩童的视角去揣摩、想象,丰富了小说情节,交代了必要的内容。
④便于揭示主人公的深层心理,拉近了小说主人公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走进小说主人公的世界,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课后作业
节选部分出现的人物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
这个人物身上有哪些突出的形象特点?
把描写人物的精彩之处画出来,写下你的评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