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时训练:5藤野先生(苏教版九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课时训练:5藤野先生(苏教版九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2 14:4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积累运用——试一试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名(nì) 畸形(qí) 深恶痛疾(è)
B.芦荟(huì) 解剖(pāo) 抑扬顿挫(cuò)
C.瞥见(bì) 诘责(jié) 杳无消息(chá)
D.驿站(yì) 绯红(fēi) 美其名曰(yuē)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模胡: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B.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掌故:这里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C.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客死:死在他乡异国。
D.问问精通时事的人……
精通时事的人:这是讽刺的说法。这些人“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3.下列加点词语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C.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D.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4.指出下列语句的描写方法。
(1)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 )
(2)“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 )
(3)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 )
(4)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 )
5.对下列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他也偶有使我为难的时候”。“为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难过”,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对旧中国弊病的深恶痛绝,因为鲁迅学医还有一个愿望——救济中国女子的小脚。经过学习人体解剖,悟到已断的筋骨没有法子可治。
B.“呜呼,无法可想!”鲁迅这一句感慨说明中国群众愚昧落后,说明长期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思想统治所造成的后果多么严重。
C.“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意见的变化”即弃医从文,在藤野先生的帮助下,才使得他有这一选择。
D.“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句引出作者在东京的见闻,表现了他对东京的失望,也是他到仙台的缘由。
6.“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是指怎样的待遇?几个职员为“我”“操心”,说的是怎样的操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我”为什么感到“不安”“感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鲁迅读书月”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走进作品
要求你向朋友推荐《藤野先生》这篇文章,请写出一句推荐语。
你的推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帮助鲁迅
鲁迅和藤野先生分别后,十分想念敬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老师。假如现在鲁迅和藤野先生仍然健在,2012年的“教师节”即将来临,他想给老师发条短信表示怀念和祝福,请你帮他拟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删名篇,谈观点
近日,各地教材大换 ( http: / / www.21cnjy.com )血,在媒体列举的20多篇“被踢出去”的经典课文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本次“教材大换血”又被网友称为“鲁迅大撤退”。请结合实际阐述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彩段落——品一品
阅读“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回答9~13题。
9.选文中“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中“这事”是指什么 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一句中,“那时那地”到底指何时何地?“我的意见”指什么?“变化”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 )
A.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 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日本青年为了报复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1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做一做
(2011·安顺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
梨一样的苹果
耿 青
①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课。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②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课桌上,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画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我看倒有些像梨。”“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他的口气非常的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但这个孩子压根儿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了一起,长成了一棵树,上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一样的苹果。他吃过这种苹果。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
③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嘲弄的味道。他“嚓”地一下撕掉了那一页像梨一样的苹果,“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否则,就再也不要来上课了!”
④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
⑤第二天孩子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本乖乖地走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面前。令米哈朵夫吃惊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的苹果画得都好,只是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
⑥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孩子,事情也就那样过去了。但经过米哈朵夫明察暗访,尤里卡从不说谎。米哈朵夫虽然一如既往地上他的图画课,但是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像是患了感冒,再也不会欢乐地抖动了:那些泪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上。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⑦他知道,他必须弄清到底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没有像梨一样的苹果。他到护林员家里打听,他一趟趟到邮电所去发信,他到处询问,但都没有结果。终于有一天,他跳上了一辆破旧的汽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一千公里外的莫斯科。在国家园林科研所里,园艺家米丘林听完他的故事,突然疯了似的跳起来,拿出了伏特加酒,为他的故事、为他身上一千公里的尘土、为他令人尊敬的痛苦与他一次次干杯。米丘林激动地说:“亲爱的米哈朵夫,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你一个像梨一样的苹果。”
