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10-25 09:3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连加连减
一、教学内容:书第1—2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1、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2、口算下面各题7 提问:在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时,要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45+17 80-59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注意什么?2+4+3= 30+40+20= 2+30+5=0-30-20= 17-7-5= 14-9-2=
揭示课题 板书:连加 连减
探究新知 1、出示例1图,(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    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  (1) 随生答板书:(1)19+27 46+26  (2)19+27+26或27+26+19 26+19+273尝试竖式计算:师:,你准备怎么计算算出来的?(生先讨论,再尝试)师:(启发)这是一道三个两位数连加的算式,想一想,要先算什么?19+27能口算吗?竖式该怎么列?接着要算什么?又该怎么计算?汇报板演,组织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如果只出现第一种,师引导孩子继续想第二种竖式书写方法,如果两种都有,两种方法一一理解每一步算得什么4、比较两种算法,哪种更便捷?探究连减出示试一试 90-25-28=提问: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计算时,要先算什么?谈话:在用竖式计算时,竖式可以怎么写?自己先在下面试一试,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得。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仔细观察学生说图意。一共有多少只纸船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19+27 46+26(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提高练习2、想想做做第3题  (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3、想想做做第4题(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2、师:还剩多少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减法)为什么?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并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连加 连减的,两个竖式连写时,要注意什么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全课总结 师:今天,怎么计算连加和连减呢?指出: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天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可以看到。比如,小朋友们一起到操场上去跳绳,先去了几个,又去了几个,然后又去了几个,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不就是连加吗?
作业设计 第2题
  五、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w W w.x K b 1. c o m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从左往右计算
19+27+26 90-25-28=
1 9 9 0
+ 2 7 - 2 5
6 6 5
+2 6 - 2 8
 教学反思
不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运算
一、教学内容:书第3—4页例2,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一)掌握不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二)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三)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准备 1.板演  26+25+38=  70-18-26=指名  2.口算      订正板演,由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两人到前面板演,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简便方法书写.其余学生口算,要求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复习加减混合运算顺序.2+8+20=  50-30-6=           42+8-30= 78-40-6=           52-12+8=  78-18-8=
学习新知 1.复习订正后,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看看同学们会做吗.  2、出示例3图,  (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你准备怎么列式呢?3、启发提问:  (1)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 -)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竖式怎样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试算,教师行间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先出示正确的做法.即:小结性提问:  (1)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计算“试一试”的一道题.(1) 60-38+40=(1)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尝试列式。
巩固练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2.想想做做第2题,3、想想做做第3题。提高练习4、想想做做第4题(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要求还剩多少棵?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现在一共多少棵?又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5、想想做做第5题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女生栽树多少棵?又该怎样列式计算?六作业设计:书第3页想想做做第1题 在书上填数.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从左往右计算
38+42-33 60-38+40=
3 8 6 0
+ 4 2 - 3 8
0 2 2
- 3 3 +4 0
 教学反思
加减混合运算练习
一、教学内容:书第5页练习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练习形式,达到对连加 连减和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减混合运算的正确、熟练计算。
2、通过具体情境,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计算
难点: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
四、教具准备:课件 口算卡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基础练习 口算1、口算下面各题。2、出示口算卡片:要求二人合作:练习时要强调先想什么,再想什么,练习过程中,可以从中抽出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加强对口算方法的具体指导。 第5页第一题,学生写在数学书上一人读算式,一人作答。然后判断,错误的改正。
提高练习 1、数学书第5页第2题,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用竖式计算,学生自己算,算好后板演反馈2、数学书第3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分别用竖式计算每一条线上三个数的和2、出示数学书第4题,引导学生理解表格。再想怎么计算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自己算,算好后板演反馈学生理解题意
拓展练习 思考题 读题审题,理解“尝试---调整”的策略解决
作业设计 :数补第3页
教学反思: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书第6---8页例3 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用不同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解决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增加和减少及移多补少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新课 出示例3课件 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根据题中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芳芳和小军穿的两串彩珠相差4个,在此基础上,提出“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方法”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反馈交流三种摆法(1)增加法 (2)减少法 (3)移多补少组织学生对三种方法回顾和反思,整理思考方法 学生读题审题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根据题中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讨论:多多少根,就增加多少?减少多少?就要把多出来的怎样移多补少提高练习课件出示第2题,反馈 讨论:多多少根,就增加多少?减少多少?比较(1)和(2)提问:(1)这一题中为什么不能把多的部分再移多补少?课件出示第3 4题,让学生自己说出理由。 学生读题审题,根据题中每一问摆小棒,填空、反馈。 学生读题审题,根据题意填空比较得出结论:多的双数可以移多补少,单数不能。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独立思考,在书上做好,师巡查,反馈。
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数学书第8~10页的例4题,“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新 课 标 第 一 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1、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的方法,学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谈话:在黑板上摆出8个正方形和5个三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一对一摆)提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谈话:三角形和正方形一个对一个各摆成一排,三角形摆完了,正方形还3个,我们就可以说正方形比三角形(多3个),或者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少3个)。 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
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课件 。引导看图,并指名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选择板书:(1)小华要摆多少个? (2)小平摆了多少个?解决第1个问题。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华做了多少朵?让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华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算一算”。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华做了多少朵?学生列出算式后,问:第二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和,所以要用加法计算解决第2个问题。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平做了多少朵?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平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算一算”。学生列出算式后,问: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第一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平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差,所以要用减法计算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集体交流。 小英做了11朵花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花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花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动手“排一排”, 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为什么要用加法算?让学生动手“排一排”, 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平做了多少朵?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回答,并说说这样列式的道理,集体评议。提高练习2、“想想做做”第2、3题。提问:谁来说说解答这道题时的想法?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3、“想想做做”第4题。拓展练习4、“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各自读题,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各自在书中画一画,填一填,列式。学生各自读题,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答案。让学生读题审题,师帮助学生审查出多余条件。
全课总结 谁来告诉小朋友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