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51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51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7 19:2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奉酬永叔见赠 王安石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16.(1)表明诗人传承和发扬古代圣人和先贤的道义的决心和志向。
(诗人在前两联明确表示想要宣传孔孟之道的决心还在,以后要是能窥探到孟子道义的奥秘就心满意足,这都表明诗人传承和发扬古圣先贤的道义的决心和志向。)
(2)表达了对欧阳修文坛泰斗的尊敬钦佩及对其奖掖后辈的感激之情。
(“抠衣”拜访,唯恐自己浪得虚名,难以承当欧阳修赠送的美好诗篇等语,写出了对欧阳修的钦敬与感激。)
(每点答出情感2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
答司马谏议书
王 安 石
(给司马谏议大夫的回信)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身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的王安石推行新法。第二年,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六百多字的长信《与王介甫书》,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度。本文是王安石的复信。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宋抚州临川人。是北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从北宋熙宁二年开始进行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变法运动,史称“王安石变法”。
他22岁考中进士,踏入仕途,几近三十年地方官生涯,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局部地推行了改革弊政的革新措施。1069-1076年,王安石两度为相。大胆地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政治思想。为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政治局面,他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发动和领导了一场以“理财”“整军”为中心,以“富国强民”为目的,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规模巨大,威武雄壮的社会变革运动,史称“熙宁变法”。王安石因此被列宁称赞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
由于军队的不断扩充和官僚机构的膨胀,北宋中期出现了一系列统治危机:第一,军费和官俸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第二,土地集中现象严重,农民赋税负担不断加重,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经常爆发;第三,辽和西夏仍然威胁着北宋的安全,北宋每年负担沉重的“岁币”。
为了克服封建统治的危机,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希望通过变法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变法的主要措施、内容和作用如下:
王安石可以说是五百年出一个的人物,他不仅是文学上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还是位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他在北宋中期主导了一场变法,力图挽救国家于苦难,面对反对派的诘难,他说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千古名言。在他的变法下北宋国力增强,对外战争也迎来胜利。谁曾想在他死后40年后,北宋却突然灭亡,又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南宋文人一股脑把亡国的责任推到了王安石身上,他被骂作妖人,专门祸国殃民。
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12月18日),王安石出生在江西临川的一户官宦之家。这在宋代文人笔下成了怪异的一天,其中《铁围山丛谈》更是成了《聊斋志异》,写到:一只修炼成精的獾子成为临川一个官员的儿子,后来把大宋折腾的亡国的“妖人”就此降生。到了南宋,面对日渐危难的国家形势,有一帮文人反思来反思去,终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祖宗的江山是被王安石这只獾子精给毁掉的,这算给王安石定调了,以至于后世很多年,人们谈起王安石只说他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政治思想则被忽略掉。
按土地多少收税
内容
目的
青苗法
政府低息贷款
农田水利法
开垦荒地 兴修水利
免役法
以钱代役
方田均税法
措施
市易法
设市易务 稳定市场
均输法
就贱就近采购物资
“理财为方今先急”
“理财以农事为先”
富国之法
1、为了改变积贫局面
2、调整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3、发展生产
读史 王安石(2020全国2卷)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①,末俗纷坛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②,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dǎn àn: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
答: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译文:自古以来一个人要历尽苦辛才名就功成,可如实记载下他们的事迹要靠哪一个人?
往往是由于当时的情况不清而以讹传讹,加上后世的流俗更搅乱了事实以假乱真。
低俗的东西即使怎样流传也谈不上精美,要知道绘画最难的是画出人的气质精神。
点点记录怎能写尽古代贤哲的品格学问,俗儒们只会死守古书的糟粕真可笑可憎。
①行藏:行止,指事迹。
②黮(dàn)暗:昏暗,不清楚。犹承误:还以误传误,以讹传讹。
③末俗:后世的习俗。
④粹美:指精华。
⑤丹青:中国古代绘画的材料,这里指绘画艺术。
⑥区区:形容很少,指一点点历史记载。
⑦“独守”句:意为俗儒只会死抱着史书里的糟粕当宝贝。尘:尘土,这里指糟粕。 [1]
白话译文
自古以来一个人要历尽苦辛才名就功成,可如实记载下他们的事迹要靠哪一个人?
