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水的浮力(第4课时)
考试这样考
题型一 密度计
角度1:认识密度计
1.如图所示的密度计,若把它放入密度为ρA的液体里,静止时,液面在密度计A刻度处,密
度计受到浮力为FA。若把它放入密度为ρB的液体里,静止后,液面在B刻度处,
受到的浮力为FB,则有( )
A.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是FAρB
C.两个刻度的读数是A角度2:由测密度的实验情景考查密度计
2.小军将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ρ甲、
ρ乙,静止时密度计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 )
A.ρ甲>ρ乙 F甲=F乙 B.ρ甲<ρ乙 F甲>F乙
C.ρ乙>ρ甲 F甲<F乙 D.ρ乙>ρ甲 F甲=F乙
题型二 轮船
角度1:结合生活现象考查轮船漂浮的原理
3.如图,把一块橡皮泥捏成碗状,它可以漂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果将橡皮泥揉成团,它
会沉入水底。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橡皮泥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B.橡皮泥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C.橡皮泥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比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
D.橡皮泥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角度2:轮船V排的变化
4.如图所示,一船在某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第一次放,因为水深,铁箱没触碰到水底,此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箱在船上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下方
B.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仍在A处
C.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下
D.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上
题型三 潜艇
角度1:潜艇浮沉的模拟实验
5.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
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
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
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
角度2:潜艇的浮沉
6.如图甲、乙为潜水艇的沉浮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状态的潜水艇将会上浮
B.潜水艇与鱼的浮沉原理相同
C.若在密度逐渐变小的水域下潜时,可能会急速下沉
D.潜水艇的重力大于浮力时,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处
题型四 热气球、气艇
7.2022年4月28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全面启动。5月
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300m的科考营地
顺利升空,4点40分达到海拔9032m,超过珠峰8848.86m的
高度,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的世界纪录(g取10N/kg)。
(1)已知海拔4300m处的空气密度约为0.8kg/m3。如图所示,
该浮空艇在营地升空前体积达9060m3,此时浮空艇受到
的浮力大小约为________N。
(2)“极目一号”浮空艇内部有三层:上层装有氦气(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得
多),中间隔开,下层是空气。当悬于空中的浮空艇需要________(填“上浮”或
“下降”)的时候,可以用上层的氦气排出下层的部分空气,以此改变自身重力,
同时使整个浮空艇的压差在安全范围内。
题型五 学科综合
8.如图是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一施工现场。起重船“振华30”将长方形沉管放入水至全部
浸没的过程中,“振华30”主船体所受浮力的变化图像是( )
A. B. C. D.
题型四 拓展创新
9.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
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
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填“<”、“=”或“>”)。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
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
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3)由于铁丝经常滑落,现他把铁丝取下擦干后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
度,记录液面所对的玻璃管上的刻度值为ρ2(如图乙)。那么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
是ρ1________(选填“<”、“=”或“>”)ρ2。
能力提升训练
1.下列情形中,浮力增大的是( )
A.游泳者从海水中走上沙滩 B.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
C.海面下的潜艇在下潜 D.“微山湖”号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
2.人们常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做法是将几个灌满水的浮筒沉到水底并拴在沉船两旁,
把空气压进浮筒将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随着浮筒一起浮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船在河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B.浮筒充满气后,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C.沉船在水下上浮时,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3.如图所示是我国航母“辽宁”舰。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则有( )
A.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 B.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
C.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 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4.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合计10分钟,显示器上分别显示全过程深度曲
线和速度图像如图,下列对潜水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在1~3分钟,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B.在1~3分钟,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大
C.在4~6分钟,都是处于水下静止状态 D.在6~8分钟,都是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5.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的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了展评。该作品可方便地称量
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l0厘米2,总长为20厘米,盘中不放
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厘米,问:
(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牛
(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千克
(3)该同学把秤的读数均匀地刻在小筒上,为什么刻度是均匀的 (g
取10牛/千克)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C 2.A 3.B 4.C 5.B 6.C 7.724800 上浮 8.A 9.= 仍在A处 >
能力提升训练
1.D 2.D 3.A 4.C
5.(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0.8N;(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0.12kg;
(3)物体质量与小筒浸入的深度成正比,故小筒上的刻度是均匀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第3节 水的浮力
(第4课时)
浙教版 八年级上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学习内容与要求】
本课时内容在编排上重视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课本通过列举密度计、轮船、潜水艇、热气球来说明浮沉条件的应用,有利于体现科学知识的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⑩通过实验认识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创设情境
物体浮沉的条件不但可以用来解释许多生活现象,而且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上也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航天员在水中做模拟太空行走的训练
密度计
航空母舰
潜水艇
探究实践
航天员在水中做模拟太空行走的训练
为了保证航天员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应使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的装备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
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如图)。
探究实践
在学习密度知识时,我们做过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但这种间接测量的方法在实际中很不方便。
利用如图1-24所示的浮子式密度计可以直接测出液体的密度。
测量时,让密度计漂浮在液面上。液体的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就不同,液面对应密度计的位置也就不同。
根据液面对应密度计上的刻度可以直接读出被测液体的密度。
密度计
原理:
漂浮时,F浮=G
=ρ液 g V排液
静止时液面所对刻度。
读数:
探究实践
3.刻度值的特点:
(1)上面读数小,下面读数大;
0.8
1.0
1.1
0.9
上
下
密度大的细铅粒
观察密度计,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
2.密度计下端装密度大的细铅粒的目的是什么?
