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同步测试:2.8十三岁的际遇(苏教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同步测试:2.8十三岁的际遇(苏教版七年级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2 14:3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十三岁的际遇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玫瑰(ɡui) 沉淀(diàn) 蓦然回首(mò)
B.撷取(jié) 摒弃(bìnɡ) 白驹过隙(xì)
C.安恬(tián) 穹隆(qiónɡ) 通幽曲径(qū)
D.怪癖(pǐ) 呜咽(yè) 朝夕相处(chǔ)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抽屉 一视同仁 茫然若失
B.尘缘 津津有味 目不转睛
C.犀利 生机勃勃 谈笑风声
D.絮语 耳目一新 一干二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无法用语言表达。)
B.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也不胜凉意。(这里指不能忍受。)
C.在白驹过隙的一瞬,眼前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D.可不,是开始——开始做美得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过的世界进行探寻。(迷迷糊糊,十分陶醉。)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作者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依恋北大却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
B.文中作者详写了童年时期对北大的向往与进入北大的自信,还详写了两年学习生活中的感受。
C.全文以抒情为经,以叙述为纬,以议论为点,组成了浑然一体的篇章。
D.文章开头以北大“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笔,最后以暮年归来,再“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的梦幻结束全文,既增加了抒彩,又与开头相呼应。
5.综合性学习。
学完课文,你一定对作者田晓菲有了深入了解。田晓菲,13岁即被北大破格录取,成为人人羡慕的才女。
(1)假使你在网络上和她聊天,你最想请教她的问题是什么?
答:
(2)她成才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6~9段,完成6~11题。
6.从选段中找出两对同义词语: 与 ; 与 。
7.为什么“我”刚进北大,“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
答:
8.请简要地概括一下在青岛过夏令营时留在“我”记忆中的那件往事。
答:
9.“我似乎刚刚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答:
10.为什么说北大不再是“影像”“建筑”“梦想”?
答:
11.怎么理解“与北大的际遇,便是又一个新的开始”?
答: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回答12~15题。
哈佛梦想
刘 墉
  你知道我小时候听过的第一所美国大学是哪个吗?
  是哈佛!
  高中时,从百科全书上,我知道哈佛的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比美国长,早在六十年代,哈佛已经为美国培育了六位总统。我最崇拜的文学家、诗人,如艾略特、亚当斯、梭罗和爱默生,都是哈佛毕业的。
  只是当时我连考国内的联考,都没有把握,哈佛自然更成为遥不可及的名字。
  直到我认识美国驻华大使安克志的儿子安拙 ( http: / / www.21cnjy.com )庐,想进哈佛的心才又动了起来。因为他对我说,他高中成绩并不极好,但经过口试却被哈佛录取了,当时的口试官说:“我们重视的不是你已经‘装了多少’,而是‘未来能装多少’!”
  于是我想:说不定以我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不怎么样的成绩,有一天也能混进哈佛研究所呢!然后我到了美国。才落地,就看见报上登,哈佛大学锐意革新课程,要求每个毕业生,都要精通写作、数学和电脑,他们认为这是大学生的基本训练,不能灵活地使用这三者,就难以在未来世界成为上等人。
  报上又说,哈佛认为大学教育,不是培养一批会死记的书呆子,而是指导学生怎样到不同的领域中,做深入的研究。
  正因此,他们取消了以前的入门课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譬如“美国历史的主题”和“化学导论”,取代为“中世纪的骑士浪漫主义”“东亚小说”甚至“非洲礼仪的艺术和神话”。而在毕业需要的课程中,居然“外国文化”和“文学及艺术”类占了四分之一。
  哈佛说他们要的是“国际人”,也就是有国际的前瞻性,而不只是狭隘在本科里的人。本科修得再好,没有世界观和人文素养,还是不够的。
  哈佛变得愈来愈对我的胃口了,我甚至在拿到大学副教授的职位后,都想辞职搬到剑桥城,去做一个“哈佛人”。
  可惜,生活上的顾虑,和你进入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岱文森高中,使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尤其是看到统计报告上写,连平均九十七点二七的高中生,都被哈佛打了回票时,更心想:“恐怕连儿子也进不去了!”
  倒是你不死心,到学校图书馆翻出“学院档案箱”,那是由你们历届进入名校的学生发表的大学感言,所集合成的。
  你对我说:“哈佛真是太吸引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虽然校友都说那里有天下最难吃的伙食,但是也讲:最吸引人的不是教授,而是学生!不是校园,而是气氛!半夜还有人在校园演奏、街头舞蹈。走在那儿,简直就像到了纽约的苏荷区,每个人都那么不同!”
