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上 1.6几种重要的盐 随堂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上 1.6几种重要的盐 随堂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07 16:1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上 1.6几种重要的盐 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
1.有一瓶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是碳酸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仅用下列试剂无法进行鉴别的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试纸 B.酚酞试液 C.稀硫酸 D.硝酸钡溶液
2.小敏在吃皮蛋时尝到了涩味。为找到去除涩味的方法,小敏查阅资料发现皮蛋制作时需要用到“灰料”进行腌制。“灰料”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定比例的生石灰,纯碱以及食盐混合,并加水调至糊状。根据上述信息分析,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灰料”中的生石灰和纯碱分别是Ca(OH)2和Na2CO3
B.“灰料”的制作过程中只涉及了复分解反应
C.“灰料”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OH-,Ca2+,CO32-
D.皮蛋沾点食醋再吃,可缓解皮蛋的涩味
3.某项目学习小组制作蓝色晶体玫瑰花,可以选择下列哪种药品(  )
A.硫酸铜 B.氯化钠 C.碳酸钠 D.氧化铁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既能杀菌,又能絮凝净水的水处理剂。根据化学式可知()
A.Fe的化合价为+2
B.高铁酸钾由K+和FeO4-构成
C.高铁酸钾是一种盐
D.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7
5.某研学小组发现原本翠绿的葡萄叶片叶色变黄,为使叶片转绿,需追施氮肥,以下属于氮肥的是(  )
A.KCl B.CO(NH2)2 C.Ca3(PO4)2 D.K2CO3
6.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匹配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 性质, 用途
A 碳酸钙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与酸反应 制取二氧化碳
B 氢氧化钙溶液含有氢氧根离子 具有碱性 中和酸性土壤
C 一氧化碳含有碳元素 有可燃性 用于炼铁
D 硫酸中含有氢离子 具有酸性 金属除锈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7.从盐湖中提取的某种矿物主要含有KCl,还有少量MgSO4、CaCl2及不溶性杂质SiO2.从该矿物中提取KCl的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www-2-1-cnjy-com
(1)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   。
(2)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3)向滤液Ⅱ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
8.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N、P、K元素,某学习小组开展了配制“无土营养液”的项目化学习。
(1)甲、乙两组配制的无土营养液主要成分如下,请根据下列量表给两组打分,得分较高的是    组。 21·cn·jy·com
甲:KCl,K2CO3、CaCl2,乙:KNO3、Ca(NO3)2、KCl。
序号 评价标准 分值
1 营养液中含N、P、K元素,每一种可加1分 3分
2 组内物质均能共存,不发生化学反应,发生一个扣1分 2分
(2)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由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钾,可以加入    进行检验。 2·1·c·n·j·y
(3)植物吸收的营养液中的无机盐主要由茎中的    (填结构)进行运输。
9.碳酸钠俗称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化学先驱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使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的制碱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化学反应2NaHCO3Na2CO3+X+CO2↑,是制碱工艺中的一环。21*cnjy*com
(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是   。
(2)生成物中的Na2CO3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3)从化学反应类型角度分析,上述化学反应属于   。
三、解答题
10.农技人员采用“测土配方”技术对一片果园进行了土壤检测,结果显示该果园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氮元素和钾元素。
21教育网
(1)氮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果园土壤中缺少氮元素,需要用氮肥来补充,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_____________(填序号); 【出处:21教育名师】
①KCl ②NH4HCO3 ③Ca3(PO4)2
(2)“测土配方”可以实现“缺什么、补什么”,使用该技术的好处是   。
(3)某同学取丰收牌钾肥(如图甲所示)样品2.0g,溶于足量的水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试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产品外包装说明?(反应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2KCl,杂质不参加反应,Ba:137,S:32,O:16,K:39) 【版权所有:21教育】
四、综合说理题
11.小明在实验室里做:“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到溶液逐渐变成绿色,向这绿色溶液中加水,则溶液为蓝色。为解释这种现象,他查阅以下资料: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资料一:氯化铜溶液中的Cu2+会与H2O、Cl-相结合,分别形成呈蓝色物质1和呈黄色物质2。Cu2+与H2O、Cl-相结合的数量会随着氯化铜溶液浓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呈蓝色物质1和黄色物质2的数量发生变化。
资料二:根据光学原理,颜色可调。例如:蓝色+黄色=绿色。
请解释原因:
12.某拓展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中,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设计: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颈、B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C有两端开口的玻璃导管(伸入瓶内的一端连有小气球),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先通过A颈往瓶内注人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小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B颈往瓶中注入盐酸,发现小气球的形状又发生了改变。
请描述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井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解析部分
