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解题
论
六国论
六国
除秦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
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六国论”即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
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二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知人论世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著有《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第8篇。
千古文章八大家
一门父子三词客
[战国七雄]—
(秦 -楚- 燕- 韩- 赵- 魏- 齐)
秦—强楚—大
幅员辽阔
齐—富
财力强盛
赵—勇
将星如云
前223
前230
225
前228,前222
前222
前221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贿:财物。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赂:①赠送财物,赠送的财物;割让土地,割让的土地。
②财物。
第一段:
弊在赂秦
通过反面否定和正面肯定相结合,由果溯因,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及两个分论点,总领全文。论述严谨。
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韩魏楚)
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
(齐燕赵)
(中心论点)
弥①<形>满;遍。《滕王阁序》:“舸舰弥津。”
②<形>长;久。旷日弥久 :历时很久
③<副>越;更加。《六国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旧衣服。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
人称代词:《语基》P351
第一人称:吾、余、予、我、己
第二人称:汝(女)、尔(而)、若、乃
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指示代词:可代人、事、物 译为:这(里/个/样/些)、那(里/个/样/些)
是、此、斯、兹、之、然、彼、其、夫
虚指代词:或、某
寝:①暮寝而思之。
②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
③秦人寝兵。
④貌甚寝。
①<动>躺;躺卧。
②<动>睡觉。
③<动>停息;止息。
④<形>(相貌)丑陋。
抱薪救火:抱着柴火救火,比喻以错误的方法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
奉1.<敬词>。恭谨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2.<动>恭敬地捧着、拿着。例1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例2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3.<动>接受;承担。《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动>侍奉;侍侯。《鱼我所欲也》:“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5.<动>进献。《鸿门宴》:“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6.<名>通“俸”,俸禄。
第二段:本段使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哪个?
1.攻取与割地数量:
秦得——战胜而得——大欲
诸侯亡——战败而亡——大患
百倍
固不在战
2.艰辛先祖与败家子孙:
祖父——暴、斩——尺寸之地
子孙——举、予、弃——五城十城
夕寝,秦至
3.贿赂效果:
地——有限——奉繁
欲——无厌——侵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不尽
4.道理:抱薪救火
不灭
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1.【殆】①危险。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我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②几乎,差不多。例1、且燕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例2、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③副词,表推测,大概,恐怕。例1、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例2、语迪曰:“卿向不欲吾豫国事,殆过矣。”
(广东卷,(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④通怠
2.【迨】①及,到,等到。例1、迨诸父异爨。
②乘,趁着。请迨其未必陈而击之。(未必陈,没有完全摆好阵势。)
③通殆
3.【绐】欺骗,哄骗。例1、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②通殆
4.【怠】①疲倦,疲乏。及其怠而踬也。(直到它疲倦不堪而摔到了。)
②懒惰,懈怠。(卫)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
③怠慢,轻慢。守卒皆怠炎。(炎,人名。)
与:①《鸿门宴》:“则与一生彘肩。”②《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中山狼传》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
④惟徐阶老易与⑤蹇叔之子与师。⑥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①<动>给予。就给了他一条未煮熟的猪的前腿。
②交往;交好。亲附;跟随。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③赞许,允许。(因)仁慈而陷入愚蠢(的地步),(这)是君子不赞成(这样做)的原因。
④敌,对付。只有徐阶年老容易对付。
⑤参与;参加。蹇叔的儿子参加军队一起出征
⑥“欤”,相当于“吗”、“吧”、“啊”。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等到:迨、逮、及、比、洎
诚:1.竭诚以待下。
2.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①真诚、真心。
②真实情况。如果你认为我的话是不真实的,请进去试着诊视太子
③(副词,)确实、的确。
④(连词)如果,果真。
齐亡:与嬴而不助五也—五国既丧
齐亦不免
燕亡:以荆卿为计
——速祸
赵亡:牧以谗诛
——用武不终
不赂者以赂者丧。
燕赵:始有远略,义不赂秦。
智力孤危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胜负,存亡,或未易量
举例论证、假设论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一)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
(1)表示每一。
例如: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好厨子一年换一把刀,因为用来割肉.坏厨子一个月换把刀,因为用来斩、剁。
(2)表示渐进。