  “我们要的是不同!不是相同!死板教育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物是一个样子,但是哈佛让学生自由发展,成为他自己的样子!”你眼睛里闪着光彩,使我想起少年时的自己,梦想成为哈佛人。
  于是你从高四上学期(按:美国高中为四年制),就开始填申请书、写自传,要求哈佛提前批准入学。
  “你可以说你帮我做过哪些事!”我建议。
  “那不重要!因为学校不把靠自家人的成就算进去。”
  “我们可以请大学校长写推荐函。”你母亲说。
  “那也不重要!恐怕自己老师写的反而更可信。”
  我们就不再多说了,任你自己实现梦想。只是当你把自传拿给我看时,令我湿了眼眶,你说:
  “作为一个移民,我能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的眼光来看美国文化;但是反过来说,我更能从西方的观点,回顾中华文化的遗产。由于流着中国的血液,如果能进入哈佛,我希望在西方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儒家思想间,找到一种交融之道。我要用自小的中文训练,帮助我完成这双语文化的桥梁工作……”
  我发现:从你七岁来美,我就天天逼你学中文,不知为此发生多少父子争执,也不知费了我多少心力。而今突然有了收获、有了认同。
  今天,在这个圣诞前夕,我从地球另一边写信给你,充满激动与对上苍的感恩。而在信的结尾,我要说:
  “贺你成为了哈佛人!我们以你为荣!”
12.本文题为“哈佛梦想”,文中写了几代人的梦想?结果如何?
答:
13.哈佛的口试官说:“我们重视的不是你已经‘装了多少’,而是‘未来能装多少’!”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
14.为什么“我甚至在拿到大学副教授的职位后,都想辞职搬到剑桥城,去做一个‘哈佛人’”?
答:
15.本文和《十三岁的际遇》相似,都说自己最喜欢的是校园的“气氛”,请你简要分析其缘由。
答:
四、写作训练
16.【写法借鉴】这篇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的成功之处在于运用了巧妙的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作者在文中写到“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连用三个“渴望”,构成排比,生动地写出自己对知识的追求。
【片段仿写】十三岁正是一个充满渴望的年龄,你渴望什么呢?请写出自己的心里话,注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撷”应读xié。
2.【解析】选C。“声”应为“生”。
3.【解析】选D。“迷离”应为“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4.【解析】选B。文中对童年时期对北大的向往与进入北大的自信略写。
5.答案(示例):(1)“如何才能学好语文?”或“阅读有什么好的方法?”
(2)要有自信、有理想、爱读书,多下工夫,懂得自己的无知,就会去为之奋斗。
6.答案:骄傲 自豪 呜咽 抽泣
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回答时,应思考作者面对图书馆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觉。
答案:因为北大的书浩如烟海,400多万册图书,穷尽一生都未必能读完。
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事件的能力。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尽可能地交代清楚。
答案:我和老师天南海北地聊天,上铺的女孩因课外知识贫乏而伤心呜咽。
9.答案(示例):文中那女孩是因为听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和老师聊天涉及的知识她一无所知,感觉自己课外知识很少而伤心,现在我站在这拥有400多万册图书的图书馆中,我也有了那种知识的贫乏感,我想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应该付出艰辛的努力,读更多的书,弥补这种缺失。
10.答案:因为作者开始明白进北大的现实意味着必须付出艰辛和努力去获取知识、追求真理。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回答时,可结合进了北大,新的篇章展现在眼前,一切需要重新定位思考,紧扣8、9两段作答。
答案:因为北大为渴求知识的学子打开一扇神奇的窗户,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的面目呈现在作者眼前,需要作者重新思考。
12.【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概括。“我”和儿子都想进入哈佛,“我”由于种种顾虑,打消了这个念头;儿子坚持不懈,最终进入哈佛。
答案:两代人(父子)。父亲终未入哈佛,儿子成为哈佛人。
13.【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哈佛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现在的知识多少,更是能力的多少。
答案:哈佛更注重学生未来的潜力,未来的能力。
14.【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上文来答,文章开头就说了作者自己的梦想,前一句更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心情。
答案:因为哈佛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而且“哈佛变得愈来愈对我的胃口了”。
15.【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着学生“读书”“争辩”等方面的自由气氛来谈,分析这样做给学生的影响,意合即可。
答案(示例):正是这种读书、争论、自由的气氛,才会使学生们得到自由发展,成为他自己的样子,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就。
16.答案(示例):我渴望做一个快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像鸟儿一样在空中飞翔;我渴望做一个自由的人,像海鸥一样在大海上飞翔;我渴望做一个无忧无虑的人,像鱼儿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