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达标测试:7敬业与乐业(苏教版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基础达标测试:7敬业与乐业(苏教版八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2 14:5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积累运用——试一试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乐业(lè) 羡慕(mù) 解剖(pāo)
B.征引(zhēnɡ) 禅师(chán) 痀偻(ɡōu)
C.骈进(pián) 亵渎(xiè) 佛门(fó)
D.承蜩(tiáo) 旁骛(wù) 强聒(ɡuō)
2.下列加点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精微:精深微妙。)
B.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骈进:并进。)
C.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强聒不舍:非常重视,不放弃。)
D.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亵渎:轻慢,不尊重。)
3.选词填空。
(1)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_______ (财力 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2)凡职业没有不是_______(神奇 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
B.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C.我生平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5.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字卓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编为《_____________》。
6.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什么论证,其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为什么对不敬业者既“从学理方面说”又“从事实方面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敬业与乐业》之后,八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以“敬业模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来参加。
(1)请你写一条这次主题活动的宣传标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位老师边打吊针边坚持给八年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5)班上课的情景,一位负责学校活动摄影、宣传的曹老师路过时,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请你阅读后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彩段落——品一品
阅读“第二要乐业”至“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回答9~13题。
9.选文第二段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论证方法。
11.“‘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假如要在选文的结尾处用一个正面事例来证明选文的观点,你会举什么事例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结合文中的句子来分析语段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做一做
(2011·宿迁中考)阅读下文,回答14~17题。
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
            白剑峰
①每年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中国人总有几分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寞,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追问:为什么获奖的都是西方科学家?中国人离诺贝尔奖有多远?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奖?在中国人的心底,似乎隐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情结”。
②客观地说,诺贝尔奖并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但是,诺贝尔奖又是一个独特的标志,代表了一个国家科学家的素质。当我们回望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时,就会惊奇地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除了有一种执著求真的科学精神外,更有一种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而这恰恰是比诺贝尔奖本身更重要的东西,也是容易被世人忽略的东西。
③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评选的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例如,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发现了导致艾滋病和宫颈癌的病毒。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无疑为人类战胜重大疾病带来了曙光。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等三位科学家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成果卓著,造福了无数肿瘤患者,因而也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
④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面对荣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人根本无意于得奖。这些人长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在科学的禁区,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这种探索也可能意味着一生的徒劳和失败。而支撑着他们永不放弃的,就是造福人类的伟大梦想。这正如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⑤由此可见,诺贝尔奖与其说是一个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最缺少的不是光环,而是“诺贝尔精神”。眼下,中国不乏才智过人的学者,但鲜有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巨匠。一些人过分关注科研的“果实”,忽略了生长的过程;过分关注个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会的大利益。因而,他们常常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从事科研活动,作风浮躁,急功近利。此种短期行为,注定只会催生“学术泡沫”,而无益于人类的长远进步。事实上,获得诺贝尔奖,绝非一朝一夕的“突围”,而是经年累月的苦守。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怀着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只问是非,不计得失,耐得寂寞,不慕纷华。惟其如此,才能孕育出非凡的科学之果,最终被历史铭记。
⑥也许,科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否获奖,而在于是否为造福人类而献身。懂得了这一点,中国人就离诺贝尔奖近了一步。
14.根据第①节内容,指出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的具体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原文,说说你对“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指出第③④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概括一下“诺贝尔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A项中“剖”应读pōu。
2.【解析】选C。“强聒不舍”的意思是“硬要啰唆个不停”。
3.答案:(1)才力  (2)神圣
4.【解析】选A。“乐其业”后面的“句号”去掉。
5.答案: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
6.答案:道理论证;从道理上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7.答案:因为从理论到实际说其危害性,能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8.(1)答案(示例):①态度决定一切 细节决定成败
②弘扬劳模精神 争当时代先锋
(2)答案(示例):老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职业”,注定与一些凸显美德的关键词连在一起。什么叫“敬业”?边打吊针边给学生上课的普通中学教师对这一美德作了诠释!他奉献的身影在人们心中定格为最美的风景。
9.答案: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10.答案: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11.【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结合这句话的内容可知,这是从反面进行论述。
答案:从反面论述了要乐业的道理,使下文的正面论述更具有说服力。
12.【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论据的能力,选取事例要典型,并且语言叙述要简洁,能证明中心论点。
答案(示例):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数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乐此不疲,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13.【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语言的赏析能力,阅读文段可知,选段主要运用口语来论证了“乐业”,然后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即可。
答案(示例):多用口语,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交流,易使人产生共鸣。在文中“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淘神、费力”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我们做任何事都是苦的,间接论证了我们要“乐业”的观点。
14.答案: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渴望和总得不到诺贝尔奖的困惑。
15.答案:面对诺贝尔奖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
16.答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作用:为证明获奖科学家的成就在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这一观点,与下文写中国科学界缺少诺贝尔精神形成对比。
17.【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主要从对科学的态度和对人类的态度两方面来说。
答案:执著求真的科学精神(经年累月的苦守);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