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07 18:4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
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暗香来”何故?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注射器内的一段空气,空气为什么能压缩?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粒子在不断运动
微观粒子间有间隔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例如,水(H2O)、氧气(O2)、二氧化碳(CO2)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汞(Hg)、铁(Fe)等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H2O)
铁(Fe)
汞(Hg)
原子
分子
物质
直接构成
离子(以后再学)
稀有气体和金属(Mg、Fe、Cu、He、Ne、Ar),等
氢气H2、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水H2O
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H
H
O
H
水分子
(H2O)
O
O
氧分子
(O2)
氢分子
(H2)
H
⑴1个水分子(H2O)由1个氧原子(O)和2个氢(H)原子构成;
⑵1个氧分子(O2)由2个氧原子(O)构成;
⑶1个氢分子(H2)由2个氢原子(H)构成。
知识点1 微观粒子的特征
【课堂活动1】阅读表格内容,观察“实验3-1”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等实验,记录并分析:
科学实例、数据或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结论
I. 电子显微镜拍下的水分子 通过移走硅原子形成文字 分子、原子____(填“能”或“不能”)观测到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分子、原子很小,
但真实存在
根据科学测定,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科学实例、数据或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结论
Ⅱ.1滴水(约0.05 g),10亿人去数,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 要数_______年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Ⅲ.将品红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将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 视频 体积 __________mL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万多
分子的质量
和体积都很小
水逐渐变红色
微观粒子在
不断运动
小于100
微观粒子间
有间隔
拓展:分子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2. 6000 L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原因是什么
气体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有什么特点?据此可以解释哪些现象?气体比液体更容易压缩又说明了什么?
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的情况下气体液化,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用分子之间有间隔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现象,如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则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气体比液体更容易压缩则说明了气态分子间间隔比液态大
科学实例、数据或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结论
Ⅴ.①向盛20 mL水的烧杯中滴5~6滴酚酞溶液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取①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浓氨水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③ 烧杯A:______; 烧杯B: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不变色
水不使酚酞变红色
变红色
氨水使酚酞变红色
变红色
不变色
微观粒子在
不断运动
烧杯C中浓氨水里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烧杯A中,使无色酚酞变红因大烧杯的阻隔,氨分子不能运动到烧杯B中
[归纳]
1.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_______和_______等。
2.微观粒子的特征:_____和______都很小;__________;微观粒子间有_______。
分子
原子
质量
体积
不断运动
间隔
【课堂练习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病毒可能传播途径之一是咳嗽产生的飞沫,“飞沫”传染——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C.50 mL酒精与5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 mL——分子间有间隔
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A
固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物质的状态变化的微观三维模拟动画
水的蒸发只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大,由液体变成气体,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保持不变(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过氧化氢分解
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过氧化氢分子,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2H2O2 ==== H2O + O2
水分解:化学变化
水分子发生了分
裂产生了新的分子(氢分子、氧分子)
新的分子(氢分子、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在反应里,水分子先分裂变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每2个氢原子结合构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构成1 个氧分子.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为
   ,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   。
原子
分子
知识点2 分子和原子概念
【课堂活动2】认识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的变化、分子化学性质的变化情况。
物质的变化 变化的类型 分子的变化 分子化学性质的变化
I.液态水蒸发成水蒸气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Ⅱ.双氧水制取氧气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物理变化
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
化学变化
分子改变
发生改变
结论:(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_______,分子的化学性质_________;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_______,分子的化学性质_______。
不变
不改变
改变
改变
【课堂活动3】根据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认识分子和原子及两者的联系和本质区别。 
氧化汞
HgO
加热
汞 + 氧气Hg O2
这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氧化汞分子
( HgO )
破裂成汞原子和氧原子
汞原子
(Hg)
氧分子
(O2)
加热
这种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反应的微观模型图 分子的变化 原子的变化 结论
氧化汞分子 _____ 汞原子____ 氧原子____ (1)化学变化中,分子先_________,____再重新结合成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_____可分,____不可分
氢分子____ 氯分子____ 氢原子_____ 氯原子_____
改变
不变
不变
改变
改变
不变
不变
分解成原子
原子
新的分子
分子
原子
[归纳]分子、原子的概念,分子、原子区别与联系:
分子 原子
概 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 系 分子是由______构成的;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原子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氢分子和氯分子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氯化氢分子,氢气和氯气的性质也不再保持
固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物质的状态变化的微观三维模拟动画
水的蒸发只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大,由液体变成气体,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保持不变(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比较:
破裂
重新组合
电解水围观示意图
重新组合
O
H
H
O
H
H
水分子
(H2O)
氧分子
(O2)
氢分子
(H2)
O
O
H
H
H
H
O
O
H
H
通电
H
H
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电解水的示意图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宏观
微观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有生成了其他物质
分子没有改变,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分子本身改变,变成其他分子
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混合物 纯净物
宏观
微观
性质
例如
不同种物质组成
一种物质组成
不同种分子构成
同种分子构成
没有固定的组成,各组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具有固定的组成,具有固定的熔点、沸点;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
空气是混合物,由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含有N2、O2、CO2、H2O等不同种分子。
水是纯净物,由水(H2O)分子构成;氧气是纯净物,由氧(O2)分子构成。
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课堂练习2】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氧气液化
C.双氧水制氧气 D.将木柴碎成木屑
C
1.构成氧气的分子和构成液氧的分子有( )
A.相同的物理性质 B.不同的物理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C
测评反馈
2.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是因为袋内的水( )
A.分子的间隔增大 B.分子的质量增大
C.分子的个数增多 D.分子的体积增大
A
3.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将装置浸入冰水中,滤纸条变红更慢
C.滤纸条上的酚酞由上到下依次变红
D.该装置的创新更为环保
C
4.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变成冰体积膨胀,分子间隔变大
B.酒精燃烧,分子的种类不变
C.铁块熔化成铁水,铁原子没有改变
D.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B
5.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C.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大、原子小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
1.探究分子运动实验的解析:如右图所示,
A烧杯中的氨分子扩散进入B烧杯中,溶解在
水里,使酚酞变红。C烧杯是实验的对照,但C烧杯没有必要,因酚酞溶液含有水但显无色,说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变红。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发生改变。
原理是:分子先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名师点睛
3.易错点
(1)物质“三态”的变化、“热胀冷缩”,都是分子间或原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2)水银温度计汞柱上升是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不是汞分子间隔变大。
(3)不能用“花生和大豆混合,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等来探究微观粒子间有间隔。
(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变化”是前提。