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课标要求: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网络纲要
三、重点拓展
3.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了变革。(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四、同步训练
☆学业测试
1. “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发明”是指(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2.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3.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工业所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他所描述的现象反映了( )
A.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B.垄断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D.国家全面干预科学研究
4.乔治从美国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开汽车到机场,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飞往伦敦,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请原谅!您的儿子:乔治。乔治发这封电报的时间可能在( )
A.18世纪晚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晚期 D.20世纪早期
5.约翰·尤·内夫认为:“人类能够凭借汽船和铁路越过海洋和大陆,能够用电报与世界各地的同胞通讯。这些成就……表明了工业革命这一阶段的影响和意义。”这一阶段的成就还有( )
A.工厂作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出现 B.利用蒸汽机作动力
C.发电机、电动机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D.利用互联网加强联系
6.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所幸有600多人获救。父泰坦尼克号遇难消息传出到600多人获救主要是因为当时运用了( )A.雷达技术B.声像技术C.无线电技术D.通讯卫星技术
7.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②化学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③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④电子产品的普遍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史载“二战期间, 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 是用于攻击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C.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9.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科技革命使( )
A.政府对科技日益重视 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
C.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0.人肉搜索”在中国网络中曾是一个热门词。在汶川地震中,人肉搜索帮助许多人找到了亲人;但是也发生了某大学生因被怀疑谩骂周恩来而遭人肉搜索,最后只好弃学的事情。这些情况表明( )
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快捷的特点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④网络自由的滥用带来一些弊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8分)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10分)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10分)
14.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15.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通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16.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
17.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 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19.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20.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21.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22.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23.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蒸汽机大量使用后,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这是因为蒸汽机( ) A.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B.使企业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促进了机器生产的普及D.使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工厂分布可以相对比较集中。
25.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建立生产流水线,12小时28分钟组装一辆汽车;1920年缩短为1分钟,1925年又缩短为10秒钟。这表明( )
A.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B.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和管理的科学化
C.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导致了垄断的产生D.美国成为以汽车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
26.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30.(09山东威海市一中)“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做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伽俐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31.(09山东师大附中)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32.(2012年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五、默写反馈
蒸汽时代的影响
A.19世纪 年代,蒸汽机在 被广泛采用。
B.蒸汽机促使 转变为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C.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很多 ,英法美等国成为 工业国家。
D.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各地的联系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 。
E.局限性:造成了严重的 。
A.17世纪末,英国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
B.18世纪,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C.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1.背景
2.过程
A. 1705年,英国的① 制成可用于矿井排水的蒸汽机。
B.1785年,② 制成万能蒸汽机
一、蒸汽时代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
B.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转变为③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C.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很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 工业国家。
D.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E.局限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3.影响
A.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的普遍确立和发展。
B.经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市场: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殖民扩张和掠夺,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扩大。
D.科技:1831年,英国科学家④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1.条件
A.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工业生产出现新的技术革命浪潮。
C.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开始确立起对全世界的统治。
D.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着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
E.局限性: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
二.电气时代
2.影响
A.政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盛行,政局稳定。
B.先决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C.第三世界兴起需要设备和技术。
D.二战直接推动。
1.条件
A. ⑤ 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B. ⑥ 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C. ⑦ 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三、信息时代
2.过程
A.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B.信息经济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C.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全球采购扩大了市场。
D.人们的⑧ 也发生着改变。
E.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⑨ 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影响
第 1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