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9.1陈情表 第二课时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9.1陈情表 第二课时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6 17:0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高二—统编版—语文—第三单元
陈情表/李密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
1.研读第3-4自然段,掌握文言词句,积累文言知识;
2.进一步体会作者深挚朴实的感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3.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研读第3段,疏通文意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1.伏惟:敬辞,俯伏思量,我想。2.故老:年老有功的旧臣,形作名词。3.矜:怜惜。4.伪朝:指蜀。5.矜:看重。6.渥: 浓,厚。
7.盘桓:犹豫不决。8.希冀:非分的愿望。
研读第3段,疏通文意
1.薄:接近、迫近。2.浅:不久,时间短。3.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4.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5.更相:相互、互相。6.区区:拳拳私情。7.远:形作动词,远离。
(接第3段)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第3段小结:分析矛盾
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从哪几个角度展开的?
1.从朝廷治理的角度找到依据:
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2.从个人追求的角度解释误会:
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谅解。
3.从祖母现状的角度陈述苦衷:
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因。
研读第4段,疏通文意
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1.有:通“又”。2.尽节于陛下:状语后置。向陛下尽职。3.乌鸟私情 :乌鸦反哺。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4.辛苦:古,辛酸苦楚;今,身心劳苦。5.牧伯:长官。6.皇天后土:指天和地。
研读第4段,疏通文意
(接第4段)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愚诚:谦词,愚拙的诚心,形容词作名词。2.听:准许,成全。3.庶:期望。侥幸:幸运。4.结草:指报恩。5.胜:尽。6.犬马:名作状,像犬马一样。7.拜:呈上。8.闻:使动,使…闻(听到),报告。
忠情
孝情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揭示矛盾
病笃(情)
孝治(理)
分析矛盾
报养短
尽节长
解决矛盾
愿乞终养
先尽孝
后尽忠
第4段小结:解决矛盾
结构特点
李密以《陈情表》成功地达到不奉诏仕晋的目的,他的成功因素离不开至深至真的情感,也与全文紧凑的结构密不可分。请同学们结合文段实例,说说《陈情表》在结构上的特点。
结构特点
1.善于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组成有机的整体。
例如,第一段由极写祖母之恩谈到应尽孝道,第二段由极写圣朝之恩谈到要报国恩,然后将尽孝和报国恩的矛盾尖锐地显示出来。作者十分巧妙地将一、二段进退狼狈的问题相对的两个方面,组成了有机的整体。
2.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例如,则刘病日笃,既照应前文的而刘夙婴疾病二句,又伏下文的“但以刘日薄西山”和“报刘之日短也”。
语言特点
本文情真意切,不加渲染自能动人。但文章情感的流露在很多句式上都能感受到,比如四字骈句、对偶句、比喻句等,不妨找出一些例子说说这些句式在表达上的效果。
语言特点
1.四字骈句。
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效果: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孤苦零丁、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语言特点
2.对偶句。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效果: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真切而无可置疑。
(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效果:前后对举,表达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效果:“臣”与“祖母”对举,突出一个“无”字,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现实。
语言特点
3.比喻句。
(1)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效果:以落日喻人命,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效果: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效果: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总结
从整体风格来看,本文表达简洁流畅、情感真挚朴实。对祖母的感情,如倾吐肺腑,没有一点藻饰、做作或夸张,于朴实中见至真、至美、至善。语言形式,骈散交用,多用四字短语表情达意。思路清晰,语言机智得体,内涵丰富,惟多读方能体会。
总结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同学们处于十七八岁的年纪关注更多的可能是友情,之后再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容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时时谨记,孝道在心。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