有利于竖直漂浮在液面。
(2)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
用密封的玻璃管制成的。
外径均匀、细长,标刻度线
内径较大的玻璃泡
探究实践
密度的大的,V排小,浸的浅;
1.密度计的刻度为什么“上小下大”?:
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浮力相等,
浮力相等时,液体的密度与V排成反比;
“下大”
密度的小的,V排大,浸的深;
“上小”
思考与讨论
0.8
1.0
1.1
0.9
上
下
2.密度计的哪些设计可以增大测量的精确度?
①上端的玻璃管细,下端玻璃泡大;
②底部加入密度大的铅粒,增加配重。
漂浮时的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下沉时的排开水的体积
探究实践
一块钢板放在水里会下沉,但为什么用钢板制造的轮船却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呢?
如图所示,如果把一块橡皮泥放在水面上,橡皮泥将会沉入水底。但如果将橡皮泥捏成碗状,再把它放在水面上,橡皮泥将能浮在水面上。
下沉时,F浮 < G
漂浮时,F浮=G
漂浮时的浮力大于下沉时的浮力
探究实践
与此类似,虽然钢板放在水里会下沉,但用钢板制成的轮船,由于船体中间很大部分是空的,能够排开比自身体积大得多的水,获得更大的浮力,所以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是通过增大排开水的体积来增大浮力。
漂浮时,F浮=G排=G总=G自+G货
轮船的漂浮的原理:
探究实践
思考与讨论
1. 轮船的大小常用排水量来表示,所谓排水量就是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一艘轮船自重0.7万吨,它的排水量为1.8万吨,则它最多可运载多少货物?
F浮
G排液
G自重
G货物
=
=
G货物
=
G排液
G自重
=
-
1.8万吨
-
0.7万吨
=
1.1万吨
﹢
2. 一艘轮船从江河驶入大海后,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排开水的体积如何变化?
从江河驶入大海,都是处在漂浮状态,故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并保持不变。
但由于海水的密度要大于江河水的密度,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液 g V排液可知,轮船排开水的体积将减少。
探究实践
潜艇是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它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潜入水下某一深度进行机动作战。
你知道潜艇在水中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的吗?
探究实践
探究实践
图1-26 潜艇浮沉的模拟实验
1.如图1-26所示,在玻璃球内装满水,并用橡皮管把它连到针筒上。
2.用针筒将玻璃球内的水抽出,观察玻璃球的运动状况。
玻璃球上浮。
3.用针筒把水再次压入玻璃球内,观察玻璃球的运动状况。
玻璃球下沉。
活动
自身重力减小,使F浮 > G。
自身重力增大,使F浮 > G。
探究实践
①当水舱充满水时:
潜艇重力大于浮力
潜艇下沉
②水舱里的水排出:
潜艇重力小于浮力
潜艇上浮
③水舱里留适量的水:
潜艇重力等于浮力
潜艇悬浮
潜艇工作原理:
潜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的。
热气球和气艇
人类早就幻想着像鸟儿一样在蓝天自由飞翔,正是热气球使人类第一次实现了这一愿望。1783年11月的一天,法国的蒙戈尔费埃兄弟(Montgolfier brothers)用纸和布制造了一个大袋子,用火加热袋里的空气,制成了最早的热气球。
由于球内热空气的密度比球外冷空气小,使得热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重力,从而能在空气中上升。
探究实践
1783年12月,法国学者查理(Jacques Alexander César Charles)用密度小于空气的氢气代替热空气。他制造的氢气球能升到2000多米的高空。后来,载人的氢气球能到达20000米的高空。现在,大多数观测高空气象的气球都是氢气球。
为了克服气球没有动力的缺点,人们制造了气艇,在大气囊下安装了带螺旋桨的发动机,如图1-30所示。气艇曾被用于军事侦察、轰炸和作为空中交通工具。早期的气艇充的都是易燃的氢气,后来发生了几次氢气爆炸事故,使人们改用了氦气。
探究实践
迁移应用
1.小明在饮料吸管中塞入一些细铁丝作为配重,并将一端封闭,制作了一只简易密度计;将其先后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当密度计静止时,两杯中液体深度相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计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更大
B. 密度计的刻度线,越往上标注的密度值
越大
C. 密度计放入后,乙杯中液体对容器底的
压强更大
D. 适当减小配重,可以增大该密度计两条
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使测量结果更精确
C
2.如图,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可以沉入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在水面上时的浮力小
B.碗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C.碗沉入水底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大了
D.碗沉入水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了
A
3.一艘轮船从大海驶到内河里,由于河水密度小于海水密度,所以( )
A.船在河水中受到浮力小于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
B.船身露出水面的那部分体积不变
C.船身要浮上来一些
D.船身要沉下去一些
D
迁移应用
4.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
B. 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
C. 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
D. 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
B
5.元宵佳节,许多人燃放孔明灯祈福(知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空气阻力)( )
A. 孔明灯上升时,灯罩内的气体密度大于灯罩外的空气密度
B. 孔明灯上升时,孔明灯受到的浮力与它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孔明灯匀速上升时,孔明灯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D. 当孔明灯内火馅熄灭后,孔明灯在下降的过程中不受浮力作用
C
迁移应用
板书设计
密度计: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轮船:采用“空心”增大V排的办法来达到漂浮的目的)
热气球:球内气体密度小于球外空气密度,使浮力大于重力
浮沉条件的应用
潜艇:保持浮力不变,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沉沉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