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7 13:28:07

文档简介

高二考试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西北“水三线”由“胡焕庸线”“阳关线”和“奇策线”共同构成,可将全域划分为八大片区,其

不仅可有效指导中国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还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西北融入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1示意西北“水三线”地区空间范围及八大片区。据

此完成1一3题。
图例
回界
码林地
省级界
草地

疏植被
胡焕庸线
海岸线
片区边界

“水三线”
测农用地

奇策线”
“阳关线


图1
1.八大片区的区域划分依据为
A.流域与地域特征
B.气温与降水
C.海陆位置与植被
D.人口与经济
2.西北“水三线”地区降水量仅占全国降水量的9.3%,其内部分布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
A.“阳光线”西北部片区降水量大于东南部片区
B.“奇策线”是新疆地区水资源分布的均分线
C.“奇策线”西北与黄河流域片区降水相对较多
D.“水三线”沿线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于全国水平
3.下列西北“水三线”地区生态安全问题中,程度较轻的是
A.水土流失
B.沙漠化
C,生态脆弱
D.土地盐碱化
【高二地理第1页(共6页)】
·23-528B·
历史上黄河三角洲的耕地面积趋于稳定,每当黄河有新淤积的土地经过20一30年的天然
植被、有机物滋养,成为肥沃的土地时,就会有拓荒者纷至沓来,通过“垦耕一弃耕”的循环耕作
方式进行土地开发,这种颜具游牧色彩的耕作方式,被当地人称为“游耕”。图2示意黄河三角
洲地理位置。据此完成4~6题。
滨州市
山一东省
图2
4.黄河三角洲的耕地面积趋于稳定的原因有
①黄河含沙量大,淤积作用强,土壤肥力恢复快②气候变暖,适宜耕作的土地增加
③拓荒
者的“垦耕一弃耕”循环耕种方式④海水人侵,耕地不断后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来到黄河三角洲的拓荒者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洪泛区
A.灌溉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低平
D.植被缺失
6.粗放的“游耕”模式导致当地
A.土壤污染
B.土壤次生盐渍化
C.耕地面积不断缩小
D.旱涝灾害增加
都市圈是指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城市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城市为核心,以一小时交通圈
为基本范围,包括与核心城市有着紧密的产业、商务、公共服务、游憩等功能联系的各级各类城
镇的跨行政区地域空间单元。图3示意武汉都市圈分布。据此完成7~8题。
武汉城市图
图3
7.在武汉成为武汉都市圈核心城市的过程中,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
A.辐射
B.虹吸
C.阻碍
D.产业互补
8.武汉都市圈形成后
A.核心城市集聚作用增强
B.武汉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减弱
C核心城市现代服务业水平提升
D.周边城市吸引企业的区位优势减弱
【高二地理第2页(共6页)】
·23-528B·高二考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A2.C3.A4.C5.B6.B7.B8.C9.A10.C11.D12.A13.A14.C
15.D16.B17.A18.A19.C20.B
21.(1)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结构仍未改变;产业结构同质化突出,其他产业发
展严重滞后。(4分)
(2)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上下游企业的合理集聚,形成产业规模效益;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
值,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发展养老养生、休闲旅游、医疗服务等康养产业,营造地区品牌;
加快以旅游业、物流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服务业水平;加强高水平战略资
源开发基地建设,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答出三点,6分)
(3)早期环境污染严重,引发较多健康问题;老年人口比重大,对医疗养生需求大;经济较发达,
民众医疗康养意识增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跨区域求医人员多。(答出两点,4分)
22.(1)流域面积小,径流量小;以冰雪融水、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为枯水
期,夏季为丰水期:夏秋季节径流量日变化大。(答出两点,4分)
(2)开都河流域中上游河段为天然草地,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较小;流域中游至耕地区边
界河段多为裸地,缺少植被覆盖,水源涵养能力极差,含沙量较大;下游至入湖口河段为耕地
集中区,农作物种植较多,灌溉用水导致水量减小,流速缓慢,含沙量较小。(6分)
(3)湖泊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干,气温日较差变大,风沙灾害增多;该湖区渔业资源、沿湖生物
多样性减少;淡水资源减少,影响沿湖农业、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湖泊盐度增加,逐渐演变
成微咸水湖泊等。(答出两,点,4分)
23.(1)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答出两点,2分)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答出两点,4分)
(3)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可以作为生
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提供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提高公众环
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答出三点,6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3-528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