⑧三个秋天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教室的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猛地撞开了,一个披着厚厚尘土的人走了进来。这正是伟大的米丘林,他的手里握着两个神奇的金黄金黄的苹果。米丘林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从米哈朵夫讲述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采用嫁接技术获得梨苹果的经过:“这是植物界的一场真正的革命,有了嫁接技术,我们就有了成千上万种没有见过没有吃过的神奇水果。而开始这场伟大革命的两个人,一个是图画老师米哈朵夫,一个是十几岁的学生尤里卡。”
⑨像三年前一样,米哈朵夫神气地站在讲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小胡子再次快活地抖动着:“同学们,让我们再画一次苹果。我要说的是,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的尤里卡同学,请务必再画一幅梨苹果。”
⑩尤里卡画好的苹果上,又一次洒满了泪渍。不过,那是米哈朵夫老师不小心弄上去的。
(选自《读者》,有删改)
14.请以“梨苹果”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起因:图画课上,尤里卡画了一个梨苹果,米哈朵夫老师责罚了他。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加点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请从“痛苦”的含义、“令人尊敬”的原因两方面阐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简洁的语言及时记录我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批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请参考摘录内容(1)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批注摘录内容(2)。
摘录内容(1) 批注(1)
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你一个像梨一样的苹果。 示例:“的确”“必须”,语气坚定,表现出米丘林作为科学家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对科学无比热爱的精神。
摘录内容(2) 批注(2)
① 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② 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A项“畸”应读jī,“恶”应读wù;B项“剖”应读pōu;C项“瞥”应读piē,“杳”应读yǎo。
2.【解析】选B。“掌故”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3.【解析】选C。A、B、D三项都是反语,具有讽刺意味。
4.答案:(1)外貌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4)神态描写
5.【解析】选C。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匿名信”事件,一是“看电影”事件。与藤野先生没关系。
6.答案:“优待”是指不收学费,不用操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宿。“操心”是指认为“我”住在监狱旁边,兼办囚人饭食的客店里“不相宜”,而使我搬到离监狱很远,但却每天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的客店。
7.答案:“不安”是因为:自己学得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够好,对不起老师;老师为自己订正笔记,花去了他许多宝贵时间。“感激”是因为:他没有民族偏见,对来自异国他乡、学习有困难的“我”及时给予热情帮助。
8.答案(示例):活动一:一位来自异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且是“弱国”的青年人,却得到了一位老人毫无国界圈定、毫无种族歧视、毫无私心驱使的关爱和帮助——以至很多年后,当那个青年不再年轻的时候,还念念不忘那位老人——这就是鲁迅和他的《藤野先生》。
活动二:敬爱的老师,感谢您的关怀,感谢您的帮助,感谢您为我所做的一切。学生十分想念您,请接受学生美好的祝福,祝您身体安康,天天快乐!
活动三:我认为不能删去,因为鲁迅作品蕴涵着怀疑、批评和抗争的鲁迅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我认为应该删去。应该让语文教材回归到语文、回归到人文,而鲁迅作品的时代性大多离普通的中学生稍微远了一些。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义的理解。先找出“这事”所在的具体语段,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和内容,然后将答案代入原文,看是否恰当。一般来说代词“这”的答案可到前文去找。
答案:日本“爱国青年”查“我”的听课笔记一事。
10.答案:“那时那地”指在仙台讲堂里看时事影片时。“我的意见”指学习医学,走科学救国的道路的想法。“变化”指的是弃医从文。
11.【解析】选D。当时的背景是中国贫弱,“我”有强烈的爱国情感,日本青年的幸灾乐祸,当然使“我”感到“刺耳”。
12.答案:这句话表现了鲁迅的羞愤之情。因国人的不争气和麻木而痛心、羞耻,同时因被羞辱而激动、愤慨。
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感悟。紧扣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分析,意合即可。
答案(示例):个人命运往往和祖国命运息息相关,要使国家强盛,首先要使国民觉悟,个人的选择应考虑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等。
14.【解析】本题考查在整体感知文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上捕捉主要信息进行概括提炼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围绕“梨苹果”这一线索,通读全文,把握大意,然后筛选相关信息,确定信息筛选的重点,然后整理成一句或两句简洁而完整的话。
答案:经过:米哈朵夫老师怀疑错怪了尤里卡,内心很痛苦;为弄清有没有梨苹果,他到处询问,甚至找到国家园林科研所。
结果:梨苹果嫁接成功,米哈朵夫老师真诚地请尤里卡再画一幅梨苹果。
15.【解析】本题考查记叙文中描写方法和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物形象把握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不要把描写方法与修辞手法、说明方法等术语混淆。这三处描写其实很容易理解,活动的是胡子,真正表现的是人物的心情。
答案: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 作用:巧妙地表现了米哈朵夫老师不同的心情,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
16.【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句子的分析鉴赏的能力。比喻修辞的运用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而文字的表达效果其实就是要说出比喻对刻画人物的作用,结合上下文是不难体会出此时米哈朵夫老师的痛苦心情的。
答案:运用比喻,将尖锐的笑声比做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哈朵夫老师内心深深的痛苦。
17.【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句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的能力。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一直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仔细品读前后文,准确理解并表述出句子的特定含义。
答案:“痛苦”指的是:米哈朵夫老师怀疑自己错怪并伤害了学生尤里卡,内心感到不安、自责。(意思对即可)
“令人尊敬”的原因是:①这种痛 ( http: / / www.21cnjy.com )苦体现了他作为教育者的爱心和责任心;②他到处询问,千里奔波,这种求实态度和执著精神,同样令人尊敬。(意思对即可)
18.【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时,只要围绕文章主题,结合句子,或赏语言,或写理解,或谈感悟,或作评价,基本格式:该句用“……”“……”等词语传神地写出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答案:示例一:“我的”“和我不一样的”,这小小的变化体现出米哈朵夫老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示例二: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理念,不一样的收获。(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