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课标要求: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网络纲要:
三、重点拓展
■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及内容
历程 阶段 表现 内容 影响
萌芽 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国民革命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 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
开始 十年对峙时期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开辟出一条新的革命道路
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中共七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提出民主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 描绘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景
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 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 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任务 为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新中国成立后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 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五四运动时期:接受、传播、建党
从建党到国民革命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中国国情
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井冈山时期创造性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时期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民主革命胜利前夕)丰富和发展了国家学说,为建国作政治理论准备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学说
四、同步训练
☆学业测试
1.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C.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
D.中共成立以来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
2.毛泽东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 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的主张不包括( )
A. 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B. 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C. 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4.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开创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据是( )
A.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C.井冈山具备开创根据地的良好条件 D.基本国情和当时的形势
5.毛泽东思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 )
A. 大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6.下面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描写: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映。会场……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该会议应是( )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7. 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八大
8. 标志着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的著作是(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论人民民主专政》
9.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而完整地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的著作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论联合政府》 D.《新民主主义论》
10.下面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的主张 ②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③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④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11.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也将永远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通过以上材料,你对毛泽东思想有何重要认识?
☆高考训练
12.“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 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这段话出自( )
《论十大关系》 B.《论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3.(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
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
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4.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15.“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找到的“正确道路”是在( )
A.大革命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
16.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称延安是“思想工厂”。这里的“思想”主要指( )
A.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17.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13题)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19.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20.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21.(2011福建文综,19,4)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22.(2012年海南卷历史,19)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23. 电影《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属于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D.中共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26.(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10题)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 )①《论十大关系》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建国之后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②对社会主义阶段主要矛盾和总任务的论断
③对社会主义建设速度问题的分析 ④社会主义阶级斗争问题的论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28.毛泽东说过:“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这些“认识”包括( )
①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发展阶段
②民族资产阶级历来都是革命的对象,而非革命的动力
③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始终坚持掌握对革命的领导权
④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一位同学在解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问题时写下了下列观点,请你指出错误之处( )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和政策
30.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31.以下属于毛泽东思想范畴的是( ) 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②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④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于是,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种思想体系安个名称。”他说:“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毛泽东思想’,决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陈明新《领袖毛泽东与周世钊》
材料二 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梁柱《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材料三 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四 邓小平审阅向十四大作的政治报告稿时,郑重指出:“报告稿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可以体现以我为主体,但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报告对我的作用不要讲得太过分,一个人、几个人,干不出这么大的事情。”
——《<论党>与刘少奇的晚年悲剧》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请概括出什么是“毛泽东思想”?(2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的时期及其该时期的最重大理论成果(3分)
(3)材料二中标志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开始探索自己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的文献是什么?(1分)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形成的理论成果分别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4分)
(5)根据材料一和四说明毛泽东和邓小平体现了怎样的个人品质?(2分)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一、背景
1.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成长;
3.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长期革命实践及总结;
4.国际条件:十月革命开辟了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5.现实需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不断受挫,需要新的科学理论;
A.时间:1921-1927年(中共创建→国民大革命)
B文章:《①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
C.内容:毛泽东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革命对象等问题。
D.作用: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1.萌芽:
(理论酝酿)
A.时间: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
B.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C.内容:毛泽东创造性的提出了“② ”的思想。
D.作用: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开辟了中国革命新的道路。
产生:
(初步形成)
二、形成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A.时间: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B.文章:《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
C.内容: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相近完整的论述;指出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③ 。
D.作用: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到抗日战争结束前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成熟:
(形成体系)
4.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④ 。
全会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⑤ ,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⑥ 的总任务。
中共七届二中
全会的召开(1949)
三、发展
1.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B.《⑦ 》的发表(1949),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政治理论准备。
2.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报告,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A.支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工农武装割据”;
C.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
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四、内容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还表现在各个时期的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治、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⑧ 。
1.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的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是⑨ 。
五、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共的指导思想,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2.是中共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3.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4.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六、影响
第 1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