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出自《 史记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 第五》,故事的主角是 田忌 、 孙膑 和 齐威王 ,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事例。
故事背景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者介绍
学习目标
1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掌握课文重点词语。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2
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3
词语认读
赏识 脚力 赢得 胸有成竹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兴致勃勃 出谋划策 引荐
词语解释
【赏识】
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
【胸有成竹】
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
【摩拳擦掌】
形容战斗或劳动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出谋划策】
出主意,定计策。
赢:输赢 赢家 互利双赢
拳:拳头 拳脚相加 赤手空拳
擦:摩擦 摩拳擦掌
策:政策 计策 束手无策
荐:推荐 毛遂自荐
生字词语
第一部分(1、2):孙膑受赏识及观赛马时的发现。
第二部分(3~9):写孙膑献策,初显谋略。
第三部分(10~14):写田忌按孙膑的办法赢了齐威王,验证了孙膑的智慧。
第四部分(15、16):由于孙膑的智慧和谋略,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
段落大意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孙膑帮助田忌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手段,取得了比赛的胜利的故事。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
课文主题
课文解读
田忌和齐威王分别将各自的马分为( )三等,比赛时,田忌的( )对齐威王的( ),接着,田忌的( )对齐威王的( ),最后,田忌用( )对齐威王的(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 )了齐威王。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有赢得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注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推测一下孙膑当时是怎样想的?
如果用同等级的马比赛,胜负难以预料,但如果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就极有可能实现三局两胜的局面,从而赢得比赛。
孙膑早已胸有成竹,因为他不但经过了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还把所有看到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才想出了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个好办法,使得田忌反败为胜。通过以上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而且足智多谋的人。
孙膑此计策甚是高明,以最差的马对最强的马削弱对方实力,再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连胜两场,以弱胜强,实在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好好分析,运用智慧打破常规,扬长避短,才会想出好办法,采用恰当的方法就能成功。
课堂小结
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但真正的赢家却是孙膑。而他取胜的法宝在于“思”和“变”。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而且足智多谋的人。
孙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战国时期齐国的军师。孙膑是孙武的后人,齐国人。因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著作有《孙膑兵法》。
合作探究
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仔细观察,认真研究,勤于开动脑筋思考。
遇到困难不要灰心,要迎难而上,勇于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谦虚地向别人请教,群策群力,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