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上科学1.1-1.2暑期讲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上科学1.1-1.2暑期讲义(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7-07 17:0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1.1-1.2暑期讲义
一、单选题
1.从太空传来的照片显示,地球大部分面积被水体覆盖,其中最庞大的水体是(  )
A.冰川水 B.海洋水 C.河流水 D.大气水
2.如图表示水循环中的海陆间循环,其中丙、丁分别表示陆地水和海洋水,则环节①表示的是(  )
A.水汽输送 B.径流 C.蒸发、蒸腾 D.降水
3.陶陶在某报刊上发现一组生物含水量的表格(如下表),其中含水量最高的是(  )
生物名称 水母 草本植物 植物风干的种子 黄瓜
水的质量分数/% 98 70~85 15 95
A.水母 B.草本植物
C.植物风干的种子 D.黄瓜
4.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
A.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
B.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是平衡的
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D.亚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
5.2022年9月5日至6日,超强台风“轩岚诺”北上经过浙江省东部海域,为全省大部地区带来狂风暴雨,“台风雨”体现了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
A. 水汽输送 B.下渗 C.降水 D.蒸发
6.2022年7月14日以来,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多次发布水利旱情预警,湖州市各地多次组织实施人工降雨,积极应对旱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
B.浙江今年夏秋季节盛行西北风,所以没下雨
C.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7.夏天,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泄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C.我们可以利用冰块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8.从温州自然灾害发生的历史趋势情况看,台风灾害是我市最为典型的自然灾害,台风引发的暴雨造成洪涝、山体崩塌、泥石流等影响较为突出。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
A.①蒸发 B.⑤地表径流 C.④降水 D.③水汽输送
9.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降水和径流
B.水蒸发过程中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通过水循环海洋水可以转化为陆地水
D.地表水量一定与地表蒸发量相等
10.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
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水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11.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可知(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水分子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水电解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分子
12.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大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② D.①②③
13.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及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a、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C.水分解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水2个氢分子+1个氧分子
14.结合水电解现象以及电解过程微观示意图,下列不正确的是(  )
A.阴极和阳极产生气体体积比约为2∶1
B.这个微观示意图说明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的
D.该实验证明了分子是可分的
15.如图是张强同学自制的简易电解水装置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连接B的是电源的正极
B.这个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试管A中得到的是氧气
D.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6.电解水过程由如图步骤的模型构成(图中●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完整表示电解水过程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二、填空题
17.陆地淡水包括   、   、   、   、   等,它虽然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但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   和   用水。
18.根据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E所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是   、   。
(2)如图所示的水体中,   (填名称)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3)在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含量最少的是   。
19.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据测定,水分占人体质量的 以上,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大约   升的淡水,当人体内含水量不足时就会造成   ,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20.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   原子和   原子,两个   原子结合成一个   分子,大量的该分子聚集成   ;两个   原子结合成一个   分子,大量的该分子聚集成   。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   ,原子   。
21.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环节是:A降水、B蒸发、C   。
(2)其中“南水北调”改变的是   (填字母)这一环节。
(3)下面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_________
A.地表裸露的沙漠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
C.长江黄河的发源 D.冰川广布的南极
(4)杭州市饮用水较为缺乏的地区,我们要珍惜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植树造林,涵氧水源
C.随手关闭水龙头
22.读图所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水在   作用下,大量的海水   (A)形成水汽,水汽被   (B)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   (C),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   (F)和   (D)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   水循环。
(2)P所代表的水循环是   ,T所代表的水循环是   。
(3)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三种循环中,   (填字母,下同)循环的水量最大,   循环对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陆地的淡水资源。
(4)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较   (填“长”或“短”)。
23.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有   、   和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   的形式存在 ;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
   的形式存在 ;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24.如图甲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如图乙所示为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b 管与电源    极相连产生气体。
(2)在电解水实际操作中,a、b 两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通常大于 2:1,其原因是两种气体 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则在相同条件下,     (选填“氢气”或“氧气”)更难溶于水。
25.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试管生成A气体,则b应该接直流电源的   极。
(2)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入B气体中,能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B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性。
(3)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 1的原因可能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6.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
(1)接通直流电后,甲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乙试管内产生的是   ;导线A接电源   极,导线B接电源   极。
(2)电解水时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
(3)检验乙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
(4)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测得与电源负、正两极相连的阴、阳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如下: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阴极生成气体体积/cm3 6 12 20 29 39 49 55 65 75 85
阳极生成气体体积/cm3 2 4 7 11 16 21 26 31 36 41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开始时阴、阳两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大于2∶1,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部分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C
17.【答案】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生产;生活
18.【答案】(1)地球上的淡水;地下淡水
(2)冰川水
(3)生物水
19.【答案】2.5;脱水
20.【答案】氢;氧;氢;氢;氢气;氧;氧;氧气;分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1.【答案】(1)水汽输送
(2)G
(3)B
(4)B;C
22.【答案】(1)太阳辐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
(2)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3)T;M
(4)短
23.【答案】气态;液态;固态;液态;固态;气态
24.【答案】(1)正
(2)氢气
25.【答案】(1)负
(2)带火星木条复燃;助燃性
(3)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氢气
26.【答案】(1)氢气;正;负
(2)增强水的导电性
(3)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观察现象
(4)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