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离子共存 推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离子共存 推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07 15:3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3课时 离子共存 推断
【学习目标】
1.应用离子发生的条件,正确判断常见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2.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能鉴别离子以及进行综合推断。
【素养目标】
通过掌握离子推断的方法,培养学生“微观探析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知识点一:离子大量共存问题
1.离子不能共存的类型
(1)复分解反应型
①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阳离子 不能大量共存的阴离子
Ba2+、Ca2+、Pb2+、Ag+ CO、SO、SO、SiO、PO
Cu2+、Fe2+ OH-、S2-、CO、SiO
Mg2+、Zn2+ OH-、CO、AlO、SiO
H+ SiO、AlO
②生成气体及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 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H+ S2O、SO、HSO、CO、HCO、S2-、HS-
OH- NH
③生成难电离物质(水、弱酸、一水合氨等)
H+与CH3COO-、CO、S2-、SO、ClO-等生成弱酸不能大量共存;OH-与NH(稀溶液)生成弱碱不能大量共存;H+与OH-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
2.解离子共存题的常见限定条件分析
(1)溶液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大量的Cu2+、Fe2+、Fe3+、MnO、Cr2O、CrO等。
(2)常见表示溶液呈酸性的描述
①常温下pH=1的溶液;②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③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
(3)常见表示溶液呈碱性的描述
①常温下pH=14的溶液;②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③使酚酞变红的溶液;
【思维建模】 离子共存的“四步”分析法
第一步 细审 题干 关键点 ①注意“一定大量共存” “可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等关键点; ②注意“透明溶液”意味着无难溶物和微溶物,但并不意味着溶液无色
第二步 分析隐含 条件 ①溶液是否无色; ②溶液的酸、碱性分析;
第三步 抓住反应 发生条件 ①清楚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的复分解反应;
典例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Mg2+、Cl-、OH- B.H+、Ca2+、CO、NO
C.Cu2+、K+、SO、NO D.Na+、H+、OH-、Ca2+
【答案】C
【解析】溶液中的离子必须相互之间不反应才能大量共存。A项中Mg2+和OH-能反应生成Mg(OH)2沉淀;B项中H+和CO、Ca2+和CO都能反应;D项中H+和OH-能反应。
典例2.无论在强酸还是强碱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Na+、Cl-、HCO B.Ca2+、K+、OH-、NO
C.K+、Mg2+、NO、SO D.Na+、K+、Cl-、NO
【答案】D
【解析】A项,若在强酸溶液中,大量H+与HCO反应会生成CO2气体;若在强碱溶液中,大量OH-与HCO反应会生成H2O和CO,错误。B项,大量Ca2+与OH-反应会生成微溶物Ca(OH)2,此外若在强酸溶液中,OH-与H+反应会生成H2O,错误。C项,若在强碱溶液中,大量OH-与Mg2+反应会生成Mg(OH)2沉淀,错误。D项,无论是在强酸还是强碱溶液中,四种离子均可大量共存,正确。
知识点二:离子推断
1.应用四项基本原则进行离子推断
2.电荷守恒在离子反应定量推断试题中的应用
解与离子反应有关的定量推断类试题,需要掌握定量推断最后一种离子存在的方法;如果多种离子共存,且只有一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未知,可以用电荷守恒来确定最后一种离子是否存在,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典例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结果如下:
甲:K2SO4、BaCl2、NaCl 乙:NaCl、Ba(OH)2、K2CO3
丙:HCl、K2CO3、NaCl 丁:K2SO4、Na2CO3、KCl
其中记录结果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甲会形成BaSO4沉淀而不能共存;乙会形成BaCO3沉淀而不能共存;丙会产生CO2气体而不能共存。
典例4.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若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Cu2+和SO42 B.Cu2+和Cl-
C.K+和SO42 D.Ag+和NO3
【答案】A
【解析】甲废液中主要毒性物质可看作是Ba(OH)2,乙废液有一定毒性且与甲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毒性明显降低,可推知乙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与甲废液中的OH-结合形成沉淀,同时乙废液中含有能沉淀甲废液中Ba2+的SO或CO,A正确。
核心价值与学科素养
典例5.某Y形河流上游两旁有甲、乙两个化工厂,其位置如图所示。经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检测,已知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l-、OH-、NO六种离子。
(1)经该小组检测,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 。
(2)该小组认为,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的 (填“活性炭”“硫酸亚铁”或“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 (填元素符号),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3)该小组有一个设想,建议甲厂和乙厂联合起来,把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
(填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在丙地建立一个灌溉站,河水可用来直接浇灌农田,他们的理由是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你认为他们的方案是否可行,并写出理由: 。
【答案】 (1)K+ Cl- OH- (2)铁粉 Ag 2 Ag+ + Fe = 2 Ag + Fe2+
(3)Ag+、Cl-、Fe3+、OH- K+、NO3-
【解析】(1)甲厂排放的工业废水明显呈碱性,一定含有OH-,与OH-可共存的离子有K+、Cl-、NO,考虑到Ag+与Cl-、OH-不能共存,所以甲厂废水中含OH-、K+、Cl-,乙厂废水中含Ag+、Fe3+、NO。(2)在乙厂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可以回收银。(3)若将两厂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将Ag+与Cl-、Fe3+与OH-分别转化为AgCl、Fe(OH)3沉淀,经过滤后溶液中主要含有KNO3,KNO3是含钾元素、氮元素的复合肥料。
【跟踪练习】 基础过关
1.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K+、MnO、Na+、Cl- B.K+、Na+、NO、CO
C.Na+、H+、NO、SO D.Fe3+、Na+、Cl-、SO
