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的教案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较多地联系了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符合学生“学以至用”的需求,培养了学生的使命感。
本节课有如下特点:(1)分子、原子的性质及其概念的建立,均由学生自己探究、推理得出;(2)给学生充足的提出问题以及展示才华的机会,激励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来学习化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2 、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特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宏观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
2 、经历探究分子存在的过程,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建立物质是可分的思想。
3、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认识微粒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
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四、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准备:
边讲边实验的仪器和药品:小烧杯 、大烧杯、品红 、浓氨水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意图
【引导】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在哪些地方涉及到了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分子和原子,学习之前请大家了解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引导】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能闻到花露水的香味?
为什么烧杯的水变少了,为什么在阳光下的水减少的更快?
为什么品红会扩散??
【设问】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 这些气味你能看到吗?
【讲述】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这些现象,并进行了探究,和你们猜想的一样,认为所有物质都是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并给他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分子和原子(板书课题)
用品红实验进一步证实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板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讲述并指导看书】教材P48页,【引导小结,并板书】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科学家还指出了它们所具有的性质,比如我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这些粒子在 。
浓氨水遇酚酞试验
【小结】(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那么运动速率和什么有关了?
【讲述】衣服为什么能晒干,得到运动速率和温度有关
【引导探究】同学们猜一猜将土豆和小米混在一起它们的体积是否等于两种物质体积之和?为什么?
再猜一猜两种不同的液体混合它们的体积将如何变化?
【设问】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是小于200ml,为什么?
【师】酒精和水不反应。
【讲述、引导】而且不同的液体分子间的间隙不同,把它们混合起来,互相挤占对方的空隙,所以,它们的体积之和不是1+1=2,而质量却能相加,
【提问】生活中常常会看到热胀冷缩现象,你如何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解释了?
【追问】为什么气球易被压缩,而铁球受压几乎不变?
【小结板书】(3)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间隙越大,一般地说,气体分子间间隙>液体分子间间隙>固体分子间间隙
【小结分子具有的性质并讲述】分子的这些性质原子也具备。
【设问】同学们举得这些例子中,组成它们的分子发生了变化没有?变了,怎么变的,没变又为什么会有热胀冷缩、湿衣服晾干等现象?
【强调】,气体压缩,热胀冷缩等,分子没有变,只是间隔变了
【提出任务】
请同学们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探究】
我们知道一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在物理变化前后没有新物质生成,水变成冰,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分子发生了变化,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小结,分子式构成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已知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形状大约是这样: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演示】水电解的过程。画完后,交流探讨一下为什么这样想。【用多媒体演示水电解的过程。】
让同学们了解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再讲解p50页氧化汞分解的过程
【引导】请同学们观察,汞的组成和氧气的组成有什么不同。
【鼓励】很好。
【讲述】这说明,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也可以构成分子后由分子构成物质。一般地讲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而大部分的非金属单质和大部分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今后我们会详细地学到。
【引导】你理解的化学变化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变?
【小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
分子不变,只是分子间间隙变了;分子不变
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不变。由此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变了,原子不变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这就是这两种粒子的本质区别。
由此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知识反馈及归纳:】(略)
【小结】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和分子一样,它们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它们在不停地运动,它们间有间隙。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课后反思】
学完本课,你还有那些问题不理解?有什么问题?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请同学们写在作业本上告诉我。
【课后作业】:(略)
生一答:化学的定义
生二答: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生一答:说明这些气体在运动。
生二答:空气是流动
的。
生三答:风吹的。……
生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生一答:运动
生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生答:不等于,土豆之间有间隔
生一答:分子间有间隙。
生二答:反应了?
讨论后达成共识。
生答:热胀冷缩、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隙越大。
生答:气体的分子间隙大,固体的分子间隙小
生问:水变成冰后,体积膨胀那是怎么回事?
学生讨论后举例(略)
生一答:分子没有变,是分子间隙变了
生二答:分子变了
学生展开争论达成共识
生讨论后交流:不能,因为有新物质生成。
学生想象、探究、交流。
学生举手
生答:汞是由原子直接组成,而氧气是由氧原子先组成氧分子,再组成氧气。
生答:分子变了,原子没变。
师生共同小结。
将学生引入到分子和原子这一章节中,有个自然的过度
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思考。
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
用事实证明分子的存在。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探究、体验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养成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现象的优良品质。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为下一步探究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只是重新组合作铺垫。
通过层层设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学生提出问题是必然的,但由于时间和知识的梯度问题,在课堂上不宜回答)
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理解物理变化的实质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揭示化学变化的实质,给学生直观、感性知识。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利用练习的形式,一方面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整理,连成线,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知识的反馈,及时纠正与评价。
通过学生反思、提问,辨析知识。
巩固知识,理清头绪。
通过学生的一系列反思质疑,教师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评价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获得第一手资料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课件19张PPT。第三单元 水的组成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目标:1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2 、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特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为什么我们能闻到花露水的香味?
为什么烧杯的水变少了,为什么在阳光下的水减少的更快?
为什么品红会扩散?
一、分子的基本性质性质1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但真实存在性质2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那么运动速率与什么有关?
100ml水实验探究:酒精与水混合说明:分子间有一定间隔100ml酒精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为什么小于200ml?100ml200ml性质3分子间有间隔
固液气三种状态的分子的体积大小相同吗,为什么?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固态液态气态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3.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学完本课你要知道:为什么我们能闻到花露水的香味?
为什么烧杯的水变少了,为什么在阳光下的水减少的更快?
为什么品红会扩散?
判断:下面哪些现象是物理变化那些是化学变化?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水电解变成氢气和氧气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讨论水 水蒸气
水 氢气+氧气
你能找出有什么不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一、分子的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离重新组合氧分子O2氢分子H2氧原子氢原子 水分子H2O水的电解原子分子物质(金属,稀有气体,固体非金属)物质构成直接构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1.夏天晒衣服较冬天容易干
2.打开樟脑丸的衣柜,能闻到有樟脑丸的气味
3.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