往往是由于当时的情况不清而以讹传讹,加上后世的流俗更搅乱了事实以假乱真。
低俗的东西即使怎样流传也谈不上精美,要知道绘画最难的是画出人的气质精神。
点点记录怎能写尽古代贤哲的品格学问,俗儒们只会死守古书的糟粕真可笑可憎。
王安石的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农田水利法实施后,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万多处,大量农田得到灌溉。政府收入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用人不当,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危险百姓的现象。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宋神宗死后,1086年司马光出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废除。
文体辨析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 。
本文是书信体文章的典范之作。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文言文中能翻译“暗中,偷偷的”的词 :窃,间,阴,微,私,密,潜,暗,隐。
①《促织》:“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②外示敬参,实阴间之。③《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乃屏人间语。”
④《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⑤《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⑥《群英会蒋干中计》:“遂将书暗藏于衣内。”⑦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
(卖官鬻爵)
尤①<名>罪过;错误。《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
②<动>抱怨,指责。怨天尤人
③<形>优异;杰出。《过小孤山大孤山》:“信造化之尤物也。”
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④<副>特别;尤其,更。《陈情表》:“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况且我孤单凄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胥①互相,相与。《答司马谏议书》:“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②<名>小吏。《狱中杂记》:“余尝就老胥而问焉。”
《促织》:“里胥(古代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猾黠。”
③皆,都。新驿成,郑人胥悦。
固①<形>坚固。《赤壁之战》:“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
荆州和(吴)国接壤,江山险要牢固
〈名〉险固的地方。《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又】〈形使动>使……坚固;巩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形>稳固;牢固。《殽之战》:“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③<形>固执;顽固。《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情的地步。
《阿房宫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④<副>坚决;坚持。《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
⑤<副>本来;原来。《齐桓晋文之事》:“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针对来信指责,王安石逐一加以驳斥。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致怨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司马光
王安石
(展现了他无所畏惧的政治家胆略)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特①<名>公的,也可指其他雄性牲畜;三四岁的兽。
②<动>杰出的;突出的。《过小孤山大孤山》:“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形容高大的样子)特起。”
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
③<副>特别;特地。《陈情表》:“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④<副>仅;只;不过。《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yáng]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相如料想秦王只不过是用欺诈的手段假装作要给赵国城邑,实际上是得不到的。
⑤徒然、白白地
夜驰见张良,具告其实,欲与俱去,毋特俱死。《汉书》
恤:①<动>顾念;体恤。《赵威后问齐使》:“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引申为<动>周济、救济。
《论积贮疏》:“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如果不幸爆发了纵横二三千里(规模)的旱灾,国家该用什么来救济它.
③<动>忧虑,担忧。《答司马谏议书》:“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1.否定因果:以致天下怨诽是因为士大夫同俗
2.否定结论,从名实关系角度考虑,对结论重新下定义
侵官:权利来源合法,程序正规
生事:无事生非(搞事情) 先王曾经做过,是复古
征利: 理财
拒谏: 拒的是邪说,

3.根本动力:反对我就是反对皇帝
4.补充;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与本文矛盾,选论据时趋利避害。
1.101-102=1
2.在本文中,王安石是怎样概括司马光对他的指责的?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
3.若你来反驳该怎么做?
论据的真实性;对概念的界定不同;反驳结果。
4.前四个是论点,后一个是结论
论证:这四件事不一定能得出这个结论,还要考虑推理方式。
5.总结:反驳前四个词——论点;反驳结论;反驳论证
6.以王安石的视角,揣摩其对司马光的反驳思路
总结:①否定因果
②概念辨析
总 结
第一段:写信的缘由。
第二-三段:针对来信,逐一驳斥。分析遭反对的原因,坚持变法。
第四段:书信结束语。
1、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批驳了司马光的什么观点?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谤”)
2、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什么?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名实相符是辩别是非的原则 )
3、作者重点批驳对方的什么观点?
“(变法)以致天下怨谤也”(致谤)
3、作者重点批驳对方的什么观点?这样批驳有什么好处?
“(变法)以致天下怨谤也”(致谤)
抓住要点、驳倒要点,司马光信中其他的细支末节也就不攻自破。言简意明,要言不烦,理足气盛,毫不枝蔓。
3、作者重点批驳对方的什么观点?