例如:①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②则刘病日笃。
(3)表示在某个具体时间,可译为“在+时间名词”
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项伯就在夜里骑马到刘邦的军营。)
(4)表示往昔。译为“往日”“从前”。这种用法的“日”字多见于先秦作品中,秦、汉以后比较少见。 日吾来此也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军权、财权、人权均归中央,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队没有凝聚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的现象,但是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自宋朝开国到英宗治平年间(一百年间),宋军和契丹、辽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创作背景
借古讽今
不拘于时
被动句主要形式:
1.用介词“于” 表被动。
例:得幸于武宗
2.用“见”
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见……于……”表被动。
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 “受”表被动
例: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
5.“受……于”表被动
例:受制于人
6.用介词“被”表被动。
例:①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②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7.“为”表被动。
例: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
8.“为……所……”表被动。
例:二虫尽为所吞
9.无标志的被动句
例:妇女无所幸。
故事:
①旧事,以往的事。《六国论》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②先例、成法。
例1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①谓离任、去官②戴孝)举哀(指办丧事时高声号哭,表示哀悼)。(海南卷)
例2.又以《十三经》文字传写讹舛(①差错;②违背;③不顺遂;不幸)。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择儒臣校正,立石太学。(安徽卷)
又因为《十三经》的文字在传抄的过程中错误较多,朱筠上奏请求皇上仿照汉朝熙平、唐朝开成的先例,选择文臣校正《十三经》,并把校正的文字刻在石碑上立在太学里。
③旧业,原来的职业。例:知农不离其故事。
译文:知道农民是不会放弃他们的本业的。《商君书·垦令》
④典故。
第4段:总结历史教训:
承上: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
一是用谋臣
二是礼贤下士
三是六国联合
启下: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要敢于对敌斗争)
第4、5段
承上启下
第5段: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借古
(六国破亡)
讽今
(在六国下)
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王朝要以古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夏屈辱求和。
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第4段:总结历史教训:
第4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
“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5段,就很自然了。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要敢于对敌斗争)
第四段
第5段:得出了什么结论?
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王朝要以古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夏屈辱求和。
借古
(六国破亡)
讽今
(在六国下)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第五段
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第二部分(2、3):论证中心论点。
第一层:论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层: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部分(4、5):作出结论。
第一层:总结历史教训。
第二层:讽谏北宋王朝。
(递 进)
弊 在 赂 秦
赂 秦 力 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总 分)
(总分)
(第2段)
(总分)
(第3段)
(过渡)
(分 总)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4段)
(借 古)
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第5段)(讽今)
(并 列)
(第1段)
文章脉络
(递 进)
弊 在 赂 秦
赂 秦 力 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总 分)
(总分)
(第2段)
(总分)
(第3段)
(过渡)
(分 总)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4段)
(借 古)
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第5段)(讽今)
(并 列)
(第1段)
文章脉络
本文论述有哪些不合理之处?
1.由感而发,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2.其论有力
3.其论有方。
写作启示
1.写言之有物的文章,不要无病呻吟,空洞无物,要关注时代、社会、人生。
2.写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3.多种方法并用:对偶、设问、对比、比喻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等。
4.恰当而有效的使用材料从多角度解读材料,如金科刺秦的史实一般多赞扬他,知恩图报,慷慨赴难的侠义精神,苏洵却说,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也是言之成理的吗?
本文论证虽周密,但说理欠妥,当且,六国破灭的根源真的是赂秦吗?
1.六国论一上来就言之凿凿,但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六国灭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燕虽小国而后亡,并不是用兵之效的原因:距离秦国较远;荆轲刺秦,李牧被杀是加速国家灭亡,而非根源;割地说明打输了,就是战不善。如,长平之战,秦国使用反间计,使赵王以赵括代替廉颇,白起诱敌深,使赵国军队腹背受敌,损失40万兵,元气大伤,就是战不善。
力亏:人才的使用和顺应时代发展的政治措施比不上秦国一个国家没有招揽和用好人才,没推行好的政治体制,外交手段那么国际环境不好,社会秩序不稳,人心不稳,凝聚力经济落后,国力衰减,士气不足,军队战斗力下降,打败仗。
苏洵为什么对其他的观点视而不见?这样一篇立论上破绽百出的文章,怎么会备受称道甚至被公认为古代议论文中的典范之作呢?
