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六课时 《 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单元教学规划+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六课时 《 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单元教学规划+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12 10:3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单元(或主题)名称 工具与技术
单元主题 在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在创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技术。工具与技术,有的很简单,有的很复杂;有的应用广泛,有的应用于有限的领域;有的很古老,有的才发明不久……工具与技术有什么联系?人类是如何发明和改进工具与技术的?哪些工具与技术对我们人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课标要求 1.核心概念:(1)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2)技术、工程与社会 2.学习内容: (1)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②知道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③知道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影响,举例说明应用适当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出可以提高效率的作品。 (3)12.3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 ④初步认识技术与工程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用仪器设备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举例说明科学发现可以促进新技术发明。 3.学业要求: (1)知道常见的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及其应用。 (2)能说出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作用。 (3)能简要说明技术与工程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能尝试利用仪器设备进行观测和记录。 (4)能尝试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装置,能进行模拟演示并简要解释如何提高效率。 (5)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一共有7课,始终围绕着“工具与技术”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活动。本单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①突出工具与技术的融合,又有所侧重。本单元大致按照总→分→总的形式组织和编排学习内容。第1课点明学习主题,第2~5课侧重探究几种具体而且广泛使用的工具,第6、7课侧重探究两种对人类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同时第7课也通过具体的制作活动,对工具和技术的关系进行总结。第2~6课虽然各有所侧重,但设计上始终把技术和工具融合在每一课教学内容之中。②突出工程技术领域的实践特点。单元中的每一课,基本上按照“发明背景—任务与测试—评估与交流—社会影响”这样的框架编写,有助于学生对工具与技术形成更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同时在每一课中借助测试任务的方式和指标的变更,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当今世界,工具和技术紧密相连,工具往往是技术的物化成果,技术则是工具发革新的基础。工具和技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学生对各种新技术和新工具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在生活中还积累了不少对工具和技术的体验和感知,这些将会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动力。
单元目标 1.科学观念 (1)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和技术。 (2)知道斜面、杠杆、轮轴等简单机械工具与技术的融合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3)了解印刷、信息等工程技术的实践特点,促进工具和技术共同发展。 2.科学思维 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工具和技术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3.探究实践 (1)能使用工具和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用文字、图式记录,并借助记录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3)能用多个指标评价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效果。 4.态度责任: (1)感受工具的便利性,对工具和技术产生研究的兴趣。 (2)与小组同学互相帮助、在探究活动中积极主动。
单元结构化活动 工具(物品) 工具和技术 技术(方法) 斜面(省力) 省力(支点靠近用力点,撬动距离近) 简单机械 杠杆 费力(支点远离用力点,撬动距离远) 轮轴(省力,灵活,用时短) 简单机械组合:剪刀(斜面、杠杆) 印刷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效率高) 信息交流传播 文字(快速,不直观) 信息技术 视频、音频(直观,耗时)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简单机械与组合、信息交流与传播等综合应用的测试性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2.用思维导图整理单元知识点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 (一般1-2个)达成评价1实验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和技术,知道一种工具可能有不同用法,不同工具使用的技术可能不同。认识到工具和技术之间存在联系。观察和比较同一任务下不同工具的结构和使用情况,通过分析、交流,初步构建工具和技术之间的联系。①知道工具就是物品,技术就是方法 ②不同工具用不同技术1实验课斜面知道利用斜面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和从下往上搬运物体都能省力,认识到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器材搭建一个斜面,完成特定的搬运任务并且能以实验数据为证据,说明斜面能省力。