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结合实际,经历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长度。
在具体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和用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概念。
三.教具准备:课件、直尺、小正方体、回形针
学具准备:学生尺、一个学具袋(小正方体、玉米粒、纽扣、1厘米小棒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各种尺,让生猜是什么,用来干什么的?
激起兴趣,生回答问题。引出古代用拃量物体长度。
播放动画:阿福的新衣。
由此迁出本课内容: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标准,它就是长度单位。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厘米。
(板书:长度单位:厘米)
合作探究
认识尺子:(出示尺子)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的尺子在看看你的尺子,你发现咱们的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呢?生汇报各种答案
师引导学生认识尺子:
认识刻度。(重点强调0刻度是尺子的起点,为一会要学习的测量打基础。)
(2)认识刻度线。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刻度线长短不同(让生懂的:长短不同的刻度线代表了不同的长度。)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让生明白:cm是厘米的英文名字。
2.认识1厘米。
让学生在尺上找1厘米,同桌说。
学生汇报,师引导一起看尺上的1厘米,得出结论:相邻两数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3.让生比较1厘米小棒和铅笔比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结论: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用厘米做单位。
4.游戏(小鸟张嘴)加深记住1厘米。
5.让生找身边或身上大约1厘米的物体。
6.练习:刻度6到几是1厘米?还有不同答案吗?(加深尺子上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就是一厘米。)
7.让生认识几厘米。
师:你喜欢几厘米就在尺上找出来。生活动,找几厘米。
生汇报,师演示。
估测物体长度,学习测量方法。(演示测量方法)
学生动手测量长方形长边的长度。
师展示作品,判断对错,巩固测量方法。
师教学生用断尺量铅笔的长度。(1)生讨论量法。(2)师动画演示。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了厘米;又通过同桌合作探究认识了几厘米;又通过咱们细心比较、动手操作发现了厘米是一个较小的长度单位,在测量较短物体的时候用它做单位,还帮阿福的新衣里的小徒弟解决了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