【答案】B
【解析】题设要求为碱性条件,故还有OH-的存在。同时,溶液为无色,排除A、D,因MnO呈紫色,Fe3+呈黄色。C中H++OH-===H2O,不共存。
2.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稀硫酸时,有气体生成的是(  )
A.Na+、Ag+、CO32 、Cl- B.K+、Ba2+、SO42 、Cl-
C.Na+、K+、CO32 、Cl- D.Na+、K+、Cl-、SO42
【答案】C
【解析】A项,Ag+与Cl-、CO能发生反应,生成AgCl、Ag2CO3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项,Ba2+与SO能发生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D项中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稀硫酸后,C项中的CO与H+可发生反应,生成CO2气体,D项中的离子与H+不能发生反应,故C项符合题意。
3. 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Ba2+、Na+、NO3 、SO42 B.Mg2+、Cl-、Al3+、SO42
C.K+、Cl-、CO32 、NO3 D.Ca2+、Na+、Fe3+、NO3
【答案】B
【解析】A项Ba2+与SO生成BaSO4沉淀;C项H+与CO反应产生CO2气体;D项Fe3+的水溶液呈棕黄色。
4. 无论在强酸还是强碱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Na+、Cl-、HCO3 B.Ca2+、K+、OH-、NO3
C.K+、Mg2+、NO3 、SO42 D.Na+、K+、Cl-、NO3
【答案】D
【解析】A项,若在强酸溶液中,大量H+与HCO反应会生成CO2气体;若在强碱溶液中,大量OH-与HCO反应会生成H2O和CO,错误。B项,大量Ca2+与OH-反应会生成微溶物Ca(OH)2,此外若在强酸溶液中,OH-与H+反应会生成H2O,错误。C项,若在强碱溶液中,大量OH-与Mg2+反应会生成Mg(OH)2沉淀,错误。D项,无论是在强酸还是强碱溶液中,四种离子均可大量共存,正确。
5. NaHCO3和NaHSO4的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
A.H+和CO B.HCO和HSO
C.Na+、HCO和H+ D.HCO和H+
【答案】D
【解析】 NaHCO3和NaHSO4的电离方程式分别如下:NaHCO3===Na++HCO、NaHSO4===Na++H++SO,故D项正确。
能力达成
6. 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若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Cu2+和SO42 B.Cu2+和Cl-
C.K+和SO42 D.Ag+和NO3
【答案】C
【解析】Ⅰ中虽无明显现象,但发生了离子反应:H++OH-===H2O,A项错误;Ⅱ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Ba2++SO===BaSO4↓,白色沉淀为BaSO4,B项错误;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C项正确、D项错误。
7. 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溶液、AgNO3溶液、BaCl2溶液、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现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通过上述实验判断出各物质:甲 、乙 、丙 、丁 。
(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如图2所示)的固体试剂。某同学应用(1)中的BaCl2溶液检验:取试剂瓶中的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由此,该同学推断这瓶试剂是硫酸钠。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
若正确,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若不正确,请说明可能的结论,并给出进一步验证的实验方案(要求:所用试剂只能从甲、乙、丙、丁中选用):

【答案】(1)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AgNO3溶液 盐酸。
(2)不正确
固体试剂可能为Na2SO4或Na2SO3或NaHSO4。将沉淀完全的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如有气体产生,说明固体物质是NaHSO4;若无气体产生,则向除去上层清液的试管中滴加盐酸,若滴加时有气体产生,最终沉淀溶解,则固体物质是Na2SO3;若滴加过程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物质是Na2SO4。
【解析】(1)AgNO3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Na2CO3和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BaCl2能与其他两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由此不难推出,甲是BaCl2溶液、乙是Na2CO3溶液、丙是AgNO3溶液、丁是盐酸。(2)根据破损的标签和实验现象可知,原瓶中所存放的固体有以下3种可能:Na2SO4、Na2SO3、NaHSO4,故该同学的判断是错误的。进一步验证的方法如下:将沉淀完全的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如有气体产生,说明固体物质是NaHSO4;若无气体产生,则向除去上层清液的试管中滴加盐酸,若滴加时有气体产生,最终沉淀溶解,则固体物质是Na2SO3;若滴加过程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物质是Na2SO4。
8. 已知A和B两支试管的溶液中共含有K+、Ag+、Mg2+、Cl-、OH-、NO六种离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粉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的溶液中所含上述离子共有 种。
(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为 (填“A”或“B”)。
(3)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加入的药品是 (填化学式)。
(4)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则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1) 3 (2) B (3) Mg
(4) Ag++Cl-===AgCl↓、Mg2++2OH-===Mg(OH)2↓。
【解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粉红色,说明试管A的溶液中含有OH-,则不含能够和OH-结合成沉淀的离子,所以Ag+、Mg2+不存在,它们一定在试管B中,根据电荷守恒,则必定存在K+;Cl-能够和Ag+结合成AgCl沉淀,则在B中不含Cl-,根据电荷守恒,B中所含的阴离子一定是NO。综上所述,A中含有K+、Cl-和OH-三种离子,B中含有Ag+、Mg2+和NO 三种离子。(1)试管A的溶液中含K+、Cl-和OH-三种离子。(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中含有Ag+,为试管B。(3)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溶液中仅含有一种溶质,得到相应的金属一定是Ag,则应该加入活泼金属和Ag+发生置换反应,为了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则加入的药品一定是Mg。(4)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则Ag+与Cl-恰好完全反应,Mg2+和OH-恰好完全反应,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Mg2++2OH-===Mg(OH)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