“(变法)以致天下怨谤也”(致谤)
4、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1)人——
“习于苟且”
(2)士大夫——
“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3)上——
“欲变此”
5、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
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天下——
“怨谤”;
众——
“汹汹然”。
6、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提示:坚持变法,义无反顾。集中体现立场的语句:“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7、你觉得天下人“怨谤”“汹汹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名 称 内 容 目的和作用
青苗法 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向农民提供种子或贷款。收获后,农民以20%的利息偿还。 限制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并能增加财政收入。
募役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 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生产。
保甲法 把农村按户以保、大保为单位编定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也可以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8、文章第三段作者引用“盘庚迁都”这一历史典故的意图是什么?
作者引用“盘庚迁都”的历史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决不动摇。
9.王安石大胆地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政治思想。
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
10、这段文字还揭露了什么问题?
揭露了士大夫不恤国事、专以向众人献媚取宠为能事的丑恶嘴脸。
文章主题
本文是书信体驳论文。王安石的说理文见识高超、论辩犀利。
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马司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二)作为“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本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胆略?
1“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改革前就已经将这种情况洞明于心,却敢于挑战,体现非凡的胆略。
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直斥当时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现象,不回避,不妥协,不遮掩,体现一种直言不讳的勇气。
3明知寡不敌众,却“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4在论辩中面对司马光这样的政敌,使用“何为而不汹汹然?”之类的强烈反诘语气。
(三)请结合课文及史实,谈谈你是对司马光的评价。
从本文看,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阻挠王安石变法,他是政治上的保守派。
但是从史实看,司马光在学术上是一位贡献很大的历史学家,他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后人把他和司马迁称为史学界“前后两司马”。
主旨点睛
在本文中,作者王安石通过辩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五事,逐条驳斥了司马光的指责,揭露士大夫不恤国事、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明了自己坚持改革、敢想敢决不为流言蜚语所动的决心。
 写作特点
第一,行文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
第二,论证方法多样。
1)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2)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 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3)举出史实进行反驳,举出历史的事实来进行反驳。
第三,气势磅礴,寓刚于柔。
1)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
2)擅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
3)擅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1.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私下,此处为谦辞,译为“我”;认为;同游共处,交往;常常;一致
2.持;方法、主张;同“辩”,分辨;又考虑到;看待,对待
3.指书信往返;详细地;原因、理由;希望;或许;我
译:
安石启:昨天承蒙您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跟您交往相处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常常意见不合,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大多不同的缘故。(我)虽然想唠叨不休,但终究一定不会被您谅解,所以只简单地给您写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分辩,后来又考虑到您对我的重视厚遇,在书信来往上不应粗疏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能谅解我。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1.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特别;清楚;用来;指教我;认为;求;
2.以为、认为;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员;不是、不算;
3.施行;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
4.批驳;排斥;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本来;预先
译:读书人所争论问题的,尤其在于名和实是否相符。如果名和实的关系明确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清楚了。现在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添设新官,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派人到各地推行新法,生事扰民;设法生财,与民争利;朝中有反对的意见,拒不接受,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从皇上那里接受命令,议定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把它交给主管官吏去执行,不能算是“侵官”;施行古代贤君的政策来兴利除弊,不能算是“生事”;替国家治理整顿财政,不能算是“征利”;驳斥错误的言论,排斥巧言献媚的人,不能算是“拒谏”。至于很多的怨恨指责,那是本来预先知道它会这样的。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1.习惯;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顾念、忧虑;好事、美德
2.估量;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相怨;仅仅、只是。非特:不仅
3.因为;计划;考虑;适宜;认为正确
4.名词活用为动词,施恩惠;不做事,无所作为。前一个“事”是动词;不胜;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译: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的(守旧之风已经)不是一天了,做官的人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当作好事,皇上才想要改变这种风气,而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要尽力帮助皇上抵制他们,那么,众人又为何不对我大吵大闹呢?商王盘庚迁都,连老百姓都互相抱怨,不仅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考虑适宜就行动,认为正确就看不到有什么可以改悔的理由。如果您责备我因为在位任职很久了,没能帮助皇上有大的作为,来施恩惠给人民,那么我承认我有罪;但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陈规旧法罢了,(这)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没有缘由会面,内心不胜仰慕之极。
1.在《答》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
3.在《答》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__,_。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
5、作者以“______,______”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1.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2.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4、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5、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6、___,_____,_____ ,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
7、作者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_____, _____、___。
8.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面对群起而怨恨的老百姓盘庚是如何做的:_____, _____,___。
6、(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7、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8、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9.“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10、最后作者却欲擒故纵,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这虽非本篇正意,却是由衷之言。紧接着又反转过去,正面表明态度:“__,_____,____”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要害,使其无言以对。
9、“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10、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