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学案(人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学案(人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1 14:50:2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二、网络纲要
三、重点拓展
■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朝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A.《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长诗 B. 楚辞是当时流行于南方的新诗歌体裁
C. 《离骚》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 D. 楚辞创作采用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
4.“其作品往往以帝王游猎为题材,极力描写皇家苑囿的广阔,林木的繁盛,禽兽的众多,游猎场面的壮观,以及音乐美女之盛。”这里评论的文学体裁是( )
A.诸子散文 B.骚体 C.汉赋 D.唐诗
5.“偏重于咏物写志,辞藻华丽,讲究对仗”是下列哪一文体的特点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6.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7.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8.王国维先生曾说:“诗在我们国度,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它是最全面的生活。”以下各项中,能体现王国维这一观点的是①《诗》是五经之一 ②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 ③明清士人互赠诗文绘画作品 ④学者根据《诗经》研究春秋早期的状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
9.苏轼词和辛弃疾词的相同风格是
A.胸怀收回中原的豪情壮志 B.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
C.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D.表达了坚持抗金斗争的决心
10.一位唐朝的书生乃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
A.“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a) 《诗经》   图(b) 屈原
材料二 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春望》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材料三 柳永是北宋词坛上一面鲜亮的旗帜。他以切身的感受入词,以市井风光入词,以清浅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词,不避俚俗,铺叙绘写,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由于柳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故而在宋元时代广为流传,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诗为词,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进一步开阔了词界。他的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
请回答:
(1)对比材料一、二,与杜甫的诗歌风格相同的是材料一中的哪一幅?有何特点?
(2)在内容方面杜甫的诗与材料一中的哪一个相似?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形式的主流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5.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
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 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16.《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
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 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 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1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18.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19.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0.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21.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22.从魏晋南北朝到元代,文学形式先后产生了志怪小说、传奇、话本、散曲,它们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民族矛盾的尖锐C.市民队伍的不断扩大 D.资本主义萌芽
23.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这样一段材料:“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这一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书?
A.《元曲赏析》 B.《全汉赋》 C.《全唐诗》 D.《宋词欣赏》
24.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李杜之后各领风骚的文学艺术有
A.宋词、元曲、小说B.楚辞、元曲、小说 C.南戏、元杂剧、京剧 D.宋词、小说、戏剧
25.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错误的是
A.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B.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C.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D.文学形式落后到先进
26.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 市民文学兴盛 ③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汉赋在武帝时代走向创作全盛时期 B.唐田园派诗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南宋辛弃疾的词慷慨激昂沉郁悲凉 D.明清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世情小说
28.“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这是清
代文坛领袖王士祯读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的感叹。这本小说集最有可能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聊斋志异》
29.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
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C.商品经济的发展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31.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④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宋代在传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代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经济发达的浙江嘉兴“诗书礼乐相辉相扶,里之秀民、家之良子弟无不风厉于学”。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如夔州(四川奉节),从前“此邦之人尚不识书”,到庆历年间,“人渐知读书”。两广地区学校相继建立。
北宋时,三河(河北今县)“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南宋时,海州睢佑卿“父祖以农桑为业”,他“独亲于学。作文赋诗,为乡里称道”。北宋时,饶州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他“教子任钧读书,钧少而警拔,于经学颖悟有得”。南宋时,鄂州富商武邦宁“交易豪盛,为一郡之甲”,他叫其次子武康民“读书为士人”。 ——《宋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 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
臣(北宋国子祭酒邢罱)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隋唐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通典》卷一四)。……宋太,宗在淳化三年(992)三月二十一日的诏书中,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
——《为儒家正声——“重农抑商”非儒家所为》
材料五 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五的观点。(9分)
五、默写反馈
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 时期,中国社会处于 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 局面,孔子编订整理《 》作为 文本,屈原创作《 》抒发 情怀。
2. 时期, 局面形成, 以 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
3. 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唐朝的繁盛与 的最终形成,促成了 的繁荣;唐朝以来, 的发展与 的形成,使 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5. 时期,封建社会 与资本主义 ,使得反封建的 走向繁盛。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网络纲要:①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②浪漫主义③大一统时代④诗赋⑤婉约派⑥豪放派⑦关汉卿、马致远⑧明清时期⑨市民阶层⑩红楼梦
同步训练:
学业测试 1-5 ABDCA 6-10 DCACD
高考训练 12-16 DAADC 17-21 BADCC 22-26 ADADA 27-31 DDCAD
11.(1)《诗经》与杜甫诗的风格相同,都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特点:以现实社会为素材,深沉、悲壮,语言凝重。
(2)屈原与杜甫诗的内容相似,都以忧国忧民为主。因为两人都生活在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下,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变化:由以诗歌为主到以词为主。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
32. (1)特点:文化普及程度较高;从先进地区推广到落后地区;从士阶层推广到农工商各阶层。(6分)
(2)原因: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对文化的需求增强;印刷技术的进步,书籍增多,便宜易得;宋代教育的发展(书院教育);宋代科举取士条件放宽;家庭重视文化教育。(任答5点得10分)
(3)宋词繁荣,话本出现,画学兴起,风俗画流行;理学兴盛对后世影响深远;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科技发明形成并外传.(9分)
A.特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国风是精华部分,多以四言为主,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B.地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① 的诗歌;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1、西周至春秋中期:《诗经》
A.创作手法:采用② 创作手法,具有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句式灵活,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B.代表作:屈原的《离骚》。文学史上常以“风”(指《诗经》)、“骚”(指楚辞)并称,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2、战国时期:楚辞
一、从《诗经》到唐诗
A.特点:在骚体的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形成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③ 恢弘的文化气度。
B.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3、汉代:汉赋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A.原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④ 为主,促进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B.代表:
初唐:王勃、陈子昂。
盛唐: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诗坛的两位佼佼
者。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中唐:白居易成就最高。
晚唐:杜牧和李商隐。
4、唐朝:唐诗
A.词的发展:词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在宋代走向辉煌,成为宋代文学的标志。
B.繁荣原因: a.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更受市民欢迎b.词的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C.著名词人与派别:柳永是北宋词坛⑤ 的重要代表;苏轼是⑥ 的开创者;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是一位杰出的婉约派词人;辛弃疾是南宋卓越的词人,豪放词、婉约词都有很高成就。
1、宋词
A.兴起: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散曲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
更为生动活泼。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B.繁荣:元代。元曲以⑦ 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二、宋词和元曲
2、元曲
1、演变过程: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唐代出现的短篇小说传奇和宋代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⑧ ,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
2、繁荣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⑨ 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3、代表作品: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⑩ 》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清初的《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杰作。清前期的《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丰碑。
三、明清小说
第 1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