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生物的进化历程(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生物的进化历程(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0-22 09:3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生物进化的历程考古学家正在挖掘恐龙化石根据对化石推测出恐龙的活动合川马门溪龙 (Mamenchisaurus hochuanensis) 合川马门溪龙属于大型蜥脚类恐龙,体长22米,肩高3.5米,头小,颈长达9米,颈几乎占了体长的一半。体重20吨。合川马门
溪龙是中国恐龙群中最闪亮耀眼的明星。它利用长颈采食树稍顶端的枝叶,就像长颈鹿一般。梁龙(Diplodocus)恐龙体长:27米
恐龙体重:10吨
恐龙食物:草食
生存年代:1亿4500万-1亿5500万年前,晚侏罗纪明州
辨认要决:尾巴特别长
恐龙种类:蜥臀目·蜥脚类
生存地点:美国的科罗拉多州,蒙大拿州,犹他州和怀俄
披羽蛇翼龙  最大型的翼手龙类──有可能是最大型的可飞翔爬行动物──被称为披羽蛇翼龙,它是杂食性动物,甚而可能是利用长喙寻找泥中的贝类为食,它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披羽蛇翼龙是有生命以来最大型飞翔的动物──它展开双翼可长达12米,像一架小型的飞机一样。
化石 生物的遗体、遗物、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地层 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古老。,但地球表面的不断运动,会使地层上升、下降、扭曲。一般来说,从地面垂直向下可分几层地层,越向下的地层,年代越古老。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的生物化石,真实的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发现一: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生物名称发现二:比较生物的蛋白质差异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1中采用了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进化顺序的方法。
在2中,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资料分析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进化表3生物进化的历程图技能训练
支持假说A的证据有:1、2、3,其中证据1的支持力度最大。
支持假说B的证据有:4、5、6、7,其中证据5的支持力度最大。课后习题
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因为任何生物都是不断进化发展的,进化的历程是漫长的,而且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在由爬行动物进化到鸟类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异,并经自然选择将这种变异保存和遗传下来。从进化的角度看,鸡这一物种形成时,鸡和鸡蛋同时形成。从基因水平看,鸡和鸡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也是无所谓先后的。4.这些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由于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