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3.2 原子的结构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上3.2 原子的结构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07 12:0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3.2 原子的结构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结论: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能够再分吗?
H
O
H
H
O
H
H
H
O
O
H
H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的结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了解离子的形成,会写离子符号,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原子结构
通过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原子体积很小
乒乓球
原子结构
原子核
原子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原子结构
原子核
电子
中子
质子
原子结构立体图
原子结构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带正电)
质子: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不显电性)
中子:
小结:原子结构
思考:原子中存在着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结构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硫 16 16 16
氯 17 18 17
钾 19 20 19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不同种原子质子数不同。
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的模拟动画。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子层
离核远近
能量高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低 高
近 远
离核最远的叫作最外层。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电子数不超过2个。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简明、方便地表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
6
+8
原子核
电性
核电荷数为8
分别代表第一层、第二层电子层
代表各层电子数,且2+6=8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观察与思考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种类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种类 比较内容 金属原子 非金属原子 稀有气体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得失电子情况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4个
一般≥4个
8个(氦为2个)
活泼
活泼
不活泼
易失电子
易得电子
不易得失电子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离子
Na原子与Cl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怎样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离子
离子
2
1
8
+11
Na
2
7
8
+17
Cl
+11
2
8
Na+
8
2
8
+17
Cl-
阳离子
阴离子
不带电的化合物NaCl
失去1电子
离子
+11
-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
-
-
-
钠原子
氯原子
离子
离子
+11
-
-
-
-
-
-
-
-
-
-
-
-
-
-
-
-
-
-
钠原子
氯原子
核电荷数=电子数=11
核电荷数数=电子数=17
不带电
不带电
Na
Cl
离子
-
-
-
-
-
-
-
-
+17
-
-
离子
+17
-
-
-
-
-
-
-
-
-
-
-
-
-
-
-
-
-
钠原子
氯原子
-
-
-
-
-
-
-
-
-
-
+11
-
离子
离子
+17
-
-
-
-
-
-
-
-
-
-
-
-
-
-
-
-
-
钠原子
氯原子
-
-
-
-
-
-
-
-
-
-
+11
-
离子
离子
+17
-
-
-
-
-
-
-
-
-
-
-
-
-
-
-
-
-
钠原子
氯原子
-
-
-
-
-
-
-
-
-
-
+11
-
离子
离子
(1)定义:带电的原子叫做离子。
(2)离子的形成:
阳离子(+)
失电子
阴离子(-)
得电子
原子
(3)离子的符号及其意义:
在原子团或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及电荷的正负。
2 Mg 2+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表示两个镁离子
离子
2
2
8
+12
Mg
+12
2
8
Mg2+
书写
书写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 如: Mg2+
Na+
Cl-
失去两个电子
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Mg原子
Mg2+离子
离子
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电性 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结构 例图
联系 带电荷的原子叫离子
+11
2 8 1
+12
2
8
+17
2 8 8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质量测定值
原子的质量很小,记忆、计算都很不方便,能不能用一种好写、好记、好用、化繁为简的方法来表示原子质量呢?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千克。即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即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千克。即9.288×10-26千克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指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这种碳原子。1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 kg,其中的1/12约是1.66×10-27 kg。这个量即为国际标准量。
1. 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相对原子质量
1.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个比值;
2. 由于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是定值,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
3.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
4. 碳12是指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的注意事项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氯 17 18 17 35
铁 26 30 26 56
找规律:阅读上表,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1.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 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通常忽略不计,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课堂练习
1. 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 6 B. 8 C. 14 D. 20
2. 如图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
B. 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C. 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
D. 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A
B
课堂练习
3.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4. 已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用于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若一个该碳原子的质量为m kg,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后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m/12 B. n/12
C. 12m/n D. 12n/m
A
D
课堂练习
5. 氯化钠是生产、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应用很广泛。
Ⅰ.下面图甲和图乙分别是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甲中的x=_______。
(2)金属钠与氯气反应时,由图乙的结构可知,氯原子容易得到钠失去的1个电子,从而形成最外层有_______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的氯离子,氯离子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__。
1
8
Cl-
课堂小结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每个质子带1 个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1 个单位负电荷)
1. 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2. 原子的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Ar=质子数+中子数
碳原子质量 × 1/12
=——————————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
一、原子结构
三、相对原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