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2.在一定条件下,NO能跟H2发生如下反应:2NO+2H2==N2+2H2O。经研究,上述反应是按以下三步反应依次进行的总反应(括号中是该条件下反应的相对速率):(Ⅰ)2NO+H2==N2O+H2O(慢);(Ⅱ)2N2O==2N2+O2(快);(Ⅲ)2H2+O2==2H2O(更快)。以上总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三步反应中的
A.(Ⅰ) B.(Ⅱ) C.(Ⅲ) D.(Ⅱ)和(Ⅲ)
3.可逆反应A(g)+ 4B(g) C(g)+ 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vA=0.15mol/(L·min) B.vB=0.6 mol/(L·min)
C.vC=0.4 mol/(L·min) D.vD=0.01 mol/(L·s)
4.设C+CO2==2CO(正反应吸热),该反应速率v1;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该反应速率v2。若升温,v1和v2的变化是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少
C.v1增大,v2减少 D.v1减少,v2增大
5.由反应物微粒一步直接实现的化学反应称为基元反应。某化学反应是通过三步基元反应实现的:
①Ce4++Mn2+ → Ce3++Mn3+;②Ce4++Mn3+ → Ce3++Mn4+;③Ti+ + Mn4+ → Ti3+ + Mn2+。
由此可知,该反应的催化剂是
A.Ce3+ B.Ti3+ C.Mn3+ D.Mn2+
6.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使用了合适催化剂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④⑥
7.对可逆反应:A(g) + 2B(s) C(s) + D(g);ΔH>0(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图所示为正、逆反应速率(v)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如果在t1时刻改变以下条件:①加入A;
②加入催化剂;③加压;④升温;⑤减少C,符合图示的条件是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④⑤
8.对于反应M+N→P,如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3倍。在10℃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54min,将温度提高到40℃完成反应的10%需要时间(min)为
A.2 B.3 C.6 D.9
二、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NO(g) + CO(g) 1/2N2(g) + CO2(g);△H <0(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10.尿酸是人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关节炎形成的原因就是在关节的滑液中形成尿酸钠(通常用NaUr表示)晶体:
HUr+H2OUr -+H3O+ ① Ur -+Na+NaUr ②
第一次关节炎发作的时间大都在寒冷季节,发病部位常常是手指的关节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反应②是吸热反应
B.热敷可以使关节炎的症状减轻有一定的道理
C.NaUr易溶于水
D.关节炎发病时关节滑液的pH降低
11.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 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 )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12.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 + Y 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X、Y、Z均为气态
C.X和Y中至多有一种是气态,Z必为气态
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13.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NO2(g) O2(g)+2NO(g);ΔH>0(正反应吸热), 达到平衡。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
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
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14.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
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和470K,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
A.纯Ni(s)和Ni(CO)4(g) B.纯Ni(s)和CO(g)
C.不纯Ni(s)和CO(g) D.不纯Ni(s)和Ni(CO)4(g)
15.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pC(g) + Q(Q为热量变化)。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
p2,m+n>p,Q<0 B.T1>T2,p2>p1,m+n>p,Q<0
C.T1>T2,p2>p1,m+nT2,p1>p2,m+n>p,Q>0
16.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里,反应2A(g) B(g) +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4mol。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入1mol稀有气体氦(He),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充入A、B、C各1mol,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将A、B、C各物质的量都减半,C的百分含量不变
D.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达平衡后,C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17.恒温恒容下,往一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发生如下反应:2A(g) B(g)+ xC(g)。达平衡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增大了p%,A的平衡转化率为a%,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若x=1,则p>a B.若x=2,则p < a
C.若x=3,则p=a D.若x=4,则p≥a
18.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2 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 %的是
A.2 mol C B.2 mol A、1 mol B和1 mol He(不参加反应)
C.1 mol B和1 mol C D.2 mol A、3 mol B和3 mol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4分)
三、 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4分。
19.(10分)已知含氧酸盐的氧化性随溶液酸性加强而增强,智利硝石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碘:
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
在制备实验时,发现开始阶段反应速率呈递增趋势,后来又减小,请解释原因。
(1)开始阶段反应速率呈递增趋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又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20分)在密闭容器中,由一定起始浓度的氙(Xe)和F2反应,可得到3种氟化物。各种生成物在平衡体系内的分压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的分压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1)420K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消耗l mol Xe,则转移电子______mol。
(2)600~800K时,会发生反应:
XeF6(g) XeF4(g)+ F2(g),
该正反应为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00K时,容器中存在的组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14分)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g) + 3H2(g) 2NH3(g)
(1)若开始时放入1mol N2和3 molH2,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NH3,这时N2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若开始时无NH3,只放入N2和H2,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3a mol,则开始时放入N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mol和 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 N2、6 molH2和2 molNH3,达到平衡后,N2和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y mol和3a mol,则x= ,y= ,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_____(选填一个编号)。
A.大于6 mol B.等于6 mol C.小于6 mol D.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6 mol
作出判断的理由是 ;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6 molNH3,再次达到平衡后,NH3的质量分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