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也使得中国经济结构开始改变。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标要求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传统的经济结构男 耕女 织耕织结合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小农经济解体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数倍)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变化的原因材料二 欧美各国在倾销商品的同时,还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 产品,大批丝、茶从上海、广东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 1844年,茶叶的出口量达到53万担,超过鸦片战争前的最 高出口量13万担,此后出口量持续上升。丝、茶等农产品 的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