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教学目标
掌握主要的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理解主要运输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01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目录
CONTENTE
2019湘教版
0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01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84页,自主学习以下内容
一、交通运输概述
定义:
作用:
3. 构成:
指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古代:手提肩扛、牲畜驮运,北方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水运发达
现代: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现代运输方式
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4. 方式:
运输点(车站、港口、码头等)和线路(铁路线、公路线、航线等)
1、不同时期交通运输方式
手提肩扛
北方陆运
南方水运
(1)古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牲畜驮运
二、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公路运输
航空运输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管道运输
(2)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课前背诵
不同时期的运输方式差异
五种主要的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
按照运量、运速、运费的大小排列,
分析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及新趋势
运输方式 交通工具 优点 缺点 运输对象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讨论并总结: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运量小,耗能多,长途运输成本高,运费高
短途货运和客运
造价高,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运费低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大,运速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大宗、笨重、长途货运及客运
大宗、远程、对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及客运
以客运为主,货运多轻型、贵重、急需的物品
气体,液体或粉末状固体
优点: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缺点:运量小,耗能多,长途运输成本高,运费高;
运输对象:短途货运和客运,承担集散转运任务。
1.公路
地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
优点:运量大,运速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缺点:造价高,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运输对象:大宗、笨重、长途货运及客运。
2.铁路
地位: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优点: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运费低;
缺点: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运输对象:大宗、远程、对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及客运。
3.水运
地位: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优点:速度快,效率高;
缺点: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运输对象:以客运为主,货运多轻型、贵重、急需的物品。
4.航空
地位: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优点: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且只能单项运输,受气温影响大;
运输对象:气体,液体或粉末状固体。
5.管道
地位: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 交通工具 优点 缺点 运输对象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小结: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运量小,耗能多,长途运输成本高,运费高
短途货运和客运
造价高,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运费低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大,运速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大宗、笨重、长途货运及客运
大宗、远程、对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及客运
以客运为主,货运多轻型、贵重、急需的物品
气体,液体或粉末状固体
运量
运费
运速
其他(优缺点)
工具
运输方式
较大
小
最大
较低
较高
最低
最高
较快
较慢
最慢
最快
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机动灵活
受自然条件限制大
受天气影响较大
小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大
低
快
货物为液态或气态
小结: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比
高速化--时间缩短,运力增强
高速铁路、磁悬浮高速列车
专业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 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
网络化--发挥各种交通方式优势
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并存
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多线交织
立体化
大型化--运量增大,运力、运效提高
巨型油轮
集装箱运输、专用铁路、港口
集装箱
(2)货运:根据货物的性质、重量、运输距离、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
(1)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选乘轮船。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多、快、好、省
(4)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______,它适合运送的货物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运距>55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2)80km<运距<55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公路
铁路
水运
空运
轻、贵、急
总运价
空运
公路
铁路
水运
距离(公里)
0
80
550
(1)运距<8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运送一批急救药物到灾区
将新疆的天然气输送到上海
从太原运200吨煤炭到武汉
从天津运1万吨煤到武汉
思考:给下列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铁路运输
海上运输
现在人们出行首选高铁,因为高铁比其他类型的列车耗时少、乘坐舒适、价格合理。这源于高铁的运行速度快,输送能力强,安全性能好,能源消耗少,正点率高,乘坐舒适度高。