1.D
对于物质鉴别题,首先要掌握各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所需物质,再利用反应的不同现象加以区分,鉴别题时各物质的现象必须不能相同,否则无法区分。
A、碳酸钠溶液呈碱性,pH>7,硫酸钠溶液呈中性,pH=7,用pH测pH值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硫酸钠与硫酸不反应,加入稀硫酸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和硫酸钠都能与硝酸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符合题意;
故选D。
2.D
(1)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构成,弄清物质的分类;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类型;
(3)如果离子能够结合成水、沉淀或气体,那么离子不能共存;
(4)根据酸和碱的反应分析。
A.“灰料”中的生石灰和纯碱分别是CaO和Na2CO3, 故A错误;
B.“灰料”的制作过程中,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这个反应为化合反应,故B错误;
C.“灰料”溶液中不可能同时含有Ca2+,CO32- ,二者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故C错误;
D.食醋和氢氧化钙,食醋与纯碱都能发生反应,因此皮蛋沾点食醋再吃,可缓解皮蛋的涩味,故D正确。
故选D。21*cnjy*com
3.A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颜色。
BC氯化钠和碳酸钠都为白色固体,D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A硫酸铜为蓝色固体
故答案为:A
4.C
(1)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分类来分析;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A.在高铁酸钾(K2FeO4)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A错误;
B.高铁酸钾由K+和构成的,故B错误;
C.高铁酸钾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盐,故C正确;
D.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16×4)=7:8,故D错误。
故选C。
5.B
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A、 KCl 为钾肥,不符合题意;
B、 CO(NH2)2 为氮肥,符合题意;
C、 Ca3(PO4)2 为磷肥,不符合题意;
D、 K2CO3 为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性质决定用途,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A.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氢氧化钙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中和酸性土壤,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炼铁利用的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硫酸与铁锈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则硫酸可以除锈,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7.(1)硫酸钡、氢氧化镁
(2)K2CO3
(3)除去溶液中氢氧化钾和碳酸钾
KCl,MgSO4,CaCl2,三种物质中加入Ba(OH)2,能与Ba(OH)2反应的是MgSO4。Ba(OH)2+MgSO4=Mg(OH)2 ↓ +BaSO4 ↓ ,滤液I是KCl,CaCl2以及过量的Ba(OH)2,根据实验目的加入的Y溶液要能与CaCl2,Ba(OH)2反应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还要能生成KCl,所以Y选择碳酸钾,分别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钡和氢氧化钾以及氯化钾。最后要得到氯化钾,还需要除去生成氢氧化钾和过量的碳酸钾。
(1)X溶液是KCl,MgSO4,CaCl2的混合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钡后,硫酸镁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和硫酸钡沉淀,所以滤渣I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镁。
(2)滤液I中含有氯化钾,氯化钙以及过量的氢氧化钡,加入Y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氢氧化钡,加入的试剂既能与钙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产生沉淀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加碳酸钾溶液。
(3)滤液II为氯化钾、过量的碳酸钾、以及氢氧化钡与碳酸钾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钾,所以加入过量盐酸胡目的是为了除去溶液中胡氢氧化钾和碳酸钾。
8.(1)乙
(2)稀盐酸
(3)导管
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加入氢离子,产生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有碳酸根离子;茎中的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茎中的筛管负责运输有机物;
(1)甲组中有K元素,得分1分,但是 K2CO3、CaCl2 会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所以扣1分,得1分,总分是1分;乙组中有K和N两种元素,所以得2分,并且这三种物质能共存,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的2分,所以总分4分;
(2) 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由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钾,可以加入稀盐酸进行检验。因为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和碳酸钾中的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植物吸收的营养液中的无机盐主要由茎中的导管进行运输。
故答案为:(1)乙(2)稀盐酸(3)导管
9.(1)H2O
(2)盐类
(3)分解反应
(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2)根据碳酸钠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分析;
(3)根据“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分析。
(1)方程式中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钠2、氢2、碳2、氧6,反应后为:钠2、碳2、氧5,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化学式为 H2O ;
(2)生成物中的Na2CO3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类;
(3)上述反应中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三种,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H2O ;(2)盐类;(3)分解反应。
10.(1)②
(2)能够合理使用化肥
(3)解:设硫酸钾的质量为x
K2SO4+BaCl2= BaSO4↓+2KCl
174 233
x 2.33g
×=1.74g.
