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与核外电子的排布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
子种类的关系。
学习目标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新课导入
通过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原子的体积很小
如果将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将一个乒乓球跟地球相比。原子之间能够结合成分子的奥秘,正是人们在研究这小小的原子的结构时被逐步揭示出来的。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原子的构成
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1.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新知探究
原子
原子核
(带正电)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不带电)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粒子 种类 电性 质量
质子 1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27kg
中子 不带电 1.6749×10-27kg
电子 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1/1836
新知探究
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与反思
新知探究
(1)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2)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约相等。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我发现:
新知探究
观察教材P53表3-1,你有什么发现?
新知探究
我发现: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中子(氢原子没有中子)。
交流与反思
(4)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新知探究
铁、铜等金属都是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中存在带电荷的粒子(质子和电子),那么原子是否显电性?
用手接触铁、铜等金属会触电吗?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的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交流与反思
知识点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观察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你有什么发现?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低 高
近 远
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电子层
离核远近
能量高低
新知探究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如何直观、形象地表示电子的分层排布呢?
原子核
核电荷数(质子数)
最外电子层
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电子层
Na
+11
2
8
1
新知探究
下图是部分原子结构示意图,看图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吗?
(1)第一层最多排 个,
第二层最多排 个,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个,
(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个)。
(2)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离核较近的电子层,排满第一层,再依次排第二层,第三层。
2
8
8
2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新知探究
交流与反思
新知探究
原子种类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 结构是否稳定 推测原子 性质 得失电子
稀有气体原子
金属原子
非金属原子
8个(He为2个)
比较稳定
一般少于4个
一般多于4个
不稳定
不稳定
易失电子
易得电子
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一、原子的构成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课堂训练
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为现代量子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电子
B
课堂训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原子核内部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B.分子体积比原子体积大
C.原子核带负电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课堂训练
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
课堂训练
4.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属于原子
B.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该元素的1个原子含有12个电子
D.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D
+12
2
8
2
课堂训练
5. 如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 ,该元素在反应中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8
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