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整理知识图谱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一位同学整理的“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的知识图
谱中有所缺漏。下列选项中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历史
北未初期
北宋中后期
南宋
制度创设:①
困局: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与南宋建立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
用人方针:崇文抑武
改革:②
与宋金对峙
90分钟。
A,①强干弱技:②庆历新政;③澶渊之盟;④靖康之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B.①中央集权: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冗官冗兵
C.①强干弱枝;②王安石变法;③靖康之变;④绍兴和议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
[,①中央集权:②庆历新政:③淝水之战:④大定之治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宋人常言:“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庄田置后频移主”,“千年田换
1.西周分封制之下,受封诸侯从周天子那里不仅得到了土地、民众和表示身份与权力的葬器
八百主”。这反映出当时
等,还得到了因地制宜的行政权和开疆拓土的军事征伐权。这一现象有助于
A,租佃经营成社会共识
B.财富利用方式的转变
A.扩大国家控制范围
B.突出血缘宗法色彩
C.土地买卖开始合法化
D.土地私有制继续深化
C.调整地方行政体制
D.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7.观察下图所示的唐、宋、元三个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2.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图为秦“右丞相印”封泥,在下
皇帝
呈帝
皇帝
列研究主题中,它最适合用来研究秦朝
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
财政行政军事
中书省
王刑兵礼卢电
度盐户中书
王刑兵礼户
部部部部部部支铁部门下
部部部部部部
唐朝中央机构
宋朝中央机构
元朝中央机构
A.相权由相互牵制演变为相对集中
B.中央机构的执政力度被不断削弱
C.中央机构的行政职能被不断强化
D.元朝相对于唐宋实现了皇权独尊
8.元朝共举行科举考试16次,只设进士一科,共录取1139人,而且分配名额极不公平,蒙古
人、色目人、汉人的人口基数相差悬殊,但录取名额一样。据此可知,元朝的科举制度在客观
上有利于
A.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置
B.手工业经营发展水平
A.民族平等的实现
B.民族凝聚力增强
C.官僚体制的运作方式
D.地方职官体系的变迁
C.科举制度的完善
D.元朝统治的强化
3.数学史专家钱宝琮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
9.明太祖、明成祖等有为之君“于奏章有所制定后,口授学士笔书之”。宣宗宣德年间“始令内
阁杨士奇等于中外奏章,用小纸墨书.贴于奏章,进呈皇帝,谓之条旨,一曰票拟”。上述变化
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
A,说明内阁的性质和职能逐步发生改变
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体现了人阁官员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
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探究
C.是司礼监的太监参与政事的根本原因
C.《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
D.数学知识很难应用于生活实践
D.使得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4.公元755年,唐朝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总数为8914705户,人口总数为52919309人:后
10.传统相权可分为“决策”和“执行”。明中期之后,内阁通过“票拟”参与国家重大决策,但不
来,唐朝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总数仅为】933174户,人口总数为169903$6人。为此,唐朝
能控制身为法定最高执行机构的六部。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铺张居正在内阁之下设立六
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科给事中,以此监察六部行政,间接获取执行权。据此可知,张居正改革
A,进行税制改革以增加收人
B.推行均田制以稳定自耕农
A.使得内阁有效制衡皇权
B.有利于中央行政效率提高
C.遏制土地私有化发展趋势
D.按人口标准征收租调力役
C.让首辅实质上掌握相权
[.推动了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一 、选择题 信息 2:元朝与宋朝行政区划的名称和划分标准不同。
1~5:AABAC 6~10:DADBB (2分 )
11~ 1 5:AABBC 16~20:CDCDC 说明:元朝的行省取代了宋朝的路,管理权限和管辖
21~25 :BABDC 26~30:CCBCD 范围更大,在命名上行政职能超越地理属性。(2 分 )
31~35:ADADC 36~40:CBCBD 元朝在行政区划上更注重犬牙交错,便于军事控制,
二、非选择题 而宋朝更 注重山川形便,便于对地方进 行 监察。
41. (1)清初冰嬉活动是封建国家自身历史和现实发展的
(2分)
结果 ,晚清民国溜冰新潮深受列强侵略与西方文化的
信息 3:元朝把辽、西夏、吐蕃、大理等少数民族政权纳
影响;清初冰嬉为政府主导,晚 清民 国溜冰为政府、社
入管辖范围。(2分 )
会精英、普通大 众多元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清初冰
说明:唐宋以来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封建化程度
嬉服务于儒家道德体系,晚清民国溜冰体现近代民族
较高,各政权并立。元朝国家重新走向大一统,中央
主义的价值取向;清初冰嬉具有军事体育性质,晚 清
对地方控制力加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中央王朝与
民国溜冰属于大众文化活动。(12分)
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更加密切。(4 分,任答两点即可)
(2)促进近代中国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国民身体
(任选两条信息进行作答。)
素质;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推动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
43. (1)遵循国际惯例(或与国际接轨),歌功颂德(或粉饰
观念的转变;推动思想解放、推动民 众救亡图存的近
太平),巩固专制统治。(4 分,任答2点即可)
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发展;推动社会近代化转 型。 (8
分,任答4点即可) (2)背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创立中华民国;
42. 信息1:元朝行省的数量比宋朝路的数量大幅减少,行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主
政区域更大。(2分) 共和观念的传播。(6分,任答3点即可)
说明:元朝相比于宋朝,疆域辽阔,行 政管辖区域更 变化:开展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对传统文化的反
大。 (2分 ) 元朝摒弃了宋朝因过度削弱地方势力而 思。(4分 )
划分行政区域过多的弊端,强化行省权力,提高行政 (3)从封 建帝制走向民 主 共 和;从 人 治走向 法 治。
效率。(2分 ) (4 分 )
· 1 ·
{#{QQABCYYAggAIAAAAAQACAwEQCkGQkgECAKgGwEAQsEAASRN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