碎酚钾的质量分数为: x100%=87%>85%,通过计算可知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符合产品外包装说明.21cnjy.com
(1)根据含氮元素的物质可作氮肥分析;
(2)根据合理使用化肥可减少水体污染等分析;
(3)根据图像确定生成硫酸钡沉淀质量,由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硫酸钾质量及质量分数,从而判断化肥是否符合包装说明分析。
www.21-cn-jy.com
(1) ①KCl为钾肥,错误; ②NH4HCO3为氮肥,正确;③Ca3(PO4)2为磷肥,错误;
(2)“测土配方”可以实现“缺什么、补什么”,能够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浪费及水体污染;
故答案为:(1)②;(2)够合理使用化肥 ;(3)符合。21·世纪*教育网
11.氧化铜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氯化铜溶液,反应结束后氨化铜溶液的浓度较大,呈黄色的物质2数目较多,此时,溶液中仍然存在呈蓝色的物质1,经两种离子调色溶液呈绿色。加水稀释后呈黄色的物质2数目很少,呈蓝色的物质1增多,经两种离子调色溶液呈蓝色。
首先说明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的产物,然后说明加水后溶质浓度的改变,并根据资料的描述推测其中黄色物质和蓝色物质的数量变化,最后根据光学叠加原理说明溶液颜色的改变即可。2-1-c-n-j-y
12.实验现象:小气球“先膨胀,后变瘪”(或“先变大,后变小)从NaOH吸收CO2,HCl与Na2CO3反应生成CO2及导致瓶内气压变化三方面进行:①2NaOH+CO2=Na2CO3+H2O;②NaOH溶液吸收CO2,使瓶内气压减小,导致气球膨胀;③Na2CO3+2HCl=2NaCl+H2O+CO2↑;④HCl与Na2CO3反应生成CO2,使瓶内气压增大,导致气球变瘪【来源:21cnj*y.co*m】
该题是一道综合题型,综合考查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及反应后产物的状态导致了容器的压强变化带回来不同结果;
瓶内充满了二氧化碳,当加入NaOH溶液时,NaOH吸收二氧化碳,导致瓶内压强减小远小于外界大气压强,这时大气压会把空气压入到气球内导致气球变鼓;而这时在加入盐酸溶液,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会把二氧化碳重新释放出来,导致瓶内压强增大,瓶内气压会挤压气球,把气球内的气体挤出去,气球会变瘪;故答案为:小气球“先膨胀,后变瘪”(或“先变大,后变小);①2NaOH+CO2=Na2CO3+H2O;②NaOH溶液吸收CO2,使瓶内气压减小,导致气球膨胀;③Na2CO3+2HCl=2NaCl+HO+CO2↑;④HCl与Na2CO3反应生成CO2,使瓶内气压增大,导致气球变瘪。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