知道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能省力 1实验课不简单的杠杆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用比较大石块能否被撬动的方法,能区别省力杠杄和不省力。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有省力杠杆,有费力杠杆。1实验课改变运输的车轮认识轮轴这一类简单机械,了解工具安装车轮后具有省力、灵活等优点。通过比较平板和小推车在直线和曲线这两种道路上的使用感受,归纳带有车轮的工具所具备的优点。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省力、灵活、用时短。1实验课灵活巧妙的剪刀认识剪刀是多项技术组合的产物,能解决不同任务的需要。知道各种各样的剪刀是人们的创新发明,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观察、体验和比较的方法,认识到工具的结构与功能具有一致性。知道剪刀是斜面和杠杆两种简单机械的组合。1实验课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知道活字印刷推动了印刷术的发展,让文化、知识的传承更加便捷,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用比较的方法,能分析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的优劣。知道印刷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效率高。1实验课信息的交流传播认识到不同的信息传播工具会影响人们接收信息的效果,信息的交流与传播驱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了解书本、电脑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传播形式、传播效果的异同。①知道文字传递信息快,但不直观;音频、视频传递信息直观,但比较耗时。 ②知道信息交流传播促进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第六课时《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1)活字印刷是重要的印刷技术之一。
(2)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2.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分析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的优劣。
3.探究实践
(1)能参与体验活字印刷术并印刷一页“书籍”。
(2)能合理估量手工抄写和印刷完成同样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3)能结合模拟体验和估量结果,对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进行评测。
4.态度责任
(1)能积极参与体验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能互相帮助。
(2)感受活字印刷术的便利,激发民族自豪感,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参与体验活字印刷术并印制一页“书籍”。
难点:能结合模拟体验和估量结果对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进行评测。
三、评价任务
1. 模拟活字印刷活动评价量规
项目 评价标准 星等
实验前 ①了解实验过程,得1星 ②认识实验材料,得1星 ( )星
实验中 ①实验操作规范,得2星 ②爱惜实验器材,得1星 ③有准确及时,得1星 ( )星
实验后 ①完成印刷任务,得1星 ②在展示交流中被评为优秀作品的,得2星 ③敢于交流实验体验的,得1星 ( )星
2. 测评活动评价量规
(1)小组分工合理,得1星
(2)数据搜集准确,得1星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得2星
3.课堂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表现优秀,适当奖励1-2星。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进着工具和技术,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项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你了解印刷术吗?它是怎样印制图文的? 播放《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视频,学生观看,了解印刷术。 同学们,想不想穿越时空模拟古人的活字印刷? 通过视频观看,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活字印刷,激发探究的积极性。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与学生及时的鼓励。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模拟活字印刷 学生活动: (1)观看活字印刷模拟实验视频,结合教材交流活字印刷模拟实验步骤。 预设实验步骤: ①检字:把字模按照顺序排列整齐。 ②刷墨:在活字印刷版上均匀涂抹墨汁。 ③拓印:铺上白纸,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 ④晾制: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到向阳通风处晾干。(2)小组领取并认识活字印刷模拟实验材料和工具:墨水、墨蝶、墨刷、白纸、活字印刷板、字模、还有拓印圆盘和秒表。 (3)学生动手操作模拟活字印刷——印刷《悯农》,并记录时间。 【附录】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 ①检字时,先认识字模上的汉字,然后再把字模按照顺序横向排放在印刷盘上。 ②刷墨时,用毛刷取墨汁,在排好的字模上来回滚动,把墨汁均匀地涂抹在字模上。涂的时候不要蘸墨太多,注意涂抹均匀。 ③拓印时,把裁剪好的宣纸展平,铺在子模上,然后用拓印圆盘均匀地压印。 ④晾制时,拎住宣纸的一角,然后缓缓地把宣纸揭开,放到通风处晾干。 (4)展示作品,交流模拟后的发现、体会和感受。 预设: ①字模灵活,可以重复使用。 ②字模易放反,油墨不易干。 ③涂抹很容易不均匀,容易有墨团。 ④刻字比较麻烦。 …… 教师小结: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熟悉了活字印刷环节:检字、刷墨、拓印、晾制。通过同学的活动体验交流情况看,并没有太多体会到活字印刷的优势。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探索活动:评测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 评价活动二:评测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 1.学生阅读活动任务 (1)记录用手抄写一行字的时间,然后估量抄写一页字的时间。 (2)估量印刷一页书的时间。 (3)估量抄写一本书和印刷一本书的时间。 (4)估量抄写100本书和印刷100本书的时间。(5)评测手抄与印刷的区别。 2.学生小组分工合作。 教师提示: ①抄写文字内容如活动一《悯农》。 ②小组合作:A同学书写,B同学测量书写时间,C同学估算。最后小组讨论,两种方式有什么区别,把数据和想法记录在学习表格中。 ③估算方法:根据写一行字所需要的时间,数一数一张方格纸多少行,估算抄写一页字、一本书、100本书所需要的时间。 根据活动一模拟印刷一首(按一页计算)所需要的时间,估算一本书,100本书印刷所需要的时间。 3.整理、交流活动记录 任务手工抄写活字印刷测评文字的区别一行字一页字一本书一百本书
