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20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20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07 07:0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5课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治国之本在治吏,吏治则国治。 ——唐·张九龄
目录CONTENTS03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02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01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一)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二)春秋战国:举荐与军功爵制荐举(自荐)毛遂自荐(三)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四)汉朝:1.汉武帝推行察举制:⑴方式: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⑵科目:讲求孝行、廉洁选拔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极谏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明于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常科科目特科察孝廉举茂才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2.积功劳为官、征辟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诏令郡国每岁向朝廷举荐孝者、廉吏各一人以备擢用,由此形成固定的“察举”之制。后孝者、廉吏合并为孝廉,它是汉代普通士人最主要的入仕途径。孝廉以外,还有一些临时性的察举科目,如茂才(秀才)、贤良方正、文学等。被举者一般都有符合儒家伦理道德标准、通晓儒家经书的共同特点。出身贫寒、40余岁始钻研《春秋》的公孙弘通过察举拜为博士,十年之内升至丞相,封平津侯,开创西汉建立以来以布衣身份拜相封侯的先例。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汉武帝推行察举制: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五)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背景:
东汉末年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2.创立:
220年,魏王曹丕采纳礼部尚书陈群建议推行
3.方式:
中正定品、吏部授官
4.标准:
家世、道德、才能→只看家世
5.影响:
⑴积极:
⑵消极: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咏史》魏晋·左思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1.发展历程:
⑴隋唐:产生与发展
②内容:
科目 结果
制举
常举 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每年举行,科目有明经和进士(这两科最受重视)等
考试合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科目 概况
进士 考士人诗赋文才
明经 考士人对儒家经典及其注疏的理解
明法、明书、明算 选拔明习法令、文字书法、数学计算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社会影响不大
①特点: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Designed by OfficePLUS材料:中国古代官员选拔重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察举制和科举制中的孝廉、贤良方正、明经等科目,都包含着对官员“德”的重视,而秀才、茂才、明法、进士等科目,又包含着对官员“才”的重视。科举制形成后,儒家经典成为士人考试的必读书目,实际已将德才的关系在考试中具体体现出来了。中国古代对官员选拔的要求既重才又重德,且德是第一位的。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有何特点。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1.发展历程:
⑴隋唐:产生与发展
⑵宋朝:进一步发展完善
①规模: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纲要上P50】
②范围:面向全社会开放【纲要上P63】
③公平竞争:“锁院”“糊名”“誊录”【纲要上P65】
④地域平衡:南北分卷,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纲要上P63】
⑤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①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
②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③录取人数不多,官员比例不高
⑶元朝:时断时续: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1.发展历程:
⑷明清:鼎盛
①形式:
②生源:
③内容: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第二:榜眼
第三:探花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1.发展历程:
2.影响:
⑴积极:
⑵消极:
(明清)
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加强了中央集权【纲要上P38】
①有利于扩大用人范围,稳定封建国家政权(P31学习聚焦)
①科举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
②以儒学作为考试内容,忽视科技;
③片面应试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
——钱穆《历代政治得失》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选拔标准:
选拔方式:
选拔原则:
由血缘、家世门第演变为才能、学识。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客观。
由推荐、地方品评演变为考试选拔。
选官基础:
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选官制度演变趋势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趋势。
实际上“选举”一词很早就被使用,古代选举兼指选士与选官,如三代(夏商周)就已存在的“乡举里选”,汉代的“乡举里选制”“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和隋朝开创的“科举制”。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考察、培养、选拔和任用人才的,它透露着机会平等性、选拔人才的一切以考试为尺度的客观性、组织考试的独立性、社会的稳定性和考试内容的标准化等。这种制度至少给很多平民“布衣”打开了一条通往上层社会的通道,因此,中国古代的很多官吏也是优秀的文学家和诗人。
——摘编自江亚南《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变迁》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一)官员考核制度
1.秦汉:
上计制
县、侯国
郡国
中央
县或侯国将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上报郡国
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御史
意味着中央加强了地方财政控制
以考核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升降
2.魏晋南北朝:
流于形式
原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
3.隋唐:
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
隋朝 考核对象
考核方式
唐朝 考核标准
考核结果
品德和才能
地方官向中央报告;
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九品以上官员
4.宋朝:
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
5.明清:
考核制度严密
5.明清:
考核制度严密
依据
升迁
降调
考满
考察
明朝考核
内容
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初考
再考
通考
朝觐考察
京察
结果
称职
平常
不称职
考察外省文官
考察京官
清朝:
考课制度
京察
大计
贪、酷者削职为民,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
罢软、不谨者免职
浮躁、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一)官员考核制度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二)官员监察制度
1.秦汉:
⑴中央:
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⑵地方:
①秦朝:
②汉朝:
刺史制度
监御史(P4)
a.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
b.概况: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1人
c.职责:
代表皇帝巡行郡国,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刺史级别不高,官秩(级别) 不过六百石,约等于中下等县令。但他位卑权重,可代表中央,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高官、豪强势力,甚至诸侯王。
——樊树志《国史概要》
d.特点:
位卑权重(品级不高,权力很大)
2.隋唐:
⑴中央:
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⑵地方: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震慑作用
3.宋朝:
⑴中央:
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台谏合一
⑵地方:
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通判
御史拥有监察权
谏官拥有议事权
包拯,累迁监察御史、知谏院、
谏议大夫、御史中丞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宋慈,历任
通判、福建、江西、湖南提点刑狱使;苏东坡曾任杭州通判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二)官员监察制度
4.元朝:
⑴中央:
御史台
⑵地方:
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监察机构严密
5.明朝:
⑴中央:
①都察院监察御史:纠察内外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
②六科给事中:封驳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稽查六部百司
⑵地方:
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
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
特点: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力很大(位低权重)
6.清朝:
⑴中央:
六科并入都察院(科道合一),都察院监察百官
⑵地方:
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二)官员监察制度
肃政廉访司一般指提刑按察司。 提刑按察司是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后改“肃政廉访司”)、明朝、清朝(改称”按察使司”)三代设立在路一级(元代)或省一级的司法机构
Designed by OfficePLUS课堂小结|感谢观看|Designed by OfficePLUSDesigned by OfficePLUS内容来源于网络Office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