1.由感而发,有现实性和针对性,作者,痛感,当时,北宋以大事小,屈辱求和的现实,借古讽今,以当年六国灭亡的惨痛事实为典型例证,向当局提出了振聋发聩的严正警告,言之有物,直面现实人生是议论文存在的前提,也是其有长久生命力的保证。
写作背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的忧国忧民情怀会永留,青史高瞻远瞩的眼光会惊醒世俗。
所以第五段对时政的评论语重心长的警告,用心良苦,语调沉重,可不幸的是,北宋的命运被苏洵所严重,就在苏洵死后60年,终于发生了静康之变,北宋被后起的金国所灭,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针砭时弊,切中要害。
2,其论有力,论证有力度,有气势,有充沛的感情,全文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心忧天下的人文情怀,欲挽狂澜于倾颓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作者批头提出基本观点,然后举世时讲道理,层层推进,一气呵成骑士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泻千里,不可阻挡,读者为作者的情感和气势所笼罩,裹挟,对文中的缺陷已无暇顾及了。
3.其论有方。有谋略方法技巧六国破灭不止一途,作为饱学之士的苏洵,当然也心知肚明,但他为了突出自己的论点,采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论证策略,选取材料中最有利于自己的观点的角度和方法,不蔓不枝,不拖泥带水,将所有火力都集中在自己的目标上,从而使文章的论证效果实现了最优。
写作启示
1.引导学生写言之有物的文章不要无病呻吟,空洞无物,要关注时代社会人生
2.写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3.恰当而有效的使用材料从多角度解读材料,如金科刺秦的史实一般多赞扬他,知恩图报,慷慨赴难的侠义精神,苏洵却说,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也是言之成理的吗?
4.多种方法并用对偶对比比喻论证道理论证设问类比论证等
比较阅读:《六国论》《阿房宫赋》
相同点:
评论的内容
写作的意图
论证的方法
两篇文章都涉及到战国时代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这段史实。
两篇文章都是为了借古讽今,对作者所处朝代对帝王进行规劝。
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比较阅读
不同点:
《六国论》
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妥协投降,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阿房宫赋》
文体:赋。从秦亡的教训立意,提出“秦爱纷奢”而亡国的观点,借古讽今: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为了自己的享乐而劳民伤财,不要重蹈秦亡的覆辙。
比较阅读:《六国论》《阿房宫赋》
比较阅读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1.灭亡;兵器;锋利;表因果;道理、原因
2.有的人;相继灭亡;全都;表示原因,译为:因为;保全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凭借;小的方面;丢失的土地;它实际的数量
2.担心;他们;对去世尊长的敬称;祖辈父辈;通“曝”,暴露
3.看待、对待;拿;通“餍”,满足;送;越,更加
4.确定、决定;本来; 抱着柴火救火,比喻以错误的方法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 ;得当、适宜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不曾;跟随;灭亡;亲附;坚持正义
2.因此;这;招致;两次
3.等到;因为;被杀;消灭;几乎,差不多
4.实在、确实;假如;通“倘”,如果;较量;估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侍奉;礼遇;合力;向西进攻
2.被;一天天地;胁迫、挟持;治理国家的人
3.如果;凭借;降低身份;旧事;这
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他认为六国的最终灭亡,不是通常所认为的“_____,____”,而是“ _________”。
2.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六国的祖辈创业的艰难,但他们的子孙对得来的土地却不太珍惜。
3.苏洵认为,那些没赂秦的国家的灭亡也跟那些赂秦的国家有关,因为他们“_____,___”,最终灭亡。
4.苏洵认为,齐国没有贿赂秦国,结果“______”,原因是“________”。
5.苏洵认为燕国虽小却最后灭亡,这是“___”。而燕国“__”,才招来大祸。
1.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暴霜露. 斩荆棘
3.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4.终继五国迁灭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5. 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
6.苏洵对赵国开始的战略是很赞赏的,最初赵国曾与秦国交战五次,战绩是“___”,但非常可惜的是“___”。
7. 苏洵用精妙的比喻“___,___”,形象地批判了六国的赂秦行为。
8.苏洵认为用割让土地的方法求得安寝的方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是因为:“__,__”。
9. 苏洵认为燕赵的灭亡令人同情,因为他们“__,__”,尽管如此也是打了败仗才灭亡的,是非常不得已的。
6.二败而三胜 其用武而不终也
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8.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9.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10.苏洵认为,如果六国国君把贿赂秦国的土地用来“____”,把侍奉秦国的心意用来“____”,结果一定会大不一样。
11.苏洵认为,如果六国国君丢掉幻想,不去取悦秦国,而是“___”,那么一定会会出现“___”的结果。
12. 苏洵在《六国论》中讲述赵国败亡的原因时说“___,__”,指出杀害良将是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之一。
10.封天下之谋臣 礼天下之奇才
11.并力西向 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1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13. 苏洵在《六国论》中对北宋王朝的批评是很尖锐的,他说:“__,_”还比不上六国国君的智慧。
14.苏洵认为,六国和秦国都是平起平坐的诸侯,实力比不上秦国,但“____”,借此劝说北宋统治者,“____”。
15.《六国论》中论述齐国灭亡根源的一句是“___”。
1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4.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