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练习题
2023.7
(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29个小题。答题结束上交习题的5~8页或只交答题卡即可。
2.相对原子质量:C-12,O一16,H一1,N一14,S-32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第5页上端的答题栏中或答题卡上)
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小麦晒干 电解水 B.矿石粉碎 干冰升华
C.食物变质 汽油挥发 D.镁条燃烧 植物生长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仪器连接 B.滴加液体
C.加入药品 D.倾倒液体
3.下列化学符号中,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 B.N2 C.Mg D.H2O
4.下列关于元素、分子、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分子只能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
D.分子、原子都在不断运动
5.下列仪器可用于给物质加热,但一般需要垫上陶土网的是
A.试管 B.蒸发皿 C.烧杯 D.广口瓶
6.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储量国。钬是稀土的一种,它在元素周期表的某些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67 B.属于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是164.9g D.钬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
7.下图是某同学学习化学知识后进行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C.氮元素的化合价 D.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含量
8.下列对H2、H2O、H2O2三种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A.因为组成中都含有“H2”,因此三种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构成上都含有一个氢分子
C.都含有氢元素 D.都是含氢化合物
9.2023年6月11日下午,淄博引黄主干线管道发生爆裂,经过管道工人紧急抢修,于13日凌晨恢复全线供水,再次体现了“淄博速度”。黄河水进入用户前需要对黄河水进行的必要净化操作:①自然沉降②过滤③消毒④煮沸⑤蒸发是其中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10.归纳与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与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同种元素的粒子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1.决定元素化合价的不可能是
A.得电子的数目 B.失电子的数目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2.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干燥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是常用的燃料
C.空气中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约占78%
D.空气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13.过氧乙酸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过氧乙酸的认识错误的是
A.过氧乙酸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2H4O3
B.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过氧乙酸由三种原子构成
D.过氧乙酸消毒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14.下表是某地市连续两天的空气质量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日期 4月27日 4月28日
天气 晴 中雨
污染物 CO SO2 NO2 可吸入颗粒物 CO SO2 NO2 可吸入颗粒物
污染指数 21 88 33 26 20 23 10 11
质量级别 二级 一级
A.造成该地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SO2
B.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雨后该地的空气质量明显得到改善
D.该地所用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较大
15.“在工业上,通过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加热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沸点不同,使它们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汽化,逐一从空气中分离出来”。上述文字中隐含的分子性质①分子的体积很小②分子在不断运动③分子间有间隔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常用的“84”消毒液,这个反应过程不可能的产物是
A.NaCl B.Na2CO3 C.NaC1O D.H2O
17.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A.NO B.N2O C.NO2 D.SO2
18.关于燃烧和灭火的知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野外篝火结束,用沙土将火堆填埋
B.用湿抹布盖灭在实验桌上燃烧的少量酒精
C.高层住宅发生火灾,迅速乘电梯撤离
D.精密仪器或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19.202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保护自然资源,共创绿色未来”。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办公用纸双面使用 B.提升经济发展,增大化石燃料的使用
C.发展绿色新能源汽车 D.进一步增大水电、光伏、风机的装机容量
20.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镁条在空气中能燃烧 反应物种类
B 炭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木柴劈成薄片后在空气中更容易燃烧 反应物接触面积
D 加入二氧化锰后的双氧水,10%的比5%的双氧水反应速度更快 催化剂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共有7个小题,33分)
21.化学符号是建立物质宏观和微观之间联系的纽带。请按照要求写出符号或名称:
(1)铝离子_________________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
(3)Cu2+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
22.有下列七种物质:①NaOH②糖水③冰水④稀盐酸⑤铝⑥大理石⑦硬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含有水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序号)。
23.写出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相关问题:
(1)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变红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
(2)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该发应__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4.在化学反应 中,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最简比)。实验结束,将MnO2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5.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将22g丙烷与一定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已知生成CO2和CO的质量比是22:7,则生成H2O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反应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反应中,丙烷中所含氢元素质量和产物水中的氢元素质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产物CO2、CO中的碳元素总质量与丙烷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6.请完成下列问题:
(1)CO和CO2是碳的两种常见氧化物,其中CO中碳、氧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最简比)。已知某瓶气体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测得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5,则该瓶气体组成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2)CO2和CO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二者的分子结构_______________(填“相同”、“不同”),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不同”),因为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是消毒,C1O2是一种新型消毒剂,工业上常用Cl2与NaC1O2反应来制取C1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NaC1O2中氯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
27.能源和环保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石油和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可”、“不可”)再生能源;
(2)乙炔(C2H2)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若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物中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乙炔不完全燃烧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化学反应都会发生发热现象
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是减缓温室效应、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有1个小题,18分)
2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碳性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是依据_______________和反应条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你会选择以上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使用该装置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所需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收集CO2只能选择以上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检验CO2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这是利用CO2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E装置,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使装置E出现此现象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F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通过F中的现象可确定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5)某小组同学称量了反应前装置A中的药品总质量是100g,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剩余混合物总质量_______________(填“不变”、“增加”或“减小”),反应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共有1个小题,9分)
29.雷击是引起森林大火的重要因素之一,灭火行动中突发的明火“爆燃”会对消防队员造成严重伤害。“爆燃”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内有些枯枝落叶长久堆积腐烂,产生大量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性气体,突遇明火导致。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雷击能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林内可燃物长久堆积腐烂属于化学变化中的_______________。
(3)森林灭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属于灭火原理中的是_______________。
(4)计算3.2g甲烷完全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2022-2023第二学期初三化学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C C C B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B C B A C B D
二、理解与应用(有7个小题,共33分)
21. (4分)(1)Al3+ (2)水分子(写化学式不对) (3)铜离子(或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铜离子)
(4)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是+2
22. (4分)②④⑥⑦ ,⑤,③ ,②③④⑦
23. (5分)(1) ,化合反应(2)
(3) ,放热。
24. (4分)H2O2,MnO2(以上写物质名称也可),9:8。过滤。
25. (4分)36g,72g。相等,相等。
26. (6分)(1)3:4。混合物(2)不同,不同(3)NaCl, +3。
27. (6分)(1)煤,不可(2) ;炭或一氧化碳(答一种即得分),
浪费燃料(能源)(或污染环境)(3)B C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1个小题,共18分)
28. (18分)(1)锥形瓶、分液漏斗(2)反应物状态。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 (3)D,CO2能溶于水,比空气重。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证明已集满,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4)溶液变红色,H2CO3。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CO2比空气重。(5)减小,遵循。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共有1个小题,9分,步骤中不带单位及比例式不准确的不得分)
29. (9分)(1)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2)缓慢氧化 (3)移走可燃物---各1分
(4)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答:生成二氧化碳8.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