问题:结合下表,谈一谈你对高速铁路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看法。
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使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区域变小了,城市靠近了,出行便捷了”。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更颠覆了传统的空间意识,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们交流日益频繁,“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渐深入人心,“地球村”更成为和谐的大家庭。
截至2020年底,不含港澳台,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519.81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营运里程达16.1万千米;铁路营运里程14.6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达3.8万千米。读图 ,试从交通运输线的长度、密度等方面,分析我国东西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差异的原因。
分布差异
东部地区:交通线路里程长,密度大,通达度高;
交通线路类型多样,形成网状交通运输格局;
西部地区:交通线路里程短、密度小,通达度相对较低。
原因
东部地区: 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大;
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平坦,交通线路修建的难度低。
西部地区: 人口数量少,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修建难度大、成本高。
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区位因素分析
“为什么修”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交通线区位选择主导因素 。
“在哪里修”考虑自然因素,选择有利因素,避开不利区位,降低投资,
保证行车安全。
“能不能修”考虑技术因素,要有技术支持
【知识引入】
1、自然因素——地形
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平原
山地
平原地区限制少,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线路与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
丘陵山地地区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行弯曲或者开凿隧道。
3、自然因素——水文
滑坡
桥梁
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开凿隧道时尽量从背斜构造位置穿越
2、自然因素——地质
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涵总长度,尽量避开冻土区
4、自然因素——气候
高寒缺氧
工程设计时,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以及概率以及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的高低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设计
酷热干旱
雨林区
5、社会经济因素——经济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等。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经济因素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
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应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6、社会经济因素——社会
7、科技因素
克服线路建设中的自然障碍,减少自然条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可使交通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
港珠澳大桥
青藏铁路
高速化--时间缩短,运力增强
高速铁路、磁悬浮高速列车
专业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
网络化--发挥各种交通方式优势
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并存
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多线交织
立体化
大型化--运量增大,运力、运效提高
巨型油轮
集装箱运输、专用铁路、港口
集装箱
不同地区交通线“以桥代路”的作用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①青藏铁路“以桥代路”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动物迁徙提供安全通道;
同时可减少冻土对线路的影响。
②京沪高铁(华北平原)“以桥代路”是为了少占耕地,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③山区交通线“以桥代路”是为了降低交通线的坡度,减少里程,减少运输时间。
④城市中交通线“以桥代路”是为了形成立体交通,提高区域交通运输能力。
高速铁路为何多修建在高架桥上?
1. 保证铁轨平直,保障速度。2. 节约土地。
3. 避免铁路沉降。4. 保障安全。
5. 减少拆迁、避免扰民。
2.以桥代路
1
港口建设
水域条件:要求港阔水深、不淤不冻、背风避浪。
陆域条件:要求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
3.交通运输中的站点
1
港口建设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①经济腹地 ②城市依托
③水陆交通的枢纽,便于客货物的集聚、中转;
④附近港口数量; ⑤造船技术的发展。
3.交通运输中的站点
2
航空港建设
①地质条件稳定,避免地面沉降;
②地形开阔平坦,地势较高,坡度适当,便于排水的地方;
③风速较小,且无横风;④大雾、暴雨和积雪较少;
⑤距城市较远的地方(机场占地广,地价低,减少投资成本;噪声污染大)。
3.交通运输中的站点
3
长途汽车站建设
①地面平坦开阔,远离市中心
②与市内干道和其它对外交通方式,有方便直接的联系。
③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3.交通运输中的站点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
交通运输会提高沿线地区的可达性,加速区域的综合发展。
区域整体水平的提升,城市的发展壮大,又会促进交通运输的建设。
4.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以扬州的兴衰为例,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使扬州成为我国古代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南北漕运咽喉,交通的繁荣使扬州成为当时世界大城市之一;清代中叶以后,京杭大运河淤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新中国成立后,京沪铁路的修建、京杭大运河的疏浚使扬州又迅速发展起来。扬州的兴衰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和布局密切相关。
扬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又是闻名的旅游城市,在全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京杭大运河大规模疏浚,加强了扬州与运河沿线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扬州经济的发展;随着连淮扬镇高铁的修建,扬州进入全国高速铁路网,交通地位得以提升,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问题:阅读下列材料,以扬州的兴衰为例,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时期 交通变化 城市发展