4.研讨 通过评测,你知道印刷术给记录和传播信息带来了哪些改变? 预测: 手工抄写,时间长,有错误,并且书写质量不能得到保障,有时字迹很潦草;活字印刷:节省时间,不会有错字,书写质量能够得到保障,都非常工整,字的大小一致。…… 教师小结: 活字印刷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刻字比较麻烦,油墨不易干,排版字难辨认等,如何改进?是什么样的技术推动了印刷术的发展 活动一:让学生在模拟活字印刷的过程中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学生在模拟活字印刷的过程中肯定有许多的心得体会,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加深学生对活字印刷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二:学生经历体验活字印刷的过程,亲身体验活字印刷的便利,通过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对比,锻炼学生提取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活动一:通过模拟实验,重点考察学生是否了解活字印刷过程,是否能完成模拟任务,是否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完成活动评价量规。 活动二:在测评中,关注学生能否搜集数据加以分析,体会手抄和印刷的区别。
(三)拓展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拓展内容,回答:印刷术发生什么变化? 预测: 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人工拓印→用蒸汽做动力的机器印刷 大型印刷机→家庭打印机 每一次变化,都让知识的普及和交流更为快速有效。 教师小结: 印刷术在不断发展,印刷工具也在不断革新,印刷术推动着文化和知识的传播。 学生对印刷术的发明及其作用和对人类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体会。 教师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奖励。
(四)知识总结 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总结归纳知识点。 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教师考察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五、成果集成
学生知道活字印刷是重要的印刷技术之一,知道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六、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填空题
(1)模拟活字印刷的四个主要步骤是______、刷墨、______、晾制。
(2)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术发展史上根本性的改革,他的发明者是______。
2.判断题
(1)“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说明活字印刷术工具烦琐。( )
(2)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对工具和技术的发展没有影响。( )
(3)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印刷都比手工抄写来得快捷。( )
3.选择题
(1)下面关于活字印刷,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时候活字印刷要比手工抄写费时、费力
B.活字印刷的字体规范美观,便于认读
C.现在的书籍都是用活字印刷的方式印刷的
(2)中国的以下发明中与信息交流和传播直接相关的是( )
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3)“铺上白纸,拉平后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属于活字印刷( )过程。
A.检字 B.刷墨 C.拓印
【综合实践类作业】
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印刷工具?
参考答案
1.(1)检字 拓印 (2)毕昇 2.(1) (2) (3)
3.(1)C (2)A (3)C
七、板书设计
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步骤: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优势:提高效率 推动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八、教学反思
六年级学生对“印刷术”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看过相关的文字介绍和图片,在美术课或者其他场合,还有可能亲自尝试过“印刷”过程。虽然学生对印刷术的发明和历史演变有-定认识,但这些认知都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的硏究,对印刷术演变过程中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更是知之甚少。六年级学生已经能够简单辨认出活字印刷术的一些过程,出示图片让学生回答问题既可以简单直观地将本课的内容点出来,也可以为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做铺垫。同时利用印刷术的发展历史告诉学生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教科书中提供的探究活动,在完成活动的同时,记录活动过程的时间,方便活动二的进行。学生经历模拟活字印刷的过程,亲身体验活字印刷的便利,感受这项发明的伟大和不平凡,并用具体时间数据说明这项发明对人类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将简单的课堂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学生在真实体验了活字印刷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后,对印刷术的发明及其作用和对人类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体会。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其他发明也同样具有这样非凡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