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同步测试:3.10社戏(苏教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同步测试:3.10社戏(苏教版七年级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2 14:3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社戏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抵(dǐ) 惧惮(dàn) 松懈(xiài)
B.凫水(fú) 怠慢(dài) 皎洁(jiāo)
C.纠葛(ɡě) 旺相(xiànɡ) 悠扬(yōu)
D.好歹(dǎi) 委实(wěi) 且慢(qiě)
2.为下列加点的词语选择一种最恰当的解释。
(1)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礼节 礼物 礼貌)
(2)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竟然 抄近 一直 拐弯)
(3)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某种联系 原因条件
表明组织的证件 关联、牵涉)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横线处。
我们年纪都相仿, (可 但)论起行辈来, (却 但)至少
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 (由于 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
(因为 然而)我们是朋友, (如果 即使)偶而吵闹起来,
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而
可)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4.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说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对社戏的陶醉;写归航偷豆的情景,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B.小说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因此,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社戏的内容。
C.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是双喜。
D.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5.综合性学习。
班里准备举办一次“阅读鲁迅,追寻鲁迅”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
(1)请你就其意义写一句凝练的主题语。
答:
(2)请写出一副能概括鲁迅精神的对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喜欢鲁迅作品中的哪个人物形象?简述一下喜欢的原因。
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10~12段,完成6~9题。
6.请给选文选一个恰当的标题( )
A.赵庄看戏 B.月夜抒怀
C.赵庄途中 D.夏夜行船
7.文段中描写开船的动作的词语有: ,从中看出
江南水乡的少年们 的特点。
8.文段中的景物描写具有特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多方面描写。各找出一句写在下面。
视觉:
嗅觉:
触觉:
听觉:
9.从选文第2段中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答: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摇啊摇啊,采莲船
  时光如梭,童年记忆里的许多人和事已渐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渐远。在不多的记忆片段中,唯有那活跃于乡下的乡村土戏——摇“采莲船”,犹如一只长了翅膀的小精灵,常常在我的记忆里飞旋盘桓。它是一首首赞美家乡美丽、人民勤劳的咏叹调,如今它又成了留存我心中的那支幽深的思乡歌……
  记得每年的元宵节,总有以我爹为首的好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佬拉起一帮人,自编自唱“采莲船”调儿恭贺新禧。那采莲船是由村里心灵手巧的小媳妇们用竹子和各色绸缎编扎而成,色彩艳丽,惟妙惟肖,活脱脱一只洪湖水里的大花船。采莲船的戏班里分打乐组、唱腔组和动作组,六七个人就可组成一套班子开演了。
  别看当时的乡民们日子贫苦,但他们对这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精神,是现在的我们所不能比的。他们把那种土得掉渣的原生态民间小戏当做了精神大餐。当村头的大喇叭通知这天要玩“采莲船”了,于是大家早早收工,吃完饭,洗个澡,换上新衣服,呼儿唤女出动了。家长们牵着大的,背着小的,提着灯笼,打着火把,挤着赶着涌向戏场子,生怕去迟了抢不到看戏的最佳地儿。
  随着一声长号吹响,场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采莲戏开演了。只见由我爹扮演的艄公手握船桨,踩着锣鼓的节拍,一晃三摇地划着船儿出场了。只见漂亮的采莲姑娘随着艄公的唱腔和船儿的摇摆左舞右蹈,他们时而作轻盈前行状,时而作迎风冲浪状,时而又作泊船采莲状……船的尾部还跟着一个穿青衣的小生,摇一把大蒲扇,小丑儿样的尽显滑稽之能事。
  船儿晃晃悠悠,划到稍稍富裕点的汪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门前,只听见爹扯开他浑厚圆润的嗓子,一板一眼地唱开了:“采莲啊船儿采莲灯,叫声同志们你是呀听——采莲船儿才开锣,我来到汪府送恭贺,一恭贺,二恭贺,恭贺贤东富贵多。采莲船儿把脚跌,门神对子两边贴,左边贴的秦叔宝,右边贴的胡敬德。”
  伴着优美的鼓点,爹边划边唱得抑扬有致。吉祥顺耳的唱词乐得汪老大全家出动,满场子发着香烟和瓜子,甚至还塞给戏班子一个“红封子”。
  “嚓——嚓——嚓嚓泽……”一阵 ( http: / / www.21cnjy.com )锣鼓响过,船儿又旋到了胖三嫂家门口,爹又边划边唱:“手拿呀艄杆儿把船划,我今儿到了三嫂的家,三嫂的礼性真是大,又是烟来又是茶。手拿篙杆儿一丈高,各位同志听细描,府上的嫂子风格高,好像当年的阿庆嫂!”
