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积累运用——试一试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朔方(shuò) 磬口(qìnɡ) 脂粉奁(lián)
B.弥漫(mí) 褪尽(tuì) 目光灼灼(zhuó)
C.胭脂(yān) 嘻笑(xī) 精魂(hún)
D.枯草(kū) 博识(báo) 凛洌(liè)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
滋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目光灼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灿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B.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C.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D.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4.对课文内容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由“暖国的雨”导入,主体部分写江南“滋润美艳”的雪和朔方“决不粘连”的雪。
B.文章最后说朔方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有照应开头的意思。
C.本文写两种不同的雪,形成鲜明的对比,讴歌了朔方的雪如同粗犷威猛的壮士,贬斥了江南的雪如同娇媚而缺乏战斗精神的弱女子。
D.“如粉,如沙”两个比喻极言朔方的雪很干,决不粘连,与江南的雪大不相同。
5.文章是写雪,开篇写的却是“暖国的雨”,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对江南的雪有没有遗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学习《雪》之后,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准备举行“与雪共舞”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汉语中有关“雪”的成语很多,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三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吟雪的千古名句,请你赏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雪”有关的典故,请你举出一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彩段落——品一品
阅读“暖国的雨……是雨的精魂。”回答8~11题。
8.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1)句中的“仿佛”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中的“闹”字能不能换成“叫”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写到了塑雪罗汉,作者的另一篇课文中写到过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呢?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做一做
(2011·烟台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江 南 柳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装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③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鸣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④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⑤“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⑥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⑦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竞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⑧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不正是江南柳吗 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⑨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12.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柳的形态和声音、柳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
13.文段④画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14.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析下面句子:
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材料,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材料中的“柳”包含着怎样的情思。
材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选自《诗经·采薇》。往:离开故乡。思:语气助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段①中“一颗不灭的灵魂”含义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博”应读bó,“洌”应为“冽”。
2.答案:(1)含水分多;不干燥。
(2)形容目光明亮。
(3)光彩鲜明耀眼。
3.【解析】选D。D项运用的是抒情的表达方式。其他三项的表达方式均是描写。
4.【解析】选C。C项中“贬斥了江南的雪”不符合文章原意。
5.答案:作者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以暖国的雨的单调反衬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
6.答案:有遗憾。因为江南的雪的这种美未经磨炼,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
7.答案(示例):(1)雪中送炭、冰天雪地、风花雪月。
(2)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有浪漫色彩。
(3)程门立雪。杨时听说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颐在洛阳,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但还是想学习,就去见程颐。见到的时候,程颐刚好在坐着打瞌睡。于是,杨时和一同前来的游酢一直站在那儿等。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
8.答案:滋润美艳、绚丽有趣。从山花烂漫、生机盎然的“冬花雪野”图中和江南雪天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欢乐情景中可以看出。
9.答案:(1)不能去掉。“仿佛”一词表明这里的描写是虚写,去掉就成了实写了,和实际情况不符。
(2)不能换。一是蜜蜂不会叫,用“叫”字欠妥当;二是“闹”字从侧面表现出了江南的雪所洋溢的美丽与活力,用“叫”字就缺乏这种表现力。
1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主要从对北方的雪的描述中进行概括。
答案:孤独、奔放。从他“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和“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中可看出。
11.【解析】本题考查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此题须从记忆中选取雪地的游戏进行描述,语言要简洁。如雪地接雪,听雪声,雪地画画、打雪仗、堆雪人、推雪车、踹雪树等。
答案(示例):打雪仗开始了!大大小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雪球,流星一般穿过天空,盲目地四处飞蹿。突然,一只雪球从右前方向我飞来,说时迟那时快,我猛地卧倒在雪地里,雪球擦过我的右肩,在离我不远的地上碎了。
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江南柳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概括。根据题干的提示,紧扣各文段的中心句,根据“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按前面的格式概括即可。
答案:柳的生命力
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筛选能力。仔细阅读第④段,从“农人折枝”的“实用”、“文人折柳”的“情思”方面概括即可。
答案:有实用价值 表达情思
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赏析能力。(1)题要结合语境,联系柳絮在风中的形态分析;(2)句把“柳”比做“妖娆的诗”,从比喻修辞的作用的角度作答。
答案:(1)“狂颠”一词写出了柳絮在风的吹拂下无拘无束、肆意飘荡的姿态。
(2)运用比喻,形象写出了柳的美丽姿态和情韵。
1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文中“柳”包含着眷恋、思恋的情思,代表着离别,根据文意,理解材料的意思,分析此处“柳”的情思。
答案:包含着不舍、留恋的情思。
1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既要分析柳的特点,又要理解其象征意义,紧扣文章结尾作答,意合即可。
答案: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柳树有顽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二是柳树是人们的情感依附,人生寄托(或“蕴涵着历代文人雅士的人生寄托,有着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