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个2分,共50分)
1.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
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信息“三皇五帝”为“上上圣人”,反对儒家的秦始皇“中下”以及“仁”等可知C项正确。
2.有的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 )
A.儒、道、墨、法 B.道、法、儒、墨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答案】 D
【解析】 “隐士派”指道家,“专制君主”指法家,“劳苦大众”指墨家,“文化人的学派”指儒家。
3.(2011·辽宁铁岭联考)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在战国时期提出民本思想的思想家是孟子,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
4.(2011·厦门质检)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
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答案】 B
【解析】 “奉天承运”、“替天行道”体现了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5.(2011·扬州)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答案】 D
【解析】 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吸收了阴阳家的学说,排除A项;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精华的是宋明理学,排除B项;提出了“为政以德”观点的是孔子,排除C项。
6.(2011·烟台)小明在读一本书时,看到有这样一句话“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说这句话的人是( )
A.程颢 B. 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良知”,这体现了心学家王阳明的观点。
7.(2011·威海)温家宝总理最近收到友人转赠的新版《黄宗羲全集》,他亲笔回信对黄宗羲的学术思想做了客观中肯的评价。你觉得温总理不能从这套书里读到的内容是( )
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气者,理之依也
C.工商皆民生之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
【答案】 B
【解析】 “气者,理之依也”是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的观点。
8.(2011·威海)《清史稿·列女传》记载: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蔺年十八,矢不嫁。”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毒害(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程朱理学 D.明清君主批判思想
【答案】 C
【解析】 古代妇女守节的观念与程朱理学思想息息相关。
9.(2011·淄博)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答案】 D
【解析】 贾宝玉的话体现了男女平等思想,这与李贽的观点一致。
10.(2011·淄博)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促使欧洲( )
A.告别了骑士时代 B.加速了文化进程
C.推动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社会转型
【答案】 C
【解析】 与“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的技术是指南针,它推动了地理大发现。
11.(2011·临沂)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九章算术》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朱熹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五牙战舰从水路攻打扬州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九章算术》是西汉时期的数学专著,战国时期的人物不可能想到该书。
12.(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描述的场面体现了火药武器的使用,这开始于唐末宋初。
13.“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需要300张羊皮。”文中提到的技术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磁石 D.火药
【答案】 A
【解析】 取代羊皮纸的是传入欧洲的中国造纸术。
14.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古方,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四诊疗法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答案】 A
【解析】 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的是《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奠定的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15.(2011·杭州)林语堂说:“在书法上,也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写出“天下第一行书”,把行书艺术推向极致的古代书法家是( )
A.顾恺之 B.王羲之
C.王献之 D.颜真卿
【答案】 B
【解析】 把行书艺术推向极致的古代书法家是东晋时的王羲之,他著有《兰亭序》。
16.(2011·淄博)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第一集的片头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日常生活的繁华景象,次片头取材于当时的一副著名绘画,该画可能是( )
A.《女史箴图》 B.《山径春行图》
C.《清明上河图》 D.《送子天王图》
【答案】 C
【解析】 展现北宋都城汴梁日常生活繁华景象的绘画应是民间风情画,只有《清明上河图》是民间风情画。
17.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
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④京剧的形成和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
18.在宋代的瓦舍中,你最不可能买到的东西是( )
A.火箭、突火枪 B.毛笔、纸画
C.活字印刷的经书 D.各式美食
【答案】 A
【解析】 瓦舍是专门的娱乐场所,火箭、突火枪是当时重要的军事武器,最不可能在瓦舍中买到。
19.(2011·淄博)右图是我国发行的一套邮票,邮票的主题与明清小说中一部重要作品有关。冯其庸先生认为这部作品的主人翁说话疯疯颠颠,什么也不干,平时不肯读书,不屑仕途,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平等友爱。这部作品应该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中的信息,冯其庸所说的人物是贾宝玉,他是《红楼梦》的主人公。
20.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
【答案】 C
【解析】 材料的中心是“知识即美德”,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主张。
21.(2011·日照)文学在一这程度上是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十日谈》和《西游记》这两部文学名著体现的相同思想是( )
A.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
B.挑战正统,提倡经世致用
C.反对专制,否定教会权威
D.批判现实,宣扬理性主义
【答案】 A
【解析】 两者都没有提倡经世致用,排除B项;否定教会权威和宣扬理性主义的是《十日谈》,排除C、D两项;两者都追求个性解放,故选A项。
22.莎士比亚(1564~1616)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李军同学从中得出“莎士比亚宣扬‘理性’,他是启蒙思想家。”该推断(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答案】 D