  三嫂是村里公认的孝顺贤惠媳妇。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着悦耳的贺词儿,三嫂早已乐颠颠地端出花生、米子糖给大伙儿吃,并给辛苦了大半夜的戏班子成员端来热乎乎的荷包蛋和泡米子……当然,爹的那碗黄里透红的荷包蛋是被馋巴巴的我们兄妹仨瓜分了的。
  那时的我很佩服爹出口成章的口才。他临场编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的唱词幽默诙谐,切合实际,常常惹得满场子人哈哈大笑,掌声不绝。混夹在人群中的还是黄毛丫头的我,那时最大的愿望是快快长大,也去当一回漂亮的采莲姑娘……
  夜已渐深,采莲船已玩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大半个村寨,乐队也敲响了收场鼓。这时瞌睡虫也开始袭来,大人们又开始唤各家的娃子归家了。带着满心的欢乐和浓浓的倦意,我跟着火把组成的长龙走向家去。隐隐约约中,听得远处的鸡已开始打鸣,新的一天已不觉来临……
10.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
11.本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摇“采莲船”的?
答:
12.摇“采莲船”在作者的记忆里是什么印象?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答:
13.细读“我”爹对汪老大和胖三嫂的唱词,从语言欣赏角度举例,说说好在哪里。
答:
14.读完本文,一定会勾起你对儿时生活的记忆,请试写一个你记忆最深的童年游戏。(80字左右)
答:
四、写作训练
15.【写法借鉴】这篇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刻画了生动形象的人物。如“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句运用了生动形象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鲜明地表现了阿发的热情好客、憨厚无私的性格特点。
【片段仿写】请你仔细观察班中的小伙伴,写一段文字,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1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A项中“懈”应读xiè;B项中“皎”应读jiǎo;C项中“葛”应读ɡé。
2.答案:(1)礼节 (2)一直 (3)关联、牵涉
3.答案:但 却 因为 然而 即使 而
4.【解析】选B。写社戏的内容不多。
5.答案(示例):(1)弘扬中华传统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增强民族凝聚力。(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我喜欢鲁迅《社戏》中的阿发。因为偷豆时,他建议偷他家的,写出了他的憨厚无私。
6.【解析】选D。这一部分主要写夏夜划船去看社戏。
7.答案:拔、点、磕、退后、上前、出 动作熟练、聪明能干
8.【解析】本题考查对感觉器官的辨析。视觉即看到的,嗅觉就是用鼻子闻到的,触觉就是身体的某一部位接触到的,听觉就是耳朵听到的。
答案:视觉: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触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听觉: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9.答案:“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写出了“我”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10.【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紧扣题目,联系文中经常出现的字眼“采莲船”作答。
答案:本文主要是回忆儿时活跃于乡下的乡村土戏——摇“采莲船”的故事。
11.【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顺序的考查。根据文中的关键词句“开演、出场、划到、又旋到了”等,可知这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答案:时间顺序。
12.【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找到关键语段,即第1段,紧扣关键词“记忆”,搜寻答案。
答案:它是一首首赞美家乡美丽、人民勤劳的咏叹调,如今它又成了留存我心中的那支幽深的思乡歌……
13.答案:唱词押韵,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汪老爹唱词押uo、ie韵);唱词内容吉祥顺耳,让听者心花怒放(如把三嫂说成是当年的阿庆嫂)。
14.【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所写游戏内容精练,让人一看就明白;语言通顺,无错字,80字左右。
答案(示例):跳皮筋。皮筋被牵直固定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即可来回踏跳,边跳边唱非常有趣。先由俩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拉长,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时,就换另一人跳。
15.答案(示例):赵阳很快做完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业,闲着没事干,就学着电视《水浒传》中的武松,大喝一声,用手使劲儿朝我腿上“捶”了一下,痛得我哇哇直叫。他慌了,一吐舌头,忙说:“对不起呀,我尊敬的好刘刚。”还一个劲地给我揉腿。看着他这副傻乎乎的样子,我的气顿时不见了踪影,立刻说:“不要紧,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