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2.1 空气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上2.1 空气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07 12:1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2.1 空气
【猜谜语】有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 这是什么呢?
【答案】空气。
空气除了谜语中提到的性质,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的资源?如何保护空气?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3.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4.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空气的成分
拉瓦锡(1743—1794)
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
空气的成分
汞+氧气 氧化汞
加热
实验一: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实验二: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氧化汞 汞+氧气
加热
实验结论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氧气占体积1/5
空气的成分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体氩,以后各个稀有气体陆续被发现。
人们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还有其他成分。
空气的成分
思路1:将其他气体除去,只剩下氧气,测定氧气体积。
思路2:将氧气除去,然后通过减少的体积来测定
氧气的体积。

1. 思路指引
空气的成分
2. 仪器和药品选择
思考: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除去?
(1)只与氧气反应,不与其他气体反应。
(2)反应不产生气体,生成物是固体。
药品:一般是红磷等。
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夹、烧杯、 酒精灯及火柴、水
(1)仪器:
空气的成分
4.实验步骤
3. 实验装置
(1)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好记号。
(2)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
空气的成分
(1)瓶内出现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2)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内,约占容积的1/5。
5. 实验现象
【分析】 红磷在封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
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
【思考1】
空气的成分
(1)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6. 实验结论
(2)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P O2 P2O5
【分析】集气瓶中水上升至约1/5后,不再上升,说明剩余的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
【思考2】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
空气的成分
7. 实验反思
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1)装置漏气;
(2)红磷的量不足;
(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等。
空气的成分
归纳总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的成分
现在,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已经可以精确的测定空气的成分。
氮气(N2)
氧气(O2)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CO2)
其他气体和杂质
空气 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它气体
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
物质的分类
空气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它
混合物
物质的分类
物质按种类如何划分?
1.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海水
2.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
空气的用途
1.氧气
潜水
急救
支持燃烧
金属冶炼
供给呼吸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的用途
2.氮气
颜色 状态 气味 标准状况 下的密度 熔点 沸点 是否易
溶于水
氮气 无 气 无 1.25g/L -209.9℃ -195.8℃ 难溶
氮气的物理性质
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继续燃烧,说明了氮气不支持燃烧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空气的用途
保护气、低温环境、液氮冷冻麻醉
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氮气不活泼,食品包装时常充入氮气以防腐;
2.氮气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的用途
用于超低温技术
氦气用来填充升空气球
制作霓虹灯、航标灯等多种电光源
用作保护气
种类:氦(He)、氖(Ne)、氩 (Ar)、氪(Kr)、氙(Xe)、氡(Rn)
结合观看视频,了解稀有气体的性质,总结稀有气体的用途。
保护空气
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空气污染的原因
保护空气
空气污染的危害
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形成酸雨(世界三大环境问题)等。
保护空气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多利用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③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汽车安装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植树造林
栽花种草
清洁能源
监测空气质量
保护空气
地区 空气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张店 64 二氧化硫(SO2) Ⅱ 良
临淄 105 二氧化氮(NO2) Ⅲ(1) 轻微污染
博山 72 可吸入固体颗粒 Ⅱ 良
桓台 62 可吸入固体颗粒 Ⅱ 良
下表给出了某日某市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报告
污染指数?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飘尘、臭氧
课堂练习
1.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空气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
B. 食品包装袋填充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C. 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D.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B
D
课堂练习
3.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氦气
4.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空气 B. 牛奶
C. 84消毒液 D. 蒸馏水
B
D
课堂练习
5.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后人仿照其实验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实验过程中,逐渐减少的气体和逐渐增多的物质是( )
A. 氧气、五氧化二磷 B. 红磷、五氧化二磷
C. 氧气、红磷 D. 氮气、五氧化二磷
A
课堂小结
空气
氧气含量测定
主要成分
氧气
其他
稀有气体
氮气
性质及用途
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污染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