古代扬州 隋唐 京杭大运河漕运 繁华都市:全国最大的海盐集散地
明清 水陆交通发达 近代扬州 19世纪初 海运兴起,黄河改道,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淤废 逐渐衰落:内河水运枢纽地位衰落
20世纪初 海运取代运河漕运,津浦铁路建成通车 今日扬州 1949年以来 整治京杭大运河,改善通航条件 重新焕发活力:“宁镇扬一体化”建设
21世纪 “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已建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交通变化往往影响城市和区域的兴衰,扬州的兴衰与该区域的交通变化紧密联系。其城市发展也促进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优化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交通运输有着密切联系。
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格局带来很大影响。
5.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BD80C4565564AEEC2C5C533DD9183AF9FD21A43FE32BD2EB8FA8A1BD73C843DBB217D569C6F92523D450AB0C0BFF8B5D83D20CE605574F48
我国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的繁盛,皆与水运有关。
西方的重要城市,如巴黎、伦敦、维也纳、布达佩斯等的兴起,也与河流有着密切关联。
古代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 沿河流发展。
泰晤士河
塞纳河
多瑙河
匈牙利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BD80C4565564AEEC2C5C533DD9183AF9FD21A43FE32BD2EB8FA8A1BD73C843DBB217D569C6F92523D450AB0C0BFF8B5D83D20CE605574F48
从西安往西,沿古丝绸之路可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城市。
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古代十分重视道路的建设,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起来。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BD80C4565564AEEC2C5C533DD9183AF9FD21A43FE32BD2EB8FA8A1BD73C843DBB217D569C6F92523D450AB0C0BFF8B5D83D20CE605574F48
在西方,罗马帝国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对欧洲城市的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古代十分重视道路的建设,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起来。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BD80C4565564AEEC2C5C533DD9183AF9FD21A43FE32BD2EB8FA8A1BD73C843DBB217D569C6F92523D450AB0C0BFF8B5D83D20CE605574F48
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我国一些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就是依托铁路发展起来的,比如石家庄、株洲和怀化。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BD80C4565564AEEC2C5C533DD9183AF9FD21A43FE32BD2EB8FA8A1BD73C843DBB217D569C6F92523D450AB0C0BFF8B5D83D20CE605574F48
由于京杭运河的开凿,我国南方与北方的经贸联系得以加强,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凭借运河得到充分发展。
当运河严重淤塞后,这些城市的发展明显受阻。但随着京沪铁路的建成通车,铁路运输逐步取代水运,铁路沿线的城市便迅速发展壮大。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① 提高了可达性
② 更强化了区位优势
形成经济带
③ 促进各种生产力
要素的流动和集聚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沿海型经济带
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
如日本东海道经济带
北部湾
珠三角
海峡西岸
长三角
天津滨海新区
辽宁沿海经济带(研究中)
沿海经济带
主要城市:大连、烟台、青岛、上海、宁波、南通、福州等
产业特点:外向型、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2. 沿河型经济带
是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的经济带,以河流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如长江经济带。
主要城市:攀枝花、重庆、宜昌、武汉、南京、上海等
产业特点:主要农业区及综合性工业走廊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3. 沿路型经济带
以铁路、公路干线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如陇海一兰新经济带。
主要城市:连云港、徐州、开封、 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
产业特点:能源、电力、有色冶金、石化、装备制造、轻纺等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4. 复合型经济带
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德国的莱茵河沿岸交通经济带是一条典型的复合交通经济带,其交通轴包括:现代化的内河航道与港口体系,沿河两岸的铁路、高速公路。
长江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都不能只靠沿江水运和海上航运,为促进其发展,还必须修筑沿江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公路国道主干线),建设沿海国道公路主干线和沿海大铁路。
1.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表内容。
类型 交通通道 经济带 运输方式 主要城市 产业特点
沿海型 东部沿海通道 东部沿海经济带 外向型、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
沿路型 陇海-兰新通道 陇海-兰新经济带
沿河型 长江通道 长江经济带
海运
铁路
河运
大连、烟台、青岛、上海、宁波等
乌鲁木齐、兰州、西安、洛阳、郑州等
攀枝花、重庆、宜昌、武汉、南京、上海等
能源、电力、有色冶金、石化、装备制造、轻纺等
主要农业区及综合性工业走廊
小结: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政治意义:
促进区际联系,加强区际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加强国际交流;
促进民族团结;
减小区域差异;
有利于巩固国防等。
03
经济意义:
合理布局交通网,提高运输效率,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加强不同地域间的交通联系;
促进资源开发、物资输出;
带动相关经济产业(如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
发挥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等。
01
社会意义:
方便居民出行;
拉动就业;
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区域脱贫致富;
促进文化交流等。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