【解析】 孤证不立,文学中的人物的话也不能作为充分的材料,且莎士比亚并不是启蒙思想家,故选D项。
23.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
A.虔诚信仰上帝 B.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 D.妇女解放
【答案】 B
【解析】 通过反问说明该思想家反对盲目信仰。
24.“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为此提出有效制约权力的政治学说是( )
A.天赋人权说 B.法治学说
C.三权分立学说 D.人民主权说
【答案】 C
【解析】 三权分立学说实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25.(2011·哈尔滨五县) “1825年9月27日早晨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许多参加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整夜都不能合眼,一直站着。人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有些人喜形于色,另外一些人惊讶不已,使得这个场面丰富多彩。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列车的动力和能源来自( )
①蒸汽机 ②石油 ③电动机 ④煤炭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石油和电动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排除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2分)(2011·哈尔滨五县)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 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1)材料一中,①和②的主张分别是谁提出的?(4分)
(2)从材料二中提取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传统儒学持什么态度。(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你是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4分)
【答案】 (1)①孔子 ②孟子(4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3)批判。(2分)
(4)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4分)
评分说明:第一档:单方面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给1分。
第二档:全面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给2 分。
第三档:既全面看待传统思想文化,又联系实际,并举例说明的给4 分。
27.(12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而人民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为欺诈。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的2008名乐手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和孔子的“三千弟子”吟诵《论语》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最合适的载体来强调中国早已提出的“和谐社会”新理念,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与希望通过体育来实现世界和平、人类团结友爱的奥林匹克精神相一致。
材料三 早在公元前5世纪,以普罗塔哥拉为代表的古希腊智者学派,开创将人的活动和创造性,人的认识和活动的社会意义、性质作为研究方向,在研究中,普罗塔哥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的命题。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4分)
(2)上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2分)
(3)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希腊先哲赋予了人文精神怎样的内涵。(6分)
【答案】 (1)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4分)
(2)理念:团结友爱,崇尚道德,和睦相处,和平发展。(2分)
(3)讨论的重点是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6分)
28.(14分)(2011·黑龙江五校)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二 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材料四 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1)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4分)
(3)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孔子为“庸众人类”。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4分)
【答案】 (1)活字印刷术,推动世界文化的传播;火药广泛用于军事,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了封建专制制度;指南针用于航海,在地理大发现中(或新航路开辟)起了重要作用。(6分)
(2)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4分)
(3)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儒学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或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愿望)。(4分)
29.(12分)(2011·潍坊)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正如艾赛亚·柏林所说的:“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恩《科学中的革命》
材料二 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做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做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宣传的带有辩证法因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解放思想并敢于否定一切腐朽事物的勇敢精神,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也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牛顿的原理和方法”指的是什么?说明牛顿的成就对启蒙运动产生的影响。(5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哲人们”指的是哪些人?(5分)(至少写出三位思想家)这些“哲人们”发现了哪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5分)
(3)据材料三,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政治文明的影响。(2分)
【答案】 (1) 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方法: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影响:为启蒙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5分)
(2) 哲人:康德、卢梭、狄德罗、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运动思想家。
法则: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法律至上。